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中国

摘要: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分别对中国叙事文化学学科内涵所涉及的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三个层面作出理论定位与操作指南。借此说明中国叙事文化学与叙事学,尤其是广义叙述学之间的异同关联,进而进一步明确中国叙事文化学的属性定位。

关键词:叙事叙事文学叙事文化中国叙事文化学

作为叙事文学乃至叙事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叙事文化学有必要对自己的“叙事”理念做出明确的界定交代。

首先,我认为有必要辨析“叙事文学”与“叙事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毫无疑问,“叙事文学”是一个文体概念,指的是包括小说、戏剧乃至带有叙事成分的其他文体;“叙事学”则是一个学术研究理论方法概念,指0世纪以来从法国兴起的以叙事文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所以二者之间是研究和被研究的关系。

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概念是文体的意义还是方法的意义?从语法意义上看,这里的“叙事”与“文化”是并列关系还是偏正关系?

我的理解是,中国叙事文化学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是文体意义,兼及方法的意义。二者之间产生关联的纽带则是“叙事”与“文化”之间偏正语法关系的解读。即:所谓“中国叙事文化学”是关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文体的文化学研究。这样的研究角度本身的方法意义正是叙事学走向中国本土化的尝试探索之一。

一、关于“叙事”

最初构想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时候对“叙事”的理解比较简单,只是简单定位在“叙事文学”的层面。但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这里的水很深。

首先,广义“叙事”指的是一般的叙述事情,包括文学的、非文学的。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如果我已经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我是绝不会去从事于晚近种种叙事理论的讨论的。理解叙事是一个为了未来——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未来——的计划。”[1]所谓“未来”应该指的是它的延伸性和扩展性,而“不仅仅是文学研究”显然已经把研究的视角伸向文学所从属的大文化视野。这也是叙事学从经典走向后经典的依据所在。

狭义的“叙事”是指文学的叙事。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叙事是采取特定的言语表达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所谓叙事,我们应该有理由为其下一个定义:即采用一种特定的言语表达方式——叙述,来表达一个故事。换言之,即叙述+故事。”[]5“特定的言语”是指文学的语言表达,是划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仅就故事而言是区分不开文学与非文学的。以“特定的言语”加以区分,至少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这种区分的。按一般理解,广义的文学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其中至少记叙和描写两项是专指叙事文学的。但其他三项与叙事文学的“特定的言语”也有关系。如就中国文学实际情况而言,这种“特定的言语”也与抒情文学有关。如诗词中某个典故的使用,虽没有完整的交代故事,但可以成为大叙事中从属的某个单元构成。所以虽然文学意义上的“故事”一般指具有虚构的情节,具有相对完整的时间流程,但就故事类型的完整系统程度而言,有时具有其中的某项条件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其次,广义“叙事”是对狭义“叙事”的补充和延伸。狭义的叙事文学特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啊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75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