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民协论文精选我在学习创作国画牡丹过程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作者:王竹叶

中国是花鸟画的故乡,中华民族是爱花的民族。花鸟画是独特艺术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写意画的艺术特点正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所决定的,不失大自然的形象,又以画家主观的意念、思想、个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画写意牡丹是针对从牡丹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以及牡丹的精神品质和气节进行创作,这样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写意牡丹的画法。

牡丹的品种丰富多彩,工笔技法和没骨技法对牡丹的描绘可谓栩栩如生、细致入微,虽有取有舍,但仍可以看出牡丹的品种特性,而写意牡丹画则不必追求所画牡丹是何品种,作以高度概括提炼处理,综合为似与不似,牡丹传神。比如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王雪涛的牡丹,以非现实的虾、牛、牡丹画成艺术的虾、牛、牡丹表现。

但写意画也不是随意画的,而是需要作者对牡丹的基本外形结构、自然生长规律、物象色彩、生活环境等具有一定了解,掌握它的精神、品格、气质。首先应掌握其形象、情感、形态,再加上经常练习笔墨功夫,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一、作品的构图

(一)作品构思初期进行创作时,看着丰繁的国画作品,使我一时不知创作什么,在我迷茫时,无意看到在洛阳拍的牡丹照片,每朵花都艳丽照人,充满活力,让我一下有了创作的灵感,把牡丹花作为描绘对象。在此基础进行工作。(二)写生观察为了了解牡丹的更多形态特征,我特意去洛阳对牡丹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观察。牡丹花的花色丰富多彩,花形千姿百态,根据其不同形态又分菊花形、绣球形、单瓣形等十个花型。按照牡丹花瓣层次不同又可分千瓣、复瓣、单瓣三个种类。单瓣类花形大如盘,简易分明。复瓣类花瓣交错,瓣瓣清晰。千瓣类花瓣错综复杂,重叠繁密。牡丹叶子则有细长的桃叶状、圆状、椭圆状,每三个叶子一组,正所谓三叉九顶就是对牡丹叶而言。二、创作过程(一)临摹无论是传统国画还是西方油画,都是从临摹和借鉴开始的,可以说临摹是学习的开端,借鉴要有内在的理解和有自主意识的过滤。为艺术表现寻找新的思路,开始我选择临摹徐湛老师的作品。画画自由豪放但又不失细腻。无论是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构图色彩方面都值得借鉴。后来还学习了孙玉德老师的牡丹画法,他的画法极为独特,他把西方的素描关系和光影关系巧妙地运用到牡丹绘画中来,使画面更有立体感、空间感、牡丹姿态生动逼真,形态俱全。在他的画中,牡丹花的花形和叶子的开合,利用构图的技巧强调牡丹花的如歌若舞的形态走势,就连叶子的反转折叠,枝干的长法,都是有情感的。(二)写生与创作融合

创作写意牡丹作品时结合写生素材和临摹的体会,我选取了大组牡丹中的小组进行布局刻画,在构图上为了突出对比,我选择了一上一下的牡丹枝,画质的穿插,要遵从牡丹的生长规律,花头合理的位置,选择正面的、背面的、四分之三面的、盛开的、含苞待放的牡丹花头,在花形上采用单瓣和复瓣的穿插,避免了牡丹花造型的单一性。

在描绘牡丹的花形时,根据牡丹花盛开的状态注意用笔的方法和花瓣的高低起伏,而在绘叶子时要将叶子的主茎所在的叶片突出画大且颜色较重,复叶略微瘦小,颜色亮一下。在叶子的布局上为了避免凌乱,我选择局部多变,整体有序的布局方法,使叶子既能完善整体又能烘托主题牡丹花瓣。(三)写意牡丹的技法应用

人们喜爱牡丹,画牡丹是因为它“娇艳欲滴”、“冠绝群芳”,给人美的享受。牡丹入画,自古以来喜欢画牡丹的画家层出不穷,如徐渭的墨牡丹,水墨淋漓。任伯年的写意牡丹,意境清新,雅俗共赏。王雪涛的牡丹苍劲有力,清新自然。

牡丹花瓣的画法,以羊毫笔为例,笔肚蘸白色,在白瓷盘中调匀,使其尽量往笔根和笔锋里进行渗透,画一朵花调一次即可,然后笔尖再去蘸其他颜色,在调色盘调匀,使其向笔肚逐渐过渡,形成色阶。以虚实相互衬托,变化多端,花头自然灵活。画花头要从中间层直立花瓣画起,这一笔的位置和趋势非常关键,关系到整个花头走势,甚至可以影响整个构图。画里层不必再蘸白色,直接选其他色,由笔尖过度调匀画里层花瓣。在画外层花瓣应注意水分要稍微大一些,颜色重点,这样就可以增强花头的立体效果。画花头要大胆落笔,精心处理。在落笔时不要犹豫不决,落笔肯定,画完之时不到之处要稍加整理。花头整理要根据花瓣结构加强层次。

画花难,画叶子更难,原因是牡丹叶子上下、左右、前后翻转,又有方向和大小的变化,画叶子要根据花头走势来确定叶子的疏与密。叶子我用兼毫或狼毫侧锋笔,笔中有实有虚,这样笔法变化丰富,显得生机勃勃,结构要遵从牡丹叶的“三叉九顶”。勾筋用狼毫笔,中锋用笔要强劲有力,勾筋要等叶子六七成干的时候再勾,筋要有聚散和方向性。

枝干的画法:老干是整个画面的骨骼,有的裸露在外,有的则藏在茂盛的叶子中,老干苍劲有力,可以顺锋用笔和逆锋用笔,也可以顺锋和侧锋结合,使线条赋予变化,逆锋用笔时阻力增大,笔锋时聚时散,加上点苔,产生一种苍老粗糙的效果。

画枝用中锋和侧锋的结合,动作有顿有挫,使枝干有节状和改变行笔方向,加强了线条的节奏变化。画茎要中锋用笔,才有圆的质感,用色调汁绿,笔尖蘸胭脂果断下笔,精细得宜。

章法上我们要推陈出新,章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或“布局”。谢赫六法中称“经营位置”;顾恺之称之为“置陈布势”均是对构图而言。写意花鸟画以写神为目的,以形似为手段,致力创造意境,画牡丹和画花鸟一样离不开形,以形传神,以形达意,重视写生,对生活中的原生态进行捕捉。

三、创作体会(一)对创作的认识

我在创作时一直是小心翼翼,看见不同技法不知道是怎么画出来的,总是不敢大胆尝试,出不来自己想要的效果,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放开去画,不再拘泥于细节,竟然有了不同的效果,但笔上功夫还是欠缺,不能完全体现出笔墨的老辣和情意的表达,还需要继续学习。

写意牡丹属于写意画,因此它拥有一般写意画所应有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应遵循和按照写意画的基本规律进行绘画。首先我们抓住生宣纸吸水渗透的特点,来突出中国画内在的笔墨情趣,其次坚持一般写意画的书写特点,以书法形式入画要求我们有笔有墨,讲究笔墨流畅,清晰自然。讲究用笔的丰富变化和墨色的浓淡变化,再者抓住写意画具有随意性和写意性的基本特点进行内心情感的表达。

因为小写意画和大写意画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与大写意牡丹的抽象和洒脱相比,小写意更偏重于自然形态和物体具象,对于笔墨和色彩的表现上要求的更为具体一些,但归根到底他也是写意牡丹,所以不必要跟工笔牡丹一样与真实事物一样精细,写意花鸟画包括写意牡丹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他们的区别在牡丹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都能表达出来。牡丹花依靠花大而美,被称为百花之王,它雍容华贵,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在我国牡丹被誉为国画,这就要求在我创作写意牡丹的时候不但要遵循写意画的要求还要画出牡丹的气质来。

(二)注意画外之功

画内的技法与理论固然重要,但画外的功夫也不能小视。比如平时对牡丹的观察及写生练习都是我们画好牡丹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底。写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绘画的基本功底,尤为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近距离观察牡丹各部位细节特点,例如牡丹花的颜色差异、花型特点、大小变化,以及叶子三叉九顶特点,新枝的稚嫩和老干的苍老差异,这些只有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细致的观察到牡丹的结构变化和对牡丹形态的深刻体会。从未见过牡丹或者从没做过牡丹写生的人是画不出栩栩如生的牡丹的。

写意画的特点是写意抒情,讲究的是笔墨技巧,因此,不认真学习和练习书法是很难画好写意牡丹。而笔墨功夫更不是一时半会儿所能练就的,它需要漫长的学习、研究练习。当感受到在笔墨功夫上有所感触和提升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自己画画的进步。学习文学和哲学使我们的画面在无形中更加有了文化底蕴,使画面更有韵味和意境。

作者系中国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洛阳市书画院特聘画师,邯郸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邯郸市“最美女性”、“三八红旗手”。此文荣获峰峰民协首届学术研讨会二等奖。

本文图片由高伟、朱世良提供。

(本书定价28.8元,网购25元,含邮费。联系方式: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3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