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孩子从小听到大的儿歌,你还记得几个
唐哥说:“小时候传唱最广的就数童谣了,这些童谣承载了我们儿时的记忆,有的还体现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小时候传唱的童谣,你还都记得吗?”
小时候的童谣要说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那首《拉大锯》民谣了。70、80后几乎没有不会的,甚至90后小时都听过。直到90年代,这首童谣仍然是大人哄孩子的“主打儿歌”。
请听:“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
在民谣的轻声细说中,老太太晃动着小小子儿,淘气的小小子儿便慢慢的舒服的被哄睡着了。这首童谣好多唐山人至今深记不忘。
小时候大人哄小孩洗脸,就会听到这首童谣:
婆婆飞屎壳郎郎追
你追我揍啥
我嫌你脸儿黑。
一首很有唐山味儿的童谣:
窗户台上结喽俩么小苦瓜,月子儿的孩子偷去了。瞎子看见了,哑巴学去了,聋子听见了,瘸子追去了。一追追到南陀上,碰上个老和尚,老和尚,你扒下,我骑上,驼着孩子上集上,上集上,干啥去?买盒胭脂搽脸去!
(唐山人把“去”说成“其”,“学”说成“效”,“上”说成“升”,那样说出来才更有唐山味儿。)
假如有一个“童谣排行榜”的话,那么这四首肯定榜上有名。一首是:“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另外一首是:
“狼来了虎来了
小猫背着鼓来了”
哄这小孩睡觉用
还有一首是:“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最后一首是:“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走起路来快又快。”
听着童谣仿佛又回到童年的生活中。那时女孩子跳皮筋、玩游戏时唱的都是儿歌: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男女小孩玩游戏时唱的也是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儿织毛衣·你拍二·我拍二·一个小孩吃冰块儿·你拍三·我拍三·一个小孩儿吃饼干·你拍思·我拍四·大家一起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其实你是米老鼠·你拍六·我拍六·日本鬼子是你舅·你拍七·我拍七·天上一个七仙女·你拍八·我拍八·做了坏人总挨抓·你拍九·我拍九·大家一起喝啤酒·你拍十·我拍十·看看谁家插猪食··
还有一个神曲:
跟人家学(xiao),长白毛,白毛老,吃青草,青草青,长大钉,大钉大,穿白褂,白褂白,今儿个死了今儿个埋。
埋在哪儿?埋在姥家后门槛儿。
几代人都在传唱的,极具教育意义的儿歌:
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那时唱的儿歌,完是口口相传,几个孩子碰到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不大一会儿,都会了。这些儿歌、童谣已成传世佳作。
童年,总是那么值得回忆与怀念。
童谣伴着我们快乐的长大
现在想想
忍不住也要为儿时的天真
与无知而傻笑起来
注:文章由“爱上大唐山”原创发布,未授权严禁转载。
爱上大唐山∣唐山第一自媒体
在这里,遇见不一样的唐山
商务合作联系
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