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色彩意境之美

刘军连医术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18609.html
上一期华夏美学我们介绍了华夏色彩之天地秩序,了解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基础:”五方正色”,即所谓的“青、赤、黄、白、黑”。在中国古代社会,色彩不仅仅是色彩,它已经深入到政治、社会生活的更深一层,用来指导社会秩序,明辨等级尊卑。今天就我们就让色彩重归色彩,带大家一起体验中国传统色的浪漫与唯美。翻开中国传统色的名称:妃红、十样锦、竹青、梅染、秋香、苍青,韶粉、窃蓝、青黛、朱颜酡、东方既白、远山如黛、青梅煮酒、桥下春波、苍烟落照……不难发现,在古代,水色、天光、草木、器物、食物……几乎没什么不能被中国人用作颜色词的。单单取名的风雅,就令今人不得不赞叹,实在是美的有些不可思议!而这些来自大自然,来自生活日常的传统色,正蕴含着古人对万事万物的观察和理解,也正体现着他们如何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国人的唯美和诗意,在色彩这件事上,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暮山紫“凭高一望楚天低,云树苍苍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暮山紫”是一个诗人的颜色。夕阳西下,诗人立于山前,此时淡淡的云烟凝聚着重重暮霭,水天之间呈现出一片盈盈的紫光。于是诗人有感而作,“暮山紫”便应运而生了。海天霞"海天霞”来自明代,在一个叫刘若愚的小太监所写的宫中回忆录中,他讲到皇宫织染局有一年染出一个新色,叫做“烂漫花棚锦绣窼,海天霞色上轻罗”,就像海上的霞光里,云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层浅红色。“海天霞”成了宫女们春日里穿着的罗衣色彩。而穿着这件衣服时,外面一定要穿上天青色和竹绿色的外衣,就如同瑟瑟海波的颜色,有别于大红大绿,极为雅致。天青色“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首《青花瓷》伴随了多少人的青葱岁月,而要说起“天青色”,还得从那个不问朝政,痴迷艺术的皇帝宋徽宗说起。一日,徽宗皇帝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一抹神秘的天青色,令人着迷。醒来后,他便写下一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一时,难倒多少工匠,却也最终成就了千年汝窑那独特的,清澈通透,似玉非玉的天青色釉。天水碧

“天水碧”的名字是南唐后主李煜所起。当时碧绿色非常流行,李煜的一个妃子在宫中染色的时候粗心,将没有染好的丝帛落在室外,露天过了一夜。却没想到,丝帛因为沾上露水,起了变化,竟染出了非常好看的碧绿色。

李煜觉得,既是天上之水染成,便赐名“天水碧”。正所谓“夜雨染成天水碧”。

《夜宴图》中,两位女性衣服的颜色就是天水碧东方既白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种入秋之后的黎明之际,天空蓝蒙蒙透点白的颜色,在诗人的想象中就叫做“东方既白”。当颜色与诗意交织,这种具象加上意象的独特色彩,让美达到了另一个境界。竹月

绣幕灯深的时候,晚云拨开是月,窗前弄影是竹,冷月光映着竹香,如果有颜色,便是“竹月”。那是一副“月色照竹林”的画面,透着清冷的意味,淡淡的蓝色再加上一点紫。

胭脂

在红蓝花正盛之时,将整朵摘下,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有红、黄两色,淘去黄色后,便是鲜艳的胭脂色。古医书记载:蜀葵花、重绛、山花及苏方木,皆可制成胭脂。

古时女子,晨起卷帘来,在白雪凝琼的双颊上,用胭脂晕红,给唇间点绛,少女心事与胭脂,就是年华最美的样子。

夕岚大暑的日暮时分,残阳染得山间雾气都微微泛红,飞鸟掠过,啼鸣声荡在山谷之间。此时天空的颜色红粉糅合,如梦似幻,飘渺温柔,正是“夕岚”之色。正如孟浩然的诗中所说“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

还有许多许多,中国传统美色,可谓不可尽数。这里也只是沧海取一粟,带领大家浮光掠影地感受中国传统美色的点滴。在色彩还不能合成的年代,古人眼中的颜色便是自然呈现出来的颜色,而他们对色彩的感知也是最真实的传达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感悟。最终,凝聚成了我们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色彩认知。若水堂主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4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