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旧院览悟
《旧院览悟》——傅正
微风和煦,阳光温热,古人常说:“七月流火,八月授衣。”而如今时值霜降,却也算不得寒冷。乘着暖风,我来到这个废弃的林园,幼时常常进入林园玩耍,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将从外面带来的快乐与这里的一切,无私的分享了。
由门往内,偶尔还能见着游人。林园的娱乐设施早已废弃,喑哑的小路也再唱不出儿时的快乐。我绕过围篱,走上这条小路,原来的园子,除了游乐园,最值得称赞的便是这一园的翠绿,风风雨雨,摔摔打打,仿佛在留与众人述说这里曾经的故事——生命使得岁月永恒。
?借着阳光,视野通透,几缕调皮的光束懒懒的躺在石路上,一路的光斑,倒也心旷神怡,路的左边是参差的灌木,细致一些,也能见到几朵柔嫩的生命,正如信手拈来的文字,刹那间触动人最柔软的心灵深处,于是一些闪耀着人性情感与智慧的想象,便如同那气流的升腾,无声无息的充溢了广袤的苍穹。
芳香馥郁招不来野蜂飞蝶,无碍,开放是花的事,正如观赏是我的事一样。有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中韵味,大抵便在这里吧。路的右边,围墙似要坍塌一般,而在其上还有着大量的爬山虎,藤条直绕,又偶见牵牛的蓝朵。小路悠长,地上堆积的灰尘上有着许多的枯叶,落脚便有清脆之声,好似云南?的梆子,余味悠长。
绿色本就该让人欢喜,记得前几日,读着贺铸的《钓船归》,里面写到:“绿静春深好染衣。”自然此时并非春季,亦不是居士那“帘卷西风”的季节,但那种面对景物的通感是相同的,无论悲痛、激越,欢喜或惆怅,若想到某些特指的情景中,所有的一切无非一种态度、一种感悟罢了。
季节的轮回将岁月的脚步定格在这座旧园。漫步在安静的幽径,任凭那些陌路人与我擦肩,驻足而立,我期冀他们与这里的景物有着同样的故事。望着这条长长的小路,仿佛琐碎的细语,忘却了孤独与周遭的空旷。依稀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聆听到谁的低语?驰目到谁的舞姿?感悟到某些灵性……
无所谓哪朵春花先开,无所谓哪朵秋叶先落,正如此刻,正对心中的景物早已超越了事物本身,何必徒叹:“嫩黄花飞蝶几许,新红叶无个人瞧。”
云诡雾谲的绿色,仿佛一种艺术,让你踏着布满苔痕的幽径去找寻,花儿虽谢,但绿深如海,朗朗的日照,让这绿色的生命感到喜悦,而我独在一团闷热与白光中,微微目眩,似乎这是一个世界啊!一团寂静,同我脚下如蛇一样扯不断、走不完的小路。但其实我明白——世上哪有什么走不完的路哩,我不过是期盼着某些我内心的憧憬能够永恒罢了。
我一路走着,生怕错过美丽的景色,在失去人为经营、维护之后,林子里的一切开始展露它们那属于自然的野性,青苔肆虐,到处布满了地锦属的植物,有三叶的,有五叶的,在失去管辖之后,那些自由的野性中,独属于自然地澎湃气息,让人羡慕得紧。
不过除去这些有野性的“孩子”,最妙的要属那高处的广玉兰和法国梧桐了,看那英姿飒爽的模样,不难想象春季该是如何的挺拔俊俏,只是此刻,纵是它如何睥睨,也无法抗拒这自然的属性,秋季剥夺了它的“外衣”,在这冬季,不知它们是否会感觉寒冷呢?
地上布满枯叶,但两旁的草丛中却又萌出嫩嫩的绿芽,像怯生生的眼睛,近看,绿里还透着些黄,这大概便是属于初冬的生机吧。暖风拂过,又吹落几许黄叶,与地下轻微带起的枯叶,在落尘的地上画出深深浅浅的微痕,如此的细腻与婉转。
这风带走的生机与光阴,轻如微尘,落花与落叶,漂泊在昨日的河床,我恋着这时光的风,它是生命飘逸秀美的长发。却又不免好奇,当李白驾一叶扁舟歌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风是否为他鼓舞风帆,直济沧海?当杜甫在岳阳楼上独叹:“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时,这风是否为他拂去眼角的泪水?当词帝于西楼看故国明月,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时,是否也有同样的风为他吹断如麻愁绪?然而我没能听到答案,这风或许从江南而来,曾吹拂过油纸伞下少女的短发;或许它是痴情怨妇的石尤风,为天下女子阻碍心爱之人远行的脚步;又或许它是孔明、周郎的完美搭档,将不可一世的曹操吹得仓皇而逃。但此刻,它是这园子里的精灵,在这边的树枝上跃到那边的树枝上去了。
园子的中央有个碧绿的湖,在冬日的阳光中,湖水来回荡漾着,粼粼耀眼。
遥远的湖水,像是一抔净土,又像是昨夜江南的烟雨,阳光蒸腾起丝丝雾气,委实是上苍赐予的一层面纱,把这绿树秀水隐在其中,但又不能阻挡外界的阳光,所有的一切在这园子里屏声静气,好让你思,让你盼,让你携着故事从唐诗宋韵里款款而来。
以前的湖也并没有这么大,但放眼眺去,却也稍有无垠之感,与现在相比,以前的湖美得过于直露,而现在湖却与我隔着一层厚厚的烟渍,不黏不腻,远近于心。
当我走到亭子上的时候,日光微斜,我看着稍稍有些臭味的湖水,皱起的眉忽而又舒展开来,在岸边,有几棵弯弯的杨柳,经过了秋季的肃杀之气,越发的垂敛到了地上,那模样使人怜惜,当清风吹来,它早已无力抵抗,只能任取任夺,随风飞舞,它屈服于风的力量,使得它因快乐而快乐,因忧伤而忧伤,不能左右自己,却因此躲过了琐碎,也躲过了烦恼。
湖水微微发臭了,所以没有多少鸟雀栖息,在隔远的浅滩上,可以看见几种不知名的禽类,鸣声上下,难以用厚薄来状摹,似乎只能用“空灵”“幽然”这类词。阳光像黏在湖面上一样,而粼粼的湖水,虽微臭,却没有半缕俗世的牵绊,那种出尘如莲的清净,给我一种难以莫名的悲痛感。
大多数时候,其实人都是喜好美好的,只是不知为何,它们总要亲手毁掉那些美丽的事物,相比美好,似乎他们又更喜欢悲情的故事,喜欢那种美丽被摧毁的痛感,喜欢回忆中再也得不到的东西......
而在这些复杂涵盖的艰难抉择中,人也必须有所顿悟:清水下会涌动着浑浊,瓦砾上也会开出花朵!
生命便是这般错综复杂,在爱与恨,进与退中交错延伸,而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泰戈尔认为美当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延伸,融入无数时代前邈远的黄昏,纵使红尘飞扬,然而不扬弃一切,广收博纳,卑微的、受挫的、变态的,全部拥抱着,无论与人与事,或是对于生活,显然这些淡泊的景物要远比我们豁达得多,它们睿智,明白失去与得到的故事,在彷徨失落中,使得生活如同死水一般寂静,但只要背上行囊,便可以走向远方。
环顾四周,洄流的湖水使得湖心的孤亭显得更加清傲,但我认为又何曾能与这湖水相比呢?尽管发臭了,却依然在自己的心中流淌着固执地坚守,在一圈圈的沉淀和冲刷之中,净化的早已远非它本身了。
这便可以看做是水的抗争吧!这柔弱无骨的精灵竟然也有着这样的傲气。涓流不止一支,围湖的小小的浅滩或者岸边都有水流注入,哗哗的声响,犹如一支出嫁的唢呐,踩着宫商角徵羽,一段段的道白,却又道不出蒹葭苍苍的深沉,反把岸边景物唱得斑斓绚烂、一派温情,一程程的数板,都如飞流直泄的江南戏子的腔调,在黄土地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信天漫游,水是柔弱无骨的精灵,莺飞草长的时候,它静,落叶纷飞的时候,它也静,动的只是离人的心事,它所承载的不过是别人的情感,它能放下,亦能带走别人带不走的东西。
杨柳虽垂,却也向往着天空,悠长古韵的风却也能唱出红了女孩脸颊的歌调,而这一湖的水,虽污浊,可在它心里,山是绿的,云是绿的,整个世界都在绿水中掠过,流淌着胭脂的芬芳。
落叶归根了啊!所以它快乐;杨柳看轻了自己,所以它自由;水坚持着自己的清净,所以它出尘,我什么也没有,然而我轻松愉悦,忙忙碌碌中,我们总要学会体验生活,涕泗横流的悲痛是生活,手舞足蹈的欢快也是生活,这世间种种,无非都是过程,我们该有崇敬生命的心,却不能有占据生活的欲。《孟子》中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我心里这般想着,在一束飞行的光线中,我向着园林深处徐徐而去。
了解更多独家、校内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