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采风胭脂
胭脂
窗外有雨,绵密如织,空气清凉若染了月光,让日子似花瓣上的水珠,粒粒剔透。
光阴重重叠叠,我像一只夏虫般坐在窗前听一帘雨声,心生欢喜。
有栀子的香隐约如诗,只是想不起是从哪本书里走来。握一支笔,在洁白的纸上写下‘胭脂’两个字。
胭脂在心底一直是抹嫣红,如花园里的玫瑰,每一朵艳红都可以是一个传奇。对于传奇,向来不以众人的观点对待,喜欢从人性本身去理解,所以从不诋毁也不盲从。
至于生活,更是如此,每个人一生都会有跌荡起伏的时候,坠落后,我宁愿沉在谷底看书,也不向往站在山顶张狂。
喜欢胭脂这两个字,一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丰茂动人的意蕴,二是因为生活的故事本该如它般富饶多姿。
故事的意义在于它能让人有多少回味与质问、领悟与拒绝、沸腾与冷寂、欢喜与哀伤。
至于姿态,却要经过万千山水才能凝聚的风范,他人无法模仿。所以,栀子只能是栀子,而玫瑰就是玫瑰。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心里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好一个明月光与朱砂痣的比喻,犹如柏拉图遇见弗洛伊德,每个人身后都有成群的信徒,无法分出输赢,也不必分出输赢。
知己与伴侣,如素颜与盛妆,一手阳光一手明月,才是最美的存在,只是生命从来都尽如人意。
早年看《胭脂扣》,并不能懂梅姓女子眼睛里的苍凉与不甘,后来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蝴蝶,有些东西终会令我们感到无力,所以她说,我不再等了。但张姓男子依旧幽幽地唱,愿那天未曾遇,只盼相依,哪管见尽遗憾世事。
想起另一部小电影里的片段,他来找她,她盛妆相迎,他看见她面上的胭脂,犹如看见了她的苍白。胭脂在这里不是丰饶,而是破败。可见人心两面,怎么看全是一念之间。
爱情会否也是如此,喜欢时胭脂里的红艳了他的心,不喜欢时它只是为了装点美丽而无法掩盖去本身的苍白?
忽然明白《胭脂扣》里那句——我不再等了。有过美好,即使被辜负又有何妨,毕竟我曾出没过你的内心,至于你再不再来,我再不再等,那是你我各自的事情。
人间日月长,谁是谁的永远不是以爱燃烧时光,而是以生命熬成对方心尖上的胭脂,用以点亮与妩媚自己和那人的心与姿态。
无风相扰,午后如一枚琥珀在安静地回忆往事。细雨如幕,好似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句子在书上自由呼吸,或许是在构思世间最曲折的故事,至于如何从幽暗走向明媚,又会引起多少恩怨,且随它去。
玻璃干净犹如无物,我坐在窗前轻轻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心的回响。至于你的声音、以及其他会否如约而来,交给天意。
简介:
应采风,安徽滁州人。文字散见部分媒体。早期白癜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