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散文诗2016年9月

“中国好散文诗”(年9月)(欢迎转载)

主持人:程洪飞潘志远方文竹杨昌文叶枫林

不少散文诗朋友好奇:“中国好散文诗”五位主持人是如何形成的?

起初,由程洪飞、潘志远、方文竹三位萌生“中国好散文诗”的念头,也叫“创意”吧。之所以是这三人,完全是地域的原因,住在一地,联系、交流起来方便,外地高人只好割爱了。感觉得三人的工作量较大,后来拉杨昌文进来,再后来叶枫林也进来了。五个人,是否多了一点,我们看并不多。人多,可以中和眼光和口味,较少遗珠之憾。

程洪飞,以搞古玩为生,自选乡居,是一个极具生活情调的汉子。年就在《安徽文学》发表散文大作,诗也有特色。可他不习惯于投稿,也不懂得投稿。散文诗写得极有个性,一看段落便知是他写的。将他列入“先锋”,他的刀枪却使在暗处。

潘志远,在诗、散文、散文诗等之间游走,近年的散文诗露山显水了,也应该如此。他有着自己的写作路数。在“中国好散文诗”的推出中,他的劳动量最大。

方文竹,早已成名,就不必多言了。他的为人为文,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在“中国好散文诗”中,该他干的活,他一点也不会少做。

杨昌文,写诗,作画,偶写散文诗,在理论批评方面也有一手,对事物、对艺术等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为人纯正,仁厚,是大家的好朋友。

叶枫林,出席第十六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写诗也不逊色。其实他早年一直在行走,近年才展示出自己的独有的才气,希望大家多多   有一个秋天,时间里的某一个秋天,神道的神仙在出云集合,也不是第一次了。据说他们共有八百万之众。像我这样胆怯的人,在那样庞大的人群里会觉得失落的。而且,数目大到这么难以想象,实在也不方便。不如就说是八位吧,因为在这岛国里,八是吉祥的数目。

  他们郁郁不乐,但不显露出来:神仙的面容是不可解的汉字。他们在翠绿的山坡上围成圆圈坐下。他们一直在天上、石上、雪花上观察人类。一位神仙说:“许多天之前,或者说,许多世纪之前,我们在这里聚集起来创造日本和世界。鱼啦、海啦、彩虹的七色啦,还有动植物的世世代代,都表现得很好。为了减轻世人的负担,我们让他们传宗接代、生育,给他们双数的白昼和单数的黑夜。我们还赐给他们试验改变的能力。蜜蜂反复造一样的蜂巢,可是人却想出种种设计:像犁、钥匙、万花筒。他还想出了剑和战争的技术。他刚刚又想出一种无形的武器,足以使历史完结。在他们干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之前,让我们消灭人类吧。”

  他们想了好一会儿。另一位神仙不慌不忙地说:“不错。他们想出残暴的念头,可是也想出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刚好装满十七个音节所包容的空间。”神仙朗诵起来。那是一种不认得的语言,我听不懂。最高的神仙最后宣判:“让世人活下去。”就这样,一首俳句拯救了人类。

  博尔赫斯的作品弥漫着东方神秘文化,加之他能把本土的民间传说与现实矛盾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圆满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诗歌,都闪烁东方民间“神文化”光泽。这章《拯救世人的行为》是东方式的神秘主义抒写。首先,时间定位在“秋天”这个一年最为愁怀的季节,是隐喻人类的末日之季。“某一个秋天”是当时也是未来的时日。“神仙”一词是古老东方传说中的神。当然所讲述的也一定在东方。神仙的“吉祥数目”也是符合东方文化传统。那么,这“八位神仙”在干什么呢?是在“集合”,研究非常庄重的事情。这个事情一定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人类的现状让他们“郁郁不乐”。

  这是一个前定的因素,能让读者产生联想。“神仙的面容是不可解的汉字”,完全是东方的古典意蕴。这一句显现出的是东方的神秘性。“他们在翠绿的山坡上围成圆圈坐下。他们一直在天上、石上、雪花上观察人类。”也就是说,神秘性无处不在。当然这个观察也是带着伏笔性质的。

“一位神仙说:‘许多天之前,或者说,许多世纪之前,我们在这里聚集起来创造日本和世界。鱼啦、海啦、彩虹的七色啦,还有动植物的世世代代,都表现得很好。为了减轻世人的负担,我们让他们传宗接代、生育,给他们双数的白昼和单数的黑夜。我们还赐给他们试验改变的能力。蜜蜂反复造一样的蜂巢,可是人却想出种种设计:像犁、钥匙、万花筒。他还想出了剑和战争的技术。他刚刚又想出一种无形的武器,足以使历史完结。在他们干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之前,让我们消灭人类吧。’”

  这是以东方的生存现状来喻指整个人类的危机。这个危机有着根据或理由存在。就是所突显出的“日本和世界”其实本应和睦相处、但他们却在做危害人类生存的罪恶。诗人先是描述一番人类早先的生活情境。这个生活情境是美好的:鱼。海。七色彩虹。世代的动植物。循规守矩勤劳的蜜蜂(“蜜蜂”的隐喻是勤劳,“蜂巢”是安居所在)等等,人类生存的地方是有前途的。但是人类不知道珍惜和爱护,不断制造“剑和战争”。在诞生“剑和战争”之前,“他们”(日本和世界)代表的人类已在神仙们的恩赐下,有着“试验改变的能力。”

  因此很快,人的贪婪打破了神仙的祈望。“犁”是打开大地的工具,大地从此破损;“钥匙”是可以打破一切规则性的改变,这个改变让秘密不再是秘密,也就无所谓敬天敬地敬神了;“万花筒”则象征一种万变了世界和光怪陆离的本质性的改变,让世界成为虚幻不定的疾速变化的世界。而“无形的武器,足以使历史完结。”也暗示破坏大地的原子生化武器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罪恶危机存在,更是世界性的大灾难,是连“神灵”都会感到了的人类的危机。人类的自身完结、“消失神性”、创造世界与毁灭世界等等,在东方最为明显。这些都是不能原谅的罪恶。博尔赫斯借助神灵之口说出,是预言也是提出警告。那么是什么因素,让神对人类“原谅”了呢?“十七个音节所包容的空间”的“俳句”,真的能让神原谅人类了吗?

“他们想了好一会儿。另一位神仙不慌不忙地说:‘不错。他们想出残暴的念头,可是也想出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刚好装满十七个音节所包容的空间。’”

  博尔赫斯在这里用了下一个极其微小的因素——朗诵俳句——也是不能成为原因的原因,来说明神的大度和善良。和人类的邪恶的“残暴的念头”相比,这个“原因”几乎不足为缘由。但只有博大胸怀的神灵,才能如此地做到宽容!相比之下,人类真是冤冤相报。“朗诵”俳句的神仙们,一定被那“刚好装满十七个音节所包容的空间”所迷恋。那十七个音节可以唱诵的迷人句子吸引了神仙们,是因为俳句所表现的自然态、大量的关涉自然美境禅意的真美善德,其实是对整个世界所应该有的自然态的理想提醒。这个自然态所表达的,以俳句呈现。

  它必然会成为人类大理想大精神的方向。“神仙”从“俳句”中看到了一个柏拉图式的梦想世界,那里定然有永恒的天地和十全十美的事物。这说明,人类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地泯灭,仍然在期盼神性的天地伴随着自己生存的空间。既然如此,这个东方所拥有的,也定然会引导人们积极成为追求的大境。因此,“神仙”被感动了,放弃了对人类的制裁。于是“最高神仙最后宣判:‘让世人活下去。’”这一句是宣判,也是警语。

  博尔赫斯对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日本和印度哲学以及佛教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早年大量阅读了波斯和中国的诗歌,以及中国和日本小说,很是熟悉中国的古诗绝句和日本的“俳句”。而诗的巧妙或者说“隐秘中心”就在这里——诗人借神仙之悟,以一个很小得微不足道的理由,来作为拯救人类命运的“大理由”,来证明人类生存的奥秘,须是一个极美的如同俳句所抒写的那样的大善大德所在。这个“理由”(也是人类的理想),是所有的预言家们难以相信的。正是这个难以相信的理由,有着出奇不意的效果。

博尔赫斯借东方文化来写人类的迷惘与悲哀、恐惧和疑虑,但也说出了人类的出路方向。即:放弃毁灭一切的意识,放弃一切试图让历史完结的罪恶之心,循自然生存规律,才是人类所奉行的美好追求,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拯救。这个“拯救人类的行为”,是在告诫人类的走向:要按着古老的人类神性的精神法则生存,不要悖逆神性的理想,否则人类危险!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个理想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本不应由神来提醒和主宰。有自觉的人类才是真正伟大的人类。

黄恩鹏,笔名黄老勰,清风渔隐。年生。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诗集《过故人庄》、长篇非虚构《到一朵云上找一座山》《一个山村的理想国》《黔地扶贫笔记》等,理论著述《中国古代军旅诗研究》《黄州东坡》等。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和艺术评论。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担纲《文化长城》等多部电视文化专题片总撰稿或文学统筹。近年倾心生态文学非虚构写作,“自然中心主义”写作理念倡导者。

徐澄泉《向低处致敬(二十章)》载《中国诗歌》9卷。

林登豪(福建)/在榕城:鸣奏三部曲(组章)(《星星散文诗》年第9期)

崔明秋(黑龙江)/集体主义的烂漫占用时间最柔软的部分(外二章)(《星星散文诗》年第9期)

曼畅(河南)/远方更远(组章)(《星星散文诗》年第9期)

荆卓然(山西)/雪域高原放牧文字及其它(组章)(《星星散文诗》年第9期)

崔国发/秋风的呐喊(十二章)(《散文诗世界》年第9期)

洪孟春/在高原的梦境里度过余生(《散文诗世界》年第9期)

朱锁成/远去的或者没有远去(八章)(《散文诗世界》年第9期)

王智勇/夏虫不为我沉默(《散文诗世界》年第9期)

李玉辉/在堰头梨花村想起的几个词(三章)(《散文诗世界》年第9期)

云珍/杂色空间《散文诗》.9(总第期)

蒋戈天/坐一趟慢火车回家(外四章)《散文诗》.9(总第期)

亚楠/大自然的张力《散文诗》.9(总第期)

赖杨刚/安靖坝,我们活着爱着《散文诗》.9(总第期)

句芒/信的行走《散文诗》.9(总第期)

杨孟军/幸福,是一部宁静或汹涌的词典《散文诗·校园文学》.9(总第期)

马银蝶/蒲公英(外六章)《散文诗·校园文学》.9(总第期)

夜窗(四章)/李成(《伊犁河》年第4期)

戴庄村诗札(三章)/英伦(《伊犁河》年第4期)

诗歌界有“中国好诗歌”月选(评)活动,中国散文诗岂敢落后?程洪飞、潘志远、方文竹等等群起而攻,云“中国好散文诗”。不是效法而是自作主张。意在辨别良莠,建立公正法则,推起散文诗新浪潮。

“好”,不是好坏的好,而是尖锐、先锋、谋新谋异,宁要鲜活的稚嫩,不要陈旧的完美。坚持民间立场。欢迎大家多挑刺儿。

对公开出版的散文诗期刊、内刊和网络散文诗进行海选,“一网打尽”。视作品内质,每月选出若干章精品(质先量后),每篇皆作短评。还将考虑年度总选、归纳。名家、新人一张圆桌坐。

以中国第一人气诗歌网站“中国诗歌流派网”及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







































治白癜风太原哪家医院好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93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