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

每年九月开始,就到了大闸蟹专属的季节。俗话说的好,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螃蟹受寒以后,肉质收紧,口感细腻更加富于弹性。

而到了农历的九月吃圆脐雌蟹,十月吃尖脐雄蟹,也早已成了中国文人生活中的一件乐事。那么今天,我们不妨就走入历史中去看看,那穿越百年时光的中国文人与蟹之间的故事。

说起中国人吃蟹的历史,那可真的是源远流长。在距今多年的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上海地区崧泽文化的遗址里就发现了大量的蟹壳。

要说起中国文人与蟹的联系,最早出现在中文典籍中吃蟹的人可不是旁人,正是当时的周天子。而记载下这一件事的书籍,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礼》。

东汉郑玄在《周礼·天官·庖人》上写着:“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这里出现的周天子吃的“青州之蟹胥”,就是中文典籍里关于螃蟹最早的记载了。

这里说的蟹胥,就是把蟹剁碎腌制后得到的蟹酱。这一做法往往用来处理腥味极重的海蟹。而偏偏这里所提到的青州,又正好是当时的山东半岛的位置。

所以这么一推测,可以知道当时周天子吃的这种蟹酱,应该就是由海蟹制作而成的,而最有可能的蟹的种类,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梭子蟹吧。

《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周成王时“海阳献蟹”,而他吃的螃蟹制作方法,估计跟他叔叔也差不多。

真正对螃蟹的料理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还要说是北魏杰出的“农业部长”贾思勰,他在著作《齐民要术》中,不但提到用蒸、炸等寻常方法外,还出现了酒醉以及用糖、盐、蓼汤及姜未等腌蟹的藏蟹法。

后来到唐、宋时期,经济不断发展,对吃也越来越讲究,唐朝的骚客文人喜欢将螃蟹和橙子一起进食,并说这样是“香美最宜橙,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听着确实风雅。

然而,随着唐朝的人们越来越有钱任性,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开始研究各种对于螃蟹的全新吃法。

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里就记载了一种用糖腌制海蟹的做法,而黄庭坚更是曾写过“海馔糖解肥,江醪白蚁醇”来赞赏糖蟹。

不过,说是赞赏,其中细读也不乏心酸。海蟹用糖腌过,又甜又腥,这么难以想象的味道,怎能不解腻呢?这大概就类似于我们现在夏天的十滴水的效果吧……

渐渐的,海蟹的腥味和粗糙的肉质受人诟病,爱蟹的食客纷纷把目光转向了淡水蟹,而制作蟹的方法,也随着淡水蟹的广泛使用,集中在了清蒸和酒醉上。

说到这里,我们就必须要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李渔。由于对蟹的痴迷,他也被后人称为是蟹仙。

年,40岁的李渔科举失利,仕途坎坷,面对风雨飘摇的明王朝,心灰意冷的他选择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归隐,离开南京到杭州隐居,开始了人生后30年悠哉悠哉的“慢生活”,从此归隐直至终老。

李渔把泉水用竹片引到灶前,美其名曰“来泉灶”。把果树种在屋檐下,美其名曰“打果轩”,还把家里的窗户做成画轴的样子,正对着西湖,恰似一幅西湖风景画,好不生动。

然而,对于“蟹仙”李渔而言,杭州不只是怡情养性之地,更是“生命系于一蟹”的所在。

明清时期蟹稀价贵,只有权贵巨富才吃得起。李渔恨自己“未尝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没想到,李渔会因为没有好工作不能随心所欲的吃到螃蟹,而因此觉得愧对螃蟹!

更恨的是,自己一顿可吃二三十只蟹,这种吃法也太过浪费金钱。于是,李渔想出了自己的招数,那就是存钱。每年螃蟹的季节还没到,他就开始攒钱,家人笑他以螃蟹为命,他说自己攒的是买命钱。

爱蟹爱到无以复加的他,还在家中养了一位丫鬟专门操持这一切,称为“蟹奴”。他夸赞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是色香味三者的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自螃蟹上市之日起到断市之时终,他家七七四十九只大缸里始终装满螃蟹,并用鸡蛋白饲养催肥。李渔不但每天都要吃螃蟹,更是担心季节一过难以为继,因此,他还坚持用绍兴花雕酒来腌制醉蟹,留待冬天食用。

在没有螃蟹的季节,李渔先取瓮中醉蟹过瘾,而后腌蟹的酒也不会浪费,称为“蟹酿”,一直喝到来年螃蟹上市。

他用来制作醉蟹的方法,可以从元朝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的一首《糟蟹法歌》中找到,“三十团脐不用尖,糟盐十二五斤鲜。好醋半升并半酒,可飡七日到明年。”

具体做法是,洗净团脐的雌蟹并完全晾干;罐底铺糟,放入适量雌蟹,再铺糟,再放蟹,层层叠加,将满时,加半斤盐、半碗酒、半碗醋后封罐口。七日便可享用,吃到第二年也不会坏。

而这个做法,就基本类似于现代的醉蟹做法。

蟹和酒都无疑是文人们最爱的两件宝贝,所以,当蟹和酒碰到一起,自然会得到他们的交口称赞。被称为是“最可爱的老头”的汪曾祺老先生,也曾经因为客人嫌弃醉蟹是生的不想吃而生气,可见他对醉蟹的味道自然也是十分迷恋。

听了这么多关于醉蟹的故事,想必您对醉蟹的味道也有了些许向往。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用生蟹直接制作的醉蟹,不仅生性寒凉,同时,一旦制作方法出现偏差,还会导致卫生方面的问题。

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真是不敢轻易尝试。难道我们就注定与醉蟹无缘了吗?

当然不是了!

醉蟹是生的,我们把它弄熟了不就得了!不过,这可不是让您把生醉蟹回家煮熟,而是现在专门有人研究起了这熟醉蟹的做法。

简单来说,青壳变红蟹,清蒸最美。清蒸后,最好的保留了螃蟹的鲜香美味。之后,再加入温润的黄酒和秘制卤料,这不就鱼和熊掌兼得了吗?

蒸熟的蟹肉经过酒醉后,鲜嫩甜滑,晶莹的膏黄肥腴绵润,还增添了一点黄酒的香气。螃蟹本来寒凉,但用上温热的黄酒驱寒,就再也不用担心吃了以后会不舒服了。这么一来,全家老少相聚一桌时,再也不用有所顾虑了。

不过,这熟醉蟹看似简单,但选择起来却需要您多加留意。首先,是熟醉蟹选用的螃蟹一定要好。要不然蒸完之后香气不够、肉质不好,再怎么酒醉,也失掉了主要的口感。其次,使用的醉卤中的酒一定要讲究。蒸熟的螃蟹本身已经很香,随随便便选用的黄酒无法引导出醉蟹最美的味道,即使做完有些许的酒味,也失去了熟醉蟹该有的灵动与温润。

说了这么多,您可能会想,那好吃的熟醉蟹究竟该去哪儿找呢?别着急,这就告诉您!

每份包装中的螃蟹选用的全部都是阳澄湖1两8左右的优质大闸蟹,醉卤中的酒更是集合了经过十载岁月的陈年黄酒和精选的清酒,再配合以多种秘制卤料以及经验丰富的醉蟹师傅操作,这一份醉蟹,绝对能经得住最挑剔的眼光。

快到春节了,也许您此时正在寻找适合对亲朋好友表示感谢的诚意礼品,或者您在想一家团圆时该吃点儿什么才能不落俗套又美味可口,那么希望我们的这个推荐,能替您解决一个小小的难题。点击文章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就能把这盘美味的醉蟹带回家!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17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