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历代人物画李端端图
点击标题下「艺趋势」可快速
此图共作五人,居中为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狂士崔涯,戴文生巾、留八字须,神情俊朗清爽,端居而坐,手持诗文卷纸半垂膝腿下,正凝神谛听李端端的讲述,其面部神情和倚坐姿态,透露出儒雅洒脱的精神气质,似乎深为其言辞所折服,钦佩之情溢于眉目间。案上一古琴放于锦囊中,笔墨、书卷陈列案几。左侧书案两边站立者为主人的两位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在主人身后皆拱手静静倾听主客的议论。对面持白牡丹者即为扬州名妓李端端,姿态文雅,面部表情从容大方,傲然站立于崔家客堂,在向崔涯细细陈述什么。李端端虽然从容安然向崔涯陈说自己的理由,但也微微露出某种不安和期待,将青年女性求见生人时忸怩不安的神态非常微妙地体现出来,颇为传神。李端端随行侍女,则背向观众而立,小心地随侍在主人身后。背景作一山水大屏风,带有明显的南宋山水画面貌,为唐寅典型的新院体山水画手笔,上有唐寅诗跋:“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忆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唐寅画并题”,并钤“唐伯虎印”、“唐居士”印等,点明了创作此件作品的内容和自己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之情。
上一篇文章: 看看张大千画的梅花,学学他的画梅心得 下一篇文章: 又是一年赏花季,环巢湖大道花团锦簇你还
唐寅所生活的苏州,此一时期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历史时期,苏州的繁华程度堪比唐代崔涯生活时期的扬州,唐寅创作此件作品,显然具有深意,通过李端端、崔涯故事,来暗喻所处繁华时代像自己一样的名士的无奈和感伤,也非常暗合我国传统香花、美女以喻贤士的传统理念,所谓“良辰未必有佳期”、“唯余笔墨颂红妆”,在其间寄予着文人士夫无限深沉的心路历程。
《李端端图》用笔极为清新洗练,用笔瘦硬,多以方折的线条勾画衣纹线,线条凝练劲畅,疏落有致,湿笔生纸,亦见老辣、劲峭笔墨的韵致。背景山水、树木的勾勒、皴擦,亦多砍斫之笔,极见小斧劈皴的笔势。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由于唐寅儒雅、文秀气质的浸润,使过于生硬、苍劲、狂纵、板硬的笔势有很大的减弱和消除,于酣畅淋漓中呈现出秀雅、文秀的气韵,确实最见唐寅山水画的精彩之处。
全幅人物形象潇洒生动,娴雅俊美,线条洒脱劲挺。(赵启斌朱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