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谣何来不解红尘,只因胭脂沾了灰

赵雷火了,“成都”像“南山南”一样被改编成各城市、各高校等版本,传遍了整个朋友圈。

我大概是在去年夏天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当时的酷我音乐还没有完整版,只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酒吧现场版,很真实但也很嘈杂,一个是只有两分多钟的删减版。而QQ音乐则是压根搜索不到。只有百度音乐可以搜到此歌的完整版,歌唱者是一个叫年年的女生。她的声音很纯粹,很干净。

从那个夏天起,这首歌变成了我的单曲循环。

后来,朋友圈就有人开始转发赵雷的完整版成都。

再后来,赵雷登上了“我是歌手”的舞台,一脸淡定、一把吉他、一首成都获得了当期的第二名,火遍了全国,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那一期的第一名。

所谓火,不是仅仅指叫好声,当然还有质疑声。例如,就有许多网友质疑:成都可不是小城,成都并没有玉林路之类。

其实,作为一首民谣,它的传唱度高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

一、歌词朗朗上口。

网上有人说成都的歌词把成都两个字换成任何一个城市都是通用的,看似批评,其实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中性的评价。就因为通用才普及。小众才会变成大众。

看似简单重复的几句歌词,细细品味还是很美的。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一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

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

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二、曲调简单易学。

没有太多技巧、没有太多高难度,大道至简。

三、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纵观中国民谣发展史,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校园民谣。

例如经典了近三十年的“同桌的你”:

一类是台湾民谣。例如;"光阴的故事":

其实这些民谣主要是使听者容易产生两类共鸣:

1、感情共鸣。民谣内容丰富,主要用于人们抒发最质朴、最原始的感情。所以,民谣常以爱情作为亘古不变的主题。不管是已经失去还是此刻拥有,抑或是充满期待,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爱人。爱情,永远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引发情感共鸣的源泉。

2、地域共鸣。从传播学理论分析,地域接近度和受众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842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