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逝世周年十首歌曲穿越三国,看
年3月15日(正月二十三),曹操逝世,享年66岁。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曹操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一心要拿荆州用阴谋阳谋……
我很丑,我也不温柔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
这是经过专家复原的曹操像。曹操容貌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是散状的眉毛;其二是鼻梁上的突起;其三是额头有倾斜幅度。
根据三国演义所言,曹操身长七尺,汉代一尺为0.23米,七尺即1.6米。《魏氏春秋》记载说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
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各游牧民族部落纷纷依附。匈奴派使者送来了大批奇珍异宝,使者请求面见曹操。曹操对自己相貌和身高缺乏自信,便将声姿高扬、眉目疏朗的谋士崔琰召来,要他代替自己接见使者。接见时,崔琰正中端坐,接受了匈奴使者的拜贺,曹操却扮作侍卫模样,手握钢刀,挺立在坐榻旁边。
接见完毕后,曹操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说:“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侧捉(握)刀的那个人气度威严,非常人可及,是为真英雄也!”曹操觉得这个使臣很有眼光,不可小看。等使臣回归时,派人在半路把他杀掉了。
早年受到大V点评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但是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名士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南阳的许劭是当时著名人物评论家,相当于今天的微博大V。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无论是谁,一旦被评价两句好听的,立马身价暴涨,美名远扬。许劭也曾评价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有了大V的加持,曹操开始扬名。
“说曹操,曹操到”在《三国演义》十二回曾经提到,初平四年(年),曹操率军攻打徐州,却被吕布断了后路。他不仅被敌军保卫,自己还陷入了火海之中。
当时,凶猛地吕布从火堆中冲了过来,问曹操:“曹操何在?”曹操指着前面一个骑着黄马逃跑的军士道:“前面骑着黄马的就是曹操。”于是,单纯的吕布就放弃了真曹操,去追前面那个“假曹操”了。而曹操因此却逃过一劫。曹操心里一定很庆幸,内心窃笑。
文学批评家毛宗岗曾在批注《三国演义》的时候,写下评语:“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意思就是说,吕布四处找曹操,在遇见真曹操后,却问他,去追假曹操。如此智商,真是可笑。
张绣:你存在我深深(婶婶)的脑海里张绣:骠骑将军张济的侄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元年,曹操征张绣,张绣投降。曹操进宛城纳降时,操侄曹安民引邹夫人见曹操。曹操见其婶婶邹氏(张济之妻)美貌,强纳之。张绣知晓此事后大怒,认为曹操侮辱了自己与其叔张济。心里每天默念:你存在我深深(婶婶)的脑海里!
张绣听从谋士贾诩建议秘密调动军队后突袭曹操,将曹操打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曹操坐骑身中数箭仍载曹操奋力奔跑,最终未跑出宛城死于此战。曹操长子曹昂将坐骑让与父亲逃跑,自己步战断后,战死。操侄曹安民亦殒命于此战。宛城之败是曹操一生军事中鲜有的大败之战,邹夫人亦因此被后世称为祸水。
曹昂,曹操的长子,生母刘氏早亡,由正室丁氏抚养大。丁夫人因养子之死与曹操决裂。丁夫人常常说:“你杀了我儿子,都不怀念他!”于是不加节制地哭泣,曹操很愤怒,把她打发回了娘家,想让她屈服。
后来曹操到家里去见她,丁夫人正在织布,外人传达:“曹操来了。”丁夫人还是像之前那样织布。曹操到了,拍着她的背说:“跟我一起坐车回家吧!”丁夫人不回头也不作答。曹操准备离开,走到外面,又问:“真的不行吗?”还是没回应。曹操说:“这可就是真的是诀别了。”于是和她正式离婚,要丁家改嫁她,丁家不敢。曹操当时如果能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不知道丁夫人能否回心转意。
公元年,曹操、张绣间又有一战。公元年,贾诩建议张绣,曹操乃立信天下之人,胜于袁绍,必不计前嫌,接纳将军,将军应复降之。张绣听从,再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果然不计前事,为张绣设宴,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家结为连理,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曹操:我的眼里只有你建安五年(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曹操深知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但他认为,只要他对关羽比刘备对关羽更好,关羽一定会回报以更大的忠义,可是他没想到,曹操再怎么偏爱他,都动摇不了他跟随刘备的决心。
曹操爱将如命,他对关云长敬如上宾。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赠赤兔,又是赐锦袍。得到曹操的赤兔胭脂兽,关云长却说:“此马日行千里,我关某得之,一旦兄长有信来,我就可一日赶到啊!”曹操一听,心里一定在想:马儿啊你慢些走!
《龟虽寿》建安十年(年),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曹操写了《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龟虽寿》为组诗的第四首,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无限感慨而有此篇。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曹操写下著名的《观沧海》。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文姬归汉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
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建安十一年(年),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南匈奴那里将蔡文姬赎回来。重嫁给陈留人董祀,便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这就是历史上所谓“文姬归汉”的故事。
蔡琰归汉后,作有《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其中五言的那首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据传蔡文姬还作了《胡笳十八拍》,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短歌行》年,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短歌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赤壁大战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这场战役中留下很多的经典,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这次东风是很关键的,以至于唐代杜牧写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赤壁战败,曹操一路逃亡,在逃跑过程中曹操三次大笑,结果却是三次引来诸葛亮的伏兵。三次大笑是一代雄主的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从华容道败逃。诸葛亮派关羽在这里埋伏。曹操人困马乏,损兵折将,不能再战。曹操见到关羽,第一句话:“将军,别来无恙”。关羽念在过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不顾立下要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过了他。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建安十五年(年),曹操五十六岁的时候。当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图谋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
病逝洛阳建安二十五年(年)正月,曹操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临终前,心中无限感慨,时间都去哪了?
他留下《遗令》说:“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卖。”后以“分香卖履”喻临死不忘妻妾,唐朝诗人罗隐在《邺城》中写到:“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宋朝才女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曾言:“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评曹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