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误解你知道吗这8句常用的古语真正
1.“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人劝人喝酒吃肉的依据,然而这首诗的全诗是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道济禅师(济公活佛)。”
并不是济公劝佛家弟子喝酒吃肉,而是劝诫他们。若杀生吃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报,来世还要做畜生偿还命债。
在《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庞契贞书》中写道:“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由此也可见,济公并不可能劝僧人吃酒肉。
2.三思而后行。
这句话成了当今多次考虑然后行事的依据。
然而这句话的全句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其实就说季文子遇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顾虑太多,反而会多生许多弊病。
3.暴虎冯河。
暴虎并不是百科里面解释的徒手打虎。在甲骨文中“暴”即下文的此字。上部为戈,下部为虎。“以戈击虎”是为“暴虎”。
4.春宵一刻值千金。
这句话并不像现在所讲的意思。
这首诗全诗是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是花月之夜,而不是交合之期。还是不要理解错了。
5.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这句于今日看来特别是在某些影视剧渲染之后显得极其猥琐的诗句,其诗原意与今日有极大不同。
原文全诗如下:
醉西施
检点旧风流,近日来渐觉小蛮腰瘦。想当初万种恩情,到如今反做了一场僝僽。害得我柳眉颦秋波水溜,泪滴春衫袖,似桃花带雨胭脂透。绿肥红瘦,正是愁时候。
风柔,帘垂玉钩。怕双双燕子,两两莺俦,对对时相守。薄情在何处秦楼?赢得旧病加新病,新愁拥旧愁。云山满目,羞上晚妆楼。
花含笑,柳带羞。舞场何处系离愁?欲传尺素仗谁修?把相思一笔都勾,见凄凉芳草增上万千愁。休、休,肠断湘江欲尽头。
寂寞几时休,盼音书天际头。加人病黄鸟枝头,助人愁渭城衰柳。满眼春江都是泪,也流不尽许多愁。若得归来后,同行共止,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东风一夜轻寒透,报道桃花逐水流,莫学东君不转头。
而写这首诗的作者叫珠帘秀,是一位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也是一位才貌双绝的女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相思之苦的曲子,主人公是一位独守空房、空倚栏杆、伤春感怀的女子。
“牡丹花下死”中的牡丹指的也只是牡丹,并喻指盛春时节的美好光景,而不是一些人口中的女人。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表达了诗人在暮春时节对盛春时节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的留恋与感念,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也借指自己内心愁绪无法排解的无奈与感伤,愁绪如绵绵江水,春日已逝,东风难回。
6.贫贱夫妻百事哀
“贫贱夫妻百事哀”此句今日多用来指夫妻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作为支撑,生活可能就要过得不是那么顺心如意。
但诗文原意却不是如此。
其全诗如下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在此诗中表达的是对同贫贱共患难的妻子的思念与哀痛。他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同贫贱共苦难的夫妻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
7.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句诗是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的名句,描写了李白的醉态与不羁。唐玄宗想召见诗仙李白,然而李白仍然保持一副不服所有人的派头。
而这里所谓的“不上船”,并非不登龙舟,不坐船去皇宫,而是敞开衣襟,连扣子都不系。
《康熙字典》里记载:“衣領曰船。
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8.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在《诗经氓》中男子抱的并不是我们所误解的布匹,而是指布币的意思。
男子抱着钱借买丝的名义来求娶女子。
在闻一多的《诗经通义乙·卫风·氓》中这样解释
《传》:“布,币也。”《说文》:“布,枲织也。”“币,帛也。”《盐铁论·借币篇》:“古者市朝而无刀币,各以其所有易无,抱布贸丝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