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Dior官宣赵丽颖为品牌大使创始人Ch

△本文又名:从上图到下图,Dior到底怎么了?

转眼间,春夏时装周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巴黎。同时,巴黎时装周也是众星云集、大牌压轴的一站。这也是赵丽颖首次去时装周看秀,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赵丽颖的时尚资源一般般,这次能去看Dior的大秀已经是逼格有所提升的表现了。

谁知道,昨晚赵丽颖就被宣布成为继黄轩和angelababy之后Dior的又一位中国区品牌大使,别说吃瓜群众懵逼了,连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炸了好嘛!

第一次看秀就官宣代言人,还是Dior这种蓝血品牌!这让当年多少去蹭秀搏个版面的女星哭倒在厕所啊!

△小赵几次穿Dior都还蛮好看的,特别是剪了短发之后有了一种小男孩的可爱劲儿

想也不用想,知乎上肯定会出现“赵丽颖代言迪奥大家怎么看?”“赵丽颖的气质和逼格配不配得上迪奥?”“赵丽颖算不算是典型的Dior女孩?”之类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就是暗搓搓地diss一下赵丽颖只不过是Dior屈服于流量的选择,实际上她的人设和逼格与Dior的价值观相去甚远。

这个问题如果问创始人ChristianDior先生,他肯定是要举双手双脚同意赵丽颖和Dior不搭的,毕竟他是一个将女性看作是美丽脆弱的花朵,希望她们都回归家庭展现这种“无用的美丽”即可的男人。

△迪奥先生和他的NewLook女装模特,,黑白照片上色

年对迪奥先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他推出了新的女装系列,也就是后来载入史册的NewLook系列,根据官方的话语描述,战后的巴黎百废待兴,即便是以优雅著称的巴黎女人,在当时也多是穿着带有明显军装风格的套装:僵硬如同方块般的肩部线条,几乎看不出腰线,因为布料紧缺,女性们普遍穿着不过膝的短裙,鞋子的款式也非常笨重。

我之前曾经写过文章科普过,现代女装正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诞生和普及开来的,女性也获得了合法穿裤子的权利。因为更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工作,女人们需要一些舒适的,可以穿上整天自在活动的服装,同时这些服装又要结实耐磨——毕竟是战时状态,轻舞曼妙的蕾丝和丝绸已经乏人问津了。

具体的科普请戳??姑娘们,穿越前记得脱裤子!切记切记!

△四十年代的裤装广告

不经意之间,在巴黎尚未站稳脚跟的CocoChanel设计的运动系列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女人们穿着她设计的用平纹单面针织布制作的敞领衬衫和便裤,卷起袖子,将纱布卷和吗啡装进了夹克衫的口袋里奔赴自己的工作场所。她的设计既实用又舒适,不需要紧身衣或硬衬裙支撑。

香奈儿说:“这些服装是给像我们这样需要工作的女人设计的,每天要出门走在大街上的女人,我预见到这样的服装终将成为女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这也是香奈儿终其一生都看不上迪奥的原因,因为迪奥是用男人的审美需要为女人设计衣服的男人,而她,是一个为女人的切身需要设计衣服的女人。

迪奥先生显然认为他的目标客户群体里不包括香奈儿那种需要工作的女人,他是一个坚守保守的服装设计理念的人,也是一个支持女性回归家庭的男人,他认为战争既然都已经结束了,那么就应当回到战前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形才算是合理的,而“NewLook”的设计正是他此种理念的完全体现。

早年间学习建筑的迪奥先生曾说,他希望“建造”出这样的长裙,让每一个穿上它的女士,都犹如“花样仕女”。

△新风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BarJacket(Bar套装),乳白色山东绸圆形燕尾束腰上衣紧紧贴合上身曲线,黑色皱褶短裙的敞口随步伐摇摆,搭配一顶黑色圆顶宽边帽,手戴长手套,精致的皮鞋线条纤细,女性穿上它犹如一支脆弱而美丽的花朵。

“NewLook”的肩线窄而柔美,为了突出胸部的丰满,细腰成为剪裁的重点,二战时期的直裙化作蓬起的长裙,与地面距离以30厘米为标准,并且以圆形帽子、长手套、肤色丝袜与细高跟鞋搭配,营造出极其纤细柔美的女性气质。一套衣裙竟要用掉70米布料!这对于在二战期间已习惯了“限量配给”的人们而言简直就是出奇的奢华。

△NewLook裙装

迪奥先生再度复兴了沙漏型身材(waspwaist)的审美趣味,为了可以将自己挤进NewLook的裙子里,女性需要同时穿着束腰(Corset)和束腹(Girdle),啥?穿NewLook去工作?不存在的,穿NewLook的女人是只需要享受生活的女人,而不是在辛苦生活的女人。

当时的Dior跟独立女性的精神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在女权主义者眼中,Dior及其所代表的新风貌恰恰是女权发展历史上开倒车的体现。

年,七十一岁的香奈儿准备重出江湖,在此之前她已经十五年没有设计过一件服饰了。但是满怀着对宿敌迪奥的愤恨,她憋着一股劲儿要设计一些和迪奥的NewLook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迪奥的新风貌又回归了曾经折磨女人的紧身内衣风格,用薄纱的材质和窄到不自然的腰线将女人的身体打造成倒悬的花朵。

△年Vogue为香奈儿拍摄的照片,标志性的山茶花、层叠珠链以及她最新设计的裤子

香奈儿设计出来的一系列象征女性自由精神的服装,是为那些需要工作,需要活动身体,需要享受娱乐的女人设计的。“好莱坞式的公主们可以穿着迪奥设计的服装挑着华尔兹从布景前旋转而过,而普通的女人不行,她们也不需要这样。时尚不可以愚蠢。”

插一句,很多人想不通为毛Chanel会钟爱面瘫的暮光女做代言人,特别是时隔十五年推出的重磅新香水GabrielleChanel(以CocoChanel的原名命名)也用她代言,在美国她的地位也跟赵丽颖差不多,总觉得她是流量派而不是实力派,似乎调性和老牌奢侈品不合。

问题是Chanel本身就是个男女通吃打破规则的家伙,她设计的初衷就是要解放那些不把自己当公主的独立女性们,让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穿着的更加舒适和惬意,所以这个代言人选的完全没毛病。

Dior其实也有这样的契机改变自己品牌的设计理念的,年迪奥先生因心肌梗塞突然离世。临终前,他亲自指定当时年仅21岁的YvesSaintLaurent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对,就是你们现在爱的死去活来的杨树林(YSL)的创始人圣罗兰,我就不想说我21岁的时候在干嘛了,反正人家圣罗兰大大已经开始临危受命独挑大梁了。

△嗯,这么美又这么天才的蓝孩子当然也是喜欢蓝孩子的了。

在迪奥先生的葬礼上,年轻的Yves遇到了他此后相伴一生的伴侣PierreBergé。他是个同性恋,而且是个女权主义者,这为他和迪奥日后的决裂埋下了伏笔,尽管迪奥先生自己充分认识到圣罗兰的优秀,在去世前亲自写信给Yves的母亲称赞她儿子的优秀,要求让他接管Dior。但是在保守派的眼里,圣罗兰背弃了迪奥的理念。

△圣罗兰成为Dior主设计师时的珍贵海报

他为迪奥设计的首个个人系列Trapeze震惊了时尚界,他的设计摒弃了迪奥一贯的风格,将腰线放宽,裙摆提高,简洁利落却依然不失优雅,女人们终于可以穿着这样的衣服去上班了,这也成为之后YSL同名品牌设计的雏形。

匪夷所思的是,随着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的爆发,当时在时装界已经大有名气的圣罗兰被迫入伍,被扔到了战场上,像他那样文雅安静多思的文艺青年压根就不适合军队生活,他很快就因为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疗养院,Dior也单方面宣布解雇圣罗兰,可怜的他当时除了25岁时创建的个人品牌YSL外,一无所有。

不过,还记得我们说的在迪奥先生葬礼上和圣罗兰一见钟情的PierreBergé吗?他在圣罗兰最需要他的时候站出来支持他,不仅照顾他恢复健康,还一纸诉状将Dior告上了法庭为圣罗兰讨还公道,之后他又一掷千金,自己出资再加上用Dior的赔偿款帮助圣罗兰将自己的个人品牌YSL做起来。要不是他,各位小仙女现在就别想用啥星辰口红了。

△PierreBergé和YvesSaintLauren

△他对圣罗兰的爱意全都写在眼睛里了。

我们来数数,被Dior一脚踢开的圣罗兰之后有多少留名青史的设计:

①至今仍是女权标杆的Lesmoking吸烟装

②不再刻意强调女性曲线的蒙德里安裙

③改造自男装的狩猎夹克(SafariJacket)释放女性的力量感

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本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Dior女孩就可以以一种独立、现代、中性的炫酷姿态出现,可惜当时Dior的保守派势力占了上风,如果赵丽颖是那个时代的女明星,铁定是入不了Dior的法眼的。

毕竟那个年代的Dior,连短裙都拒绝设计,因此被爱美的女孩们(不一定是女权主义者)公开举牌游行抗议了……

在圣罗兰之后,Dior又历经过MarcBohan、GianfrancoFerre、JohnGalliano和RafSimons时代,整整七十年,Dior都由男性设计师掌舵,直到MariaGraziaChiuri上任,Dior才迎来了崭新的阶段。

在Maria之前,Dior的品牌形象与高贵、奢华、大气相连,就像品牌的代表色金色一样,象征着一种成熟华丽的贵妇感。

历史上的Dior女孩,不,其实以前是没有Dior女孩的概念的,只有Dior女人,她们普遍是三十岁以上的成熟女性形象,而且养尊处优,绝不是那种像是每天都要出门工作的女人,看以前真我香水的广告,出镜的分别是格蕾丝凯莉、玛丽莲梦露、玛琳黛德丽、艾娃加德纳……就可以看出Dior的这种品牌调性。

而MariaGraziaChiuri为Dior带来了两个非常鲜明的改变,一是将Valentino时代的仙女裙带到了Dior,而且将它更加年轻化。用品牌logo肩带、choker、贝雷帽这些元素将仙女裙变得更加少女,既有梦幻、浪漫的一面,又有优雅、端庄的一面。她将纱裙和小西装、皮衣相搭配,既有女强人独立的一面,又有女人味温柔的一面。

二是她设计出了席卷整个时尚界的女权主义sloganT恤,"weshouldallbefeminists",灵感来源于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ChimamandaNgoziAdichie年在TED的同名演讲和论文(年发表)"weshouldallbefeminists"。

她的核心观点在于:我们都不应该单纯只被性别定义,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女权主义不是反男性,而是反束缚,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为之发声和创造改变。

蕾哈娜(Rihanna)在INS晒照片、怀孕的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Portman)穿着它在women’smarch中发表演讲,呼吁好莱坞男女演员同薪同酬的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Lawrence)也在《Harper’sBazaar》杂志的封面照穿过它。更别提千千万万的时尚博主都在搭配中穿过它……

让曾经直男属性十足的Dior推出了女权主义T恤究竟有多匪夷所思?用我的朋友姨妈的鸭的话来说,“让人惊讶的程度差不多是让伏地魔穿上ILOVEHARRYPOTTER的毛衣露出害羞微笑。”

但是市场用业绩和热度证明了Maria的改变是正确的,“传承的确很重要,但我更想将Dior带向未来。”她曾在采访中坦言,“Dior是有女人味的,但女人味并不是50年代定义的那样,它是现代的,可以有更加多元化的表现。”

她入主Dior之后,Dior的代表面孔都变了,变成了剪着一头利落短发、同时带有中性气质和少女气的模特RuthBell,她的面孔总让我想到一句话:你当温柔,却有力量。

而赵丽颖,无疑也是这样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大大能量的Dior女孩。

赵丽颖也许不符合Maria时代之前Dior的调性,但她却是目前的Dior梦寐以求的Dior女孩,无论是她个人的经历,还是她演绎的那些深入人心的角色,都是最适合穿上女权T的女孩。

无论是赵丽颖,还是陆贞、花千骨、杉杉、碧瑶、胭脂、楚乔……都是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去追逐和实现自己梦想的女孩,她们敢爱敢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捷径,想要成功就必须经历艰辛。她们不会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就停滞不前,只会不知疲倦地往前奔跑,没有人知道她们的终点在哪里。

很多人曾经把赵丽颖的农村出身和职高毕业当做是黑点反复黑,但是她自己在《金星秀》和《非常静距离》等节目都大方谈及自己农村的出身和童年的趣事,她还透露自己是空乘班中专毕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不得不放弃报考空姐,做过销售和日料店服务员,还跑过好几年的龙套,她表示并不在意自己的出身,不明白他人为何把这个(出身)当做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近年来赵丽颖拍摄的动作戏很多,为了拍摄效果好,她很多戏都是亲自上的,每天要比别人早起两小时练习拉筋,还拜托武术指导来纠正自己的动作,那种痛苦不亲历很难体会。在片场,一个动作要重复拍很多遍才能过,长久下来她落下了伤病。还曾经硬生生从马背上摔下,落下严重的腰伤。

而拍片如此搏命的她成名多时还是很简朴,包包用到很旧都没有扔,下面这双厚底鞋也是穿了又穿。

甚至有网友在打折商店看到正在采购折扣商品的赵丽颖,对于粉丝的偷拍,她也毫不在意。

这些也许就是有些人觉得赵丽颖不够时尚的原因,但是这样节省的她拿钱出来为家乡老百姓修路,并且去年和今年两次芭莎慈善夜都捐款70万元给需要帮助的人……

我真不知道那些用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嘲笑她是“土丽”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指责这样一个默默做慈善的女孩子,对她们来说,Dior只是一个很贵的奢侈品牌子,但是对Dior的历任掌舵者来说,Dior女孩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穿衣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尽管设计理念几经更迭,为女人设计出代表她们生活态度的服饰的思想,却始终贯穿在Dior的品牌DNA之中。

经常有人问Maria,女权主义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女权主义对我来说意味着机会平等。我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希望他们在生活中有着同样的机会。如果非要我表明什么立场,我想说,相信自己,不要害怕,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想,赵丽颖正是Maria这句话的最好体现,她的父母本来希望她一个女孩子不要太拼,从学校毕业后当个工作轻松的小白领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就好,但是她没有被刻板的性别差异论所束缚,怀揣着小小的表演的理想,选择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她的努力,正在一点点地得到回报。

这也许就是Maria说的“所谓女权主义,就是学会自己追逐梦想”的最好体现吧,赵丽颖,无疑是此时此刻最对味的Dior女孩。

关于我:

我是识装的撰稿人和运营李小丢

娱评人,时尚史写作者,专栏作家。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你可以在知乎/豆瓣找到我,ID:李小丢微博

李小丢e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3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