梦中说梦胭脂

胭脂

作者:燕燕燕

胭脂两个字写出来就好看,像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瘦而艳。念起来也是满口余香,后面无论再添些哪些字作后缀都好听。胭脂泪,胭脂醉,胭脂扣,胭脂井。还有胭脂胡同。

去北京时,寻访过八大胡同。出租车司机也不识路,找个大概的位置就把我放下。搜索着手机里的电子地图,误打误撞的竟也找到了。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胭脂胡同,胡同口的灰色砖墙上嵌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四个字,格外触目。那牌子的底色是红的,也如染过胭脂一样。胡同本来是有些草莽气的,加上胭脂两个字便全然不俗。仿佛一堆瓦砾中突然现出一颗红宝石,照得四方都是一片赤色云霞。

胭脂胡同的得名,是因古时此地曾有制作胭脂水粉的店铺。主顾多是八大胡同里的那些烟花女子。如今住的都是寻常人家了,当年却是众胡同中最繁华的所在。书上形容它“香车络绎不绝、妓风大炽、呼酒唤客彻夜震耳。”青楼中从来不缺有情有义的女子,她们的故事也如出一辙。恋上俊美书生,他钱财散尽后,她私下赠金,助心上人前去赶考。京剧《玉堂春》里的苏三,当时就住在胭脂胡同的苏家大院里。她的馆叫莳花馆,亦是好名字。不知她的三郎,是否也曾为她去隔壁店铺里选过胭脂。其实缱绻情深处,粉面已自含娇羞。镜前,胭脂只需淡淡染。

古代的胭脂是选取各种花瓣捣成汁,晾干后即成的胭脂膏。可以抹在唇上和脸上,香甜无毒。所以宝玉总爱吃丫环嘴上的胭脂,对女孩儿的化妆品又很有兴致。有一回帮平儿理妆,他侍候的极其细致殷勤,拿了怡红院的胭脂给她。那胭脂是用白玉盒子装着的,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告诉她说这是用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尽渣子,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又教她涂抹的方法,只需细簪子挑一点在手心里,一点水化开涂在唇上,余下的抹在脸上足够了。书中形容平儿用后,果然鲜艳异常,甜香满颊。

现在的胭脂是没有了那份天然,但从包装到质地也是越来越精致。且颜色鲜艳繁多,珊瑚红,玫瑰红,杏子色,蜜桃粉,橘色,裸色。我最爱一种块状的,制成后会用模子在表面压出一朵牡丹或山茶花,美得让人不忍使用。有的胭脂里面含着微微的金粉,细刷子轻扫一些,在脸上匀开,整个面容都闪着珍珠一样的光色。

胭脂其实难涂。涂好了,是天边飞来的两朵红云,涂不好,就成了两团红棉絮。手法要妙,又要与脸形,肌肤的底色,眉眼以及唇色相适宜。看那肤色若雪,只是不够明亮,眉眼精致,还少些东西能映衬出流转生动。胭脂是女王,在所有妆容中最后登场。粉饼,眉笔,眼影,睫毛膏,口红,都已毕集,只待胭脂一上台,刹时日月失色,群臣山呼万岁。

那一点温暖的颜色,真的就是这么关键。

看过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里面有个情节很难忘。集中营里的犯人越来越多,纳粹要处决一批老弱病残的人,腾出地方给新来的犯人居住。他们要所有人到广场集合检查身体,不准穿衣服。然后看他们的面色,牙齿,各个器官,从中挑出最强壮的劳动力留下,那些虚弱的立刻处死。屋子里有一群女人,即将出去接受检查。她们恐惧,慌乱。为了使面色红润,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办法,大家全都用针扎破指尖,把挤出的血涂抹在嘴唇和脸颊上。苍白的脸庞有了血色,许多人竟逃过一劫。

这是最原始最残酷的胭脂了。还有一种,以前的女人在逃难时涂在脸上的锅底灰。那是黑胭脂。扮美与扮丑,同样是为了在危境中自保。

郑板桥有首诗: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诗里有些自嘲,有些清高。我觉得也像是在说一个不肯取悦他人的女人,成日只以冷妆示人。她或许有美丽的妆容,但缺少了一点好颜色。没有人能把她从清冷的世界拉回来,让她甘心涂上胭脂,热热闹闹打扮一番。她守住了自己的格调,寂寞也是显而易见的。

女人是要有一盒胭脂的,因它这么美,那么媚。不管日常生活有多么粗糙,是否有适宜的心情用到这种隆重的彩妆,都要备上一盒。因为说不定何时突然又有了英雄梦想,有了绮丽际遇,胭脂就在手边,拿过来,变一个身,重新做人。

亦舒曾说,女人,不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什么环境,什么性情,什么命运,什么遭遇,生在一千年前,或是一千年后,都少不了这盒胭脂。

因为胭脂是女人的灵魂。

写于.7

作者简介:燕燕燕,姓燕,名燕燕。爱读古诗,看电影,听老戏,写小文。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从事汉代文物考古工作。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20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