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胭脂坝
导语
这是宜昌城区一个狭长的江心岛,将这个江段分为内、外河。面向北岸,对面高楼林立,转个身,这边是渔夫田野,展示这座城市A面和B面。
一个世界
一
座
岛
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依水而居,逐水而生。人类对陆地则更为熟悉和亲近。而岛屿,是介乎两者的特殊形态。按照定义,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四面环水、高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叫岛屿。
有关岛屿,最初的印象,来源于《鲁滨逊漂流记》,一个人,一座杳无人烟的孤岛,寻找一切生的契机,再到后来,看过各种荒岛求生的电影。岛屿,似乎和神秘并存。前两年,曾去过枝江百里洲,这个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洲”的狭长岛屿,乘船进出,岛上的村民,怡然自得,江水环绕,炊烟袅袅,犹如世外桃源。
△春天的胭脂坝,有如一幅水墨山水画
城区也有一座江心岛,胭脂坝,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公共记忆。从养育落脚至此的渔民,到如今踏青郊游的游客,人来人往,水涨水退,这座小岛很热闹,也很接地气。
这是宜昌城区一个狭长的江心岛,将这个江段分为内、外河。面向北岸,对面高楼林立,转个身,这边是渔夫田野,展示这座城市A面和B面。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胭脂坝会露出全部“面容”,多亩地的沙洲上,有大片的芦苇,有徘徊的鱼鹰,有撒欢的野兔,当然,还有郊游踏青的游客。
假如追溯起来,早在几百年前,这个江心小岛曾有人“安营扎寨”地生活。这个美丽的江心岛,曾有过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晒网坝、鱼鳞洲、烟收坝、淹洲坝、胭脂坝等等,和五陇山毗邻相望,形成“五陇烟收”的景致,被列为宜昌“东湖八景”之一。
清顺治年间彝陵州府就设在坝上
小岛犹如集镇
2月21日,伴着阴冷小雨,我们穿过夷陵长江大桥,很快就见到了胭脂坝。靠坝尾的路边,原本有个斜坡下去,因为下雨,泥泞不堪,担心陷车,我们只能沿公路继续往前。
眼下还是枯水期,空荡荡的沙洲,宛如一个纺锤,横放在长江中间,“蛮像个梭子,所以也叫它梭子坝。”和我们同行的蔡大铭,住在点军艾家镇刘家河村,对这片再熟悉不过。
△清晨,轻烟薄雾里的胭脂坝,渔舟点点,美轮美奂,宛如一首田园诗。
有关胭脂坝的位置,《东湖县志》上曾记载,“烟收坝,在县西南二十里,滨江南岸,土人讹呼胭脂坝”。和其他江心岛一样,胭脂坝由泥沙淤积而成,枯水季节该坝与江南岸边连在一起,丰水季,坝与江南岸边隔离开来,形成余亩的孤岛。
雨中的胭脂坝格外冷清,偌大的小岛,没有一个人影,走到宜万铁路桥附近时,才看见几头悠闲踱步的黄牛。再往前,就到了东部的坝头。当汛期来临,大片面积逐渐被淹没,只有坝头这片不会淹,多亩的沙洲始终露在江面上,如今已被村民开垦,种上了蔬菜。
前几年,宜万铁路大桥修建,横跨小岛,将胭脂坝划分为上段和下段,站在坝头,一眼难望到坝尾。桥墩附近,芦苇、疏花水柏枝生长正旺,成片的野生灌木,成了附近村民的天然放牛场。
今年54岁的杨洪,在艾家镇政府工作20多年
以前坝上还有州府衙门。儿时听老人讲,以前坝子上有村子,还挖到过石碑、石磨,便对胭脂坝来历变迁很好奇,前两年,曾专门走访当地老村民,采访搜集了不少资料。清顺治五年(年),满族入主中原,当时彝陵州府就曾设在坝上,小岛犹如集镇,很是热闹,直到年遭遇特大洪水才搬走。
△五陇烟收
除了熟悉的胭脂坝,这个美丽的江心岛还有四五个名字,比如晒网坝、鱼鳞洲、烟收坝、淹洲坝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是烟收坝,和古“东湖八景”有关。
宜昌文史学者、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罗洪波认为
五陇烟收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胭脂坝。清代《东湖县志》和《宜昌府志古迹》中记载,多雾的季节,毗邻江畔的五陇山和胭脂坝,笼罩在云雾中,当太阳出来,江面雾气渐向五陇山方向消散,江山顿晰,美轮美奂,故誉之“五陇烟收”。后来因为渔民在坝上生活,经常将渔网铺在坝上晾晒,于是江心岛又叫“晒网坝”;又因为坝居江中,汛期洪水涨落,沙滩被浪冲成重叠状态,仿佛一层层鱼鳞,所以又叫它“鱼鳞洲”;而胭脂坝则因河里胭脂鱼而得名。
每年罗兵都要到坝上扦插移栽
保证疏花水柏枝物种的延续
枯水季节的胭脂坝,岛上芦苇密布,灌木丛生,难得一见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游人。
其实,早在古代,这里就成为当时郊游的热门地之一,不仅有市井布衣踏春,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前来采风。《东湖县志》中就收录了七八首关于胭脂坝的诗词,比如明朝雷思霈的《泛舟至烟收洲冉家湖同王焦二道人》,“泛舟五陇外,停舟烟收涯,沙干浪痕细,湖静山影移”,记录了和友人在胭脂坝所见所闻。
从去年冬月开始,只要有空,张银就会开上越野车,到胭脂坝拉练一把,对他和他的车友来说,这是距离城区最近的“天然赛场”。
张银老家在枝江,年开始玩赛车,第一次到胭脂坝,就是跟着队友来拉练,当时江水刚退,闯过水坑,碾过颠簸的石滩,沿岛跑了一圈,一下子找到赛车的感觉。这两年,这里成了新手的训练场。前年,协会自己花钱,修整了下场地,在这个小岛上举办一场宜昌范围的越野车拉力赛,近百台车坝上轰鸣,场面很是壮观。
△烟收坝越野航拍照片
不过,轰鸣的赛车出现在沙滩上,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更多时候,这里是踏青和捡石头的游人。每年二三月,倘若天气晴好,野炊、采摘野菜、放风筝,是胭脂坝上最常见的项目。狭长的鹅卵石滩,是对奇石爱好者的慷慨馈赠。在宜昌藏石界,江涛名声在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捡石头,胭脂坝对他来说如同乐园。
和大多数人不同,市植研所的罗兵惦记的是岛上的植物。在这个狭长的岛上,有一种红茎绿叶的丛状灌木,大的近一人高,小的如禾苗,零星或成片分布在江滩上,因为不起眼,一般人并不会注意。
△疏花水柏枝
因为特殊环境,胭脂坝上,绿色植物屈指可数,除了铁路桥附近大片芦苇,夹杂着秋华柳、枸杞、蔷薇、枫杨等植物,最珍贵的就是这个小灌木。
市植研所的罗兵介绍
灌木学名叫疏花水柏枝,属于落叶灌木,主要生长在长江岸边江水消涨带的沙滩上、石缝中,胭脂坝多亩野生种群,是目前现存两处野生群落自然繁育生长地之一。疏花水柏枝属于极度濒危灭绝物种。
江心岛的浮沉,恰好符合它的生长环境,秋冬退水露出生长,夏季被水淹没休眠。
从年开始,罗兵和同事在胭脂坝剪枝条,回来扦插成活后,再移栽胭脂坝。年在岸边实验栽植后,年去时都让洪水冲跑了,不过数量不多,就几十株。上个周末,罗兵和同事开着皮卡车,直奔胭脂坝铁路桥附近,查看这些灌木长势,要赶在植树节前进行移栽,“要保证这个物种延续下去”。
后人拿去架桥的石板
竟是曾矗立在胭脂坝上的乡约石碑
从点军区徐家口至牟家岗之间江面上,就是胭脂坝的范围。如今的胭脂坝(亦称烟收坝)上,除了“永不淹没”孤岛上,有少量牛棚、羊圈和胭脂坝护底工程外,看不到太多的人类痕迹。
不过,早在几百年前,这个江心小岛上,也曾有袅袅炊烟,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或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牟少怀虽然没在胭脂坝上生活过,但是从祖辈处能够听到族人的“坝上生活”的回忆。
△胭脂坝上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上世纪80年代能卖到12元钱一吨,如今已无人问津。
年那场洪水
让生活在江心岛的牟姓族人搬到岸边
在点军区艾家镇刘家村一组,一道东西走向的山岗,与江心岛胭脂坝遥遥相望。
这个小岗头叫牟家岗,一边连接桥河村,一边和豌豆河地段凹槽处相连,岗上一百多户人家,绝大多数为牟姓。年前,他们的祖先,从胭脂坝上迁居至此。70岁的牟少怀是其中一户,也是“牟氏公约碑”发掘者之一。
在艾家镇文化站办公楼,我们见到这块石碑:做工粗糙,3个人费了很大劲才将它翻过来,只见石碑上写着:“本坊重议永禁六畜四季坚守不许撤放…….”
点军区文体局副局长杨煜说
找到这块碑也费了不少劲。4、5个壮劳力,用杠子、绳索才从水沟弄出来。这块公约碑是牟氏后裔从胭脂坝上用船装运过来的,一直存放牟家湾的江岸边,后来被用到山沟做桥石,直到前两年桥垮了,才被村里老人发现。
杨平是艾家镇文化站站长,赶到现场时石碑还在沟里,他找来一辆三轮车才把石碑拖到文化站:
弄了几桶水,清洗了几遍才看到字。经辨认查证,这块碑立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年)立冬日,至今历时年。由牟氏家族第十代传人牟世询能第十代祖和48户族人共同商议而立,约定保护胭脂坝自然环境,维护家族的公共利益。
根据碑文推算,牟氏家族“世”字辈在坝上至立碑前已经过了十辈人,约为年时间,系公元年前后牟思宗开始在坝上定居。公元年立公约碑后,后代人又在坝上生活93年(至公元年)。
正当牟氏家族辛勤耕作,江心小岛有了烟火气息,来自长江上游的一场特大洪水,把岛上冲刷得一干二净。坝上居住百十户人家损失惨重,无家可归,少部分外迁他乡投亲靠友,大部分无处可去,只能就近上岸定居,于是在点军有了牟家岗、牟家湾等地名。
据史料记载,清同治九年(公元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水来袭,整个胭脂坝几乎全被淹没,坝上大部分土层被卷走,当时设在坝上的彝陵州府也被迫迁移到江北(现宜昌市西陵区沿江一带)。
点军区文体局副局长杨煜认为
可能像小集镇,过往船只停靠,有小商业,但一场洪水都冲走了,当时胭脂坝自然条件不错,或许在牟氏更早前,坝上就有村庄。
曾在外河打鱼的胡学红
如今在坝上开垦种起了菜园
54岁的胡学红,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渔民。到他家时,他正和几个渔民在打牌。他家里有2条船,一艘木船,一艘铁皮划子,眼下还是禁渔期,当其他人忙春耕,胡学红显得分外悠闲。胡学红记得,刚开始打鱼那会,在胭脂坝与南岸之间的内河,还能经常看到胭脂鱼的身影。
不过,那时在这片水域谋生的渔民,并不喜欢这些如今难得一见的“稀客”,因为老辈有个说法,这些鱼有灵性,打到江豚、胭脂鱼之类的最好放生,否则会影响运气。
54岁的杨洪曾见过胭脂鱼
胭脂鱼和桃花鱼不一样,我上世纪90年代看到有渔民打起来过,它体型像鲤鱼,1、2斤重,全身通红,像胭脂。老一辈传说,是喝了王昭君洒落在江中的胭脂水变化而成。
△桃花鱼
《东湖县志》等书中有记载:“桃花鱼,其质如霜如雪,正视之,圆者如盖,四隅各有点如墨,中心作瓣四,类花蕊,翕张舒卷,昼夜不息。”
来源
三峡晚报
记者
杨彩虹
图片
点军区委宣传部、三峡新闻网、王康明、谢虹
整编
点军发布
编辑
念慈、上官婧
审核
汪军
终审
李洪彦、昌健
投稿邮箱
zwfbbjb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