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心动
辛丑年三月廿三
这一世清明时雨声
都为你心动滴余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时间匆匆忙忙的步履随那变幻多端落而复升的云霞旖旎而来,迤逦千山,蹀躞万水,来到了辛丑今朝的清明。清明,光是念这个淡而有味的词语,似乎就能将磊落襟怀中洁净的气息一吐而出、一吐为快。如果要让我用简明的话解读心目中的清明,便是“清新万物,春和景明”八个字,自此延伸。每到此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物候舒逸添欢畅,生灵瑰丽满情怀。我们总会生发出一些特殊而恒常的情绪,感动驳杂了眉眼、怅惘湍急了素练,思念燃续了光年。像是在特定情势下与整个世界来一场天地寂寥山雨歇的对白,等浓酽春雨染上我们心扉眼际苍苔蔚秀的斑斓,亘古之手神奇地打开我们心河紧竖的闸门,一任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看长河沧波滔滔不绝的宣泄,风嚣马嘶,滚滚奔腾。
01
泡桐花开故人来
嗜好在校园里徘徊,踽踽独行,漫无目的。偶尔去熙熙攘攘的后街搜刮形形色色的小吃,点一盘垒尖的吊烧肉炒饭、食指大动,就着现制的醇郁的甜奶茶嚼,由那喷香的味道一股脑地涌入咕噜咕噜叫的饥肠,给身在繁忙课业中的自己简单而美好的犒赏,然后依循着春天随处栖迟的足迹,问津自然。
一位身着藕合色裙裾的姑娘的靓丽倩影,经常惹得我意绪纷纷。医院门口千眄万睐、衣袂翩翩;时而又在校园里的紫菱桥下、图书馆边脉脉含情、顾盼流连;时而又在七舍背后的鹅卵小径惊鸿一赧、冲着过路人语笑嫣然。不错,我深深地陶醉了,陶醉在那三月四月的天国使者——泡桐花,淡紫色的泡桐花,像童话一样却比童话的本体还要童话的泡桐花,像梦幻一样却比梦幻的意蕴还要梦幻的泡桐花。一遇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寒食清明,我们无边的情思就缬上了无涯的游春意,在这喇叭状的花室中无声辗转、停驻,相逢又离别,仿佛是重复了几千年起誓约定的轮回。古人言,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白香山对桐花也有“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的美誉。可见,泡桐花是位伴着清明时序亮相的秀妍佳丽。“蝃蝀在东”的景象总是难得,恰如老歌里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那炫目的彩虹,也是偶尔才有时机得以一窥芳泽的,至于田鼠化鹌(钻回地洞)的奇异传闻,倒弗谈见过。还好有“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的雅致花仙,她们还能用芳馨洗净我们的挂碍和忧虑,在我们的方寸之地氤氲一片清明。在小祖祖家旁的山坡上,我也曾仰望过这样与世无争的泡桐花,我思量着:泡桐花开故人来。
02
曾是樱颗照里人
怀念的马车常常会把我载回曾经。我记得,从前扫墓前,爱踏青。我对清明的感性认识,还停留在十代,那时纵使大家庭里经济条件已经改善不少,我们一家人还是决定不搭车,选择的方式从来是因循已久、心照不宣的徒步。当然,我们去上坟的地点合计来也只三处,虽是散落各方,距离却并不算太远。乘着东曦既驾的清晨,从我们先娱村这方出发(需与邻村向阳村的另一队亲戚会合),我很容易发见到,四伯伯家厂坝外的樱桃树,已经热闹非凡了。树干旁置办的一汪水缸,盛不住那窠树、心宽体胖的树,只倒映着那树上一颗一颗包裹着透明而雀跃的露衣的精灵,这样一来,目之所及,真是水也通透、果也通明。樱桃的果实还没熟透,肤如凝脂的胴体呈现为淡淡的缃黄色,她们在微雨霏霏中畅快休沐,还没来得及披上茜红的绣罗襦,又宛如天然打磨的晶莹浑圆的黄琥珀,滴滴晃晃在流光。咱们几个小伙伴三三两两、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外甥女璐儿不无调皮地去摭那么一两颗,忙不迭地送进樱桃小嘴,没想到还带着一股子纠酸的樱桃滋味,她眉头紧蹙,做出比痛苦还痛苦的表情,可堪称作樱桃的“报复”了。大人们大多殿后,迈着悠闲持重的步伐,背着满满当当夹背篼。背篼里面塞着安置妥帖的物品,无外乎是一沓一沓厚重的纸钱,一摞一摞紧挨的鞭炮,一碟一碟熏制的切肉,一包一包多元的零食......它们摩肩接踵,挤占生存空间。路途颠簸,就各显神通、拳脚相向了。
遥记18年的季春,清明适逢有雨。因为没有携带雨具,果真天心的黄桶被打翻了,悲催。雨点朗润,雨丝迅疾,渍上了素净的衣裳,泥泞的黄土一圈又一圈的沾浥了一双又一双鞋。小跑到远亲二姥爷老屋的檐下躲雨,妹妹还用手去捧那滴落串珠的雨水,雨水从天上的乌云里来,来到黑瓦,来到手心,冰冰凉凉的。我当时还感叹,“清明当真雨纷纷呐”。“妹妹,你都把脏兮兮的手,洗干净了,哈哈哈。”“二哥你表洗,你洗了比没洗还脏安!”她的齐刘海似乎都在抖动。“呵呵呵......”长怀一九年,我在路边就地取材,扎了一个蹩脚的花环,两个侄女和妹妹都争抢着戴,“二哥,我要戴。”“舅舅,给我才对。”这一切趣意盎然的对话感觉还在昨天上演,旧晤品来皆如新。
抵达新的目的地之前,处处“秀野踏青来不定”。我们踩着柔软如羊羔毛毯的芳甸,脚底嘎吱嘎吱得响,脚板摩梭,不知会碰上何方神圣,是高挑招摇的莎草,卑琐敏感的稗子,或是那蔚紫静雅的筋骨草?都有可能。自然在创造我们人类之前,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太多名为草木的亲近的朋友。踏青便是去与它们春嬉欢会,各报名姓、联络感情,踏青是在与自然以及自然的儿女交朋友,寻求人性本真率直的光亮,说来人类其实也是自然的儿女。踏青是我们信奉的儒家“乐以行仁”的精神在道德与天性层面的双重追求。看着脚下粘上细密的草须,你会不会在恍惚间神游万里、心游万仞,看见春秋令会男女,风乎舞雩的心之所向;看见汉魏摩挲青青河畔草,轻折郁郁园中柳的长吁短叹;看见唐宋金镫下山红粉晚,昨日邻家乞新火的悠然自得;看见明清折花黄昏应未回,晓窗窥梦有流莺的流连忘返?我想我们都会看见的。《旧唐书》载唐明皇发布的敕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可以探知,清明寒食早已约定俗成,融入我们中国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中了。从踏青里,我们看得见清明,更看得见华夏一以贯之、随时而变的文明。原来,我们脚踩的,不只是温柔敦厚的生命,还是草木热爱了几万年的人类文化,还是人类深情了数亿年的草木清欢。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03
绿杨楼外出秋千
除却踏青,除却踏青,千秋欢实的秋千亦与国人十足投缘。跳入诗词浸泡的香氛巨罐中,施抹皂胰、涤清荡欲。就像花约好风这一洒脱不羁的朋侣荡秋千,花摇摇,风摇摇,两相投入,歌谣也就天工妙成了。“五丝绳系出墙迟,力尽才瞵见邻圃”的精疲力尽;“笋柱秋千游女并”“可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的游人如幢归来孤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隔墙吐玉;“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的乘兴游冶,“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的静女其姝动如脱兔,在那抛光得深重的蹬板里,在那垂直得轻盈的长绳里,始终荡悠悠。快快去触碰秋千的绳索啊,你会感知到秋千架上还残存旧时犹暖的月色,残存着李义山的体气,张子野的汗气,苏东坡的口气,李清照的酒气,吴梦窗的香气,甚至还有辛弃疾的胆气,文天祥的血气……这一切无形有情的气体啊,在灵动的秋千面前,都化为了不折不扣的孩子气,劳动人民的生活气,那是一种豁达乐观的潜移默化的民族气质,这性格能面对一切看似无懈可击的苦难,翻越一切森罗万象的屏障,冲淡一切哭天抢地的烦恼,它最终皈依的不是任何奇门异派,而是寻常的欢喜,寻常的心态,寻常之外的寻常。我以前老喜欢荡秋千了,当然现在心也如素。想起在余新荡秋千,我推姐姐,姐姐也推我。最享受那种荡起来在绿杨烟外、风花晴空,那一份古今同乐的灿烂会随历史的镌刀来回打转,镂刻挥戈返日的故事,继而归于平静,归于安宁。
清明的活动可说得上是五花八门。曾在江南读书生活,也曾见“龙头舴艋吴儿竞”的热血澎湃,至于“听风听雨近清明,愁草瘗花铭”的愁肠百结,“元是今朝斗草赢”的笑从双脸生,倒是有些陌生。打马球、蹴鞠等球类活动,虽只在故纸堆和影视作品中观看过,得以增长见识,踢球还是会照葫芦画瓢的,没有杰出的球技或者压根没有球技,谁还不能好好地踢球呢?一说到清明,那必定绕不开她的姐妹花——寒食。寒食一般在清明的前一天,“梨花榆火催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等佳句俱是耳熟能详,还能绣口一吐。我还记得一七年的清明班会,我鼓起勇气,大胆地上台发言,在高中班里讲介子推和公子重耳的故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以前会认为他傻得天真,现在更明白他的忠与勇。结草衔环,执鞭坠镫,守得绵山仁义识,烈火可焚身,抱死亦风流。
寒食清明,南北各地风俗虽不尽相同,也有诸多相通的地方。人们还会忙趁东风放纸鸢,会尝玲珑软糯几青团。点到圆和和的青团,蜀地并不常见,但我记忆烙红的深处,会时不时想起有一年的清明左右,奶奶亲自烙好的清明草粑粑,炖好米豆肉片汤,汤是水红色的。我和姐姐坐享其成。我一把子卷起大咀特嚼,蘸着白糖呷,唇齿生津,甚至还舔手指,因为煎饼配着艾草的清香,太美味了,我确信那是人间至味,奶奶举止也大气,她的唇瓣蠕动着,绝不矜怪,她上排的牙齿都脱落无几了,只有那调皮的虎牙还把守着牙床,“大儿,二娃,啷个跟到你们抢啊,穷吃饿吃。”她嬉笑地骂,原话大概如此。我也只好回敬,“娘娘,哈不是怪你。你手艺真扎劲。巴适得板撒,这还不乐意!”我以为那珍重的时光会永远永远在,如此幸福完满地接续下去。长河不改,沧海不会变桑田,但生活的刀光剑影有时就是那么冷血无情,无情得可以一血封喉。
岂不尔思?
莫远致之。
阮祖的背影,诠释了漫漫光阴
04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我渴望童年的回忆是一根根红缨,它拴在奶奶耄耋之年的昏花的眼珠里,拴在奶奶垂垂老矣的病痛的血管里……我特别想奶奶,特别想。不仅因为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把我一把养大,一把屎一把尿一包包奶粉从不掉。后来到爸妈那里去,也只四年。所以我的儿童与少年时代,多数时候还是同奶奶相伴的年华。奶奶清明的时候也会出去,我会想起奶奶,奶奶蓄着的一头短短的白发,像成色恶劣的银子。我曾给奶奶梳头,她的头上有些癞创,那该有多扎啊,多疼啊?性格如火。虽然奶奶很老很老,八十多岁了,梨花风起正清明,她也会出去,到外头去,和邻近的向阳村的阮祖见面,她们年纪相差不大,奶奶更大些,虽然要小一个辈,现在看见阮祖,我准会想起奶奶。出门时,奶奶从不用拐杖,她的行动很是便利,“我用不着那玩意儿,谁都别扶我。”她穿一身麻衣如雪,但神色总这么骄傲,这么达观。但是奶奶的视力一向是糟糕的,而且每况愈下。清明时节,我们这些嬉嬉的顽童们总是在前面跑,争个第一,谁会管走在最后的老人呢,殊不知,我们终究会成为身后的老人,目不再明朗,只愿心还亮。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奶奶在一六年溽热的夏天走了,如火的奶奶带走了六月的榴花。她的眼睛里还有污浊的泪,虎牙紧紧地咬着乌紫的下嘴唇。我忘不了的。
当兵的外公去了,然后是脾气如牛的奶奶,搬去城里的大姑,积劳成疾的三姨父,到今年三月因直肠癌医治无效的三姨,我都一一亲历了,从前以为能够永远的,都化为虚晃的泡影了。我明白,他们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但我很清楚自己要做的,就是把他们记录在我的回忆里,然后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地回望,去凝视爱与死亡的纠葛,去品味沧桑和希望勾兑的陈年烈酒。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年年春深,路上花木扶疏,鸟雀稠密,它们看人来报到,应该也会欢笑。我铭记着扫墓的景,棕榈衣冠楚楚,绿扇挺括;葛覃施于中谷,维叶萋萋,仓庚、伯劳、黄莺都来了,总少不了燕子,撒欢拥挤,啁啾麇集,乐曲也按多样的谱子、多样的音色来唱。坐落在一座不高的丘陵,一处坟址的周围,气宇轩昂的桉树林林立立,他们颀长的身躯总会挂着一些脱落的黄皮,那黄皮也像身躯一样颀长,只不过大多垂了下来,东倒西歪。在这桉树掩映的地盘,还夹杂着几株低调的老母柑树,在高峻的桉树旁依偎着,颇有小家碧玉、小鸟依人的意思。那柚树丛里百合般的花朵,是要比百合小很多,随柚香肆意撒在油绿绿的树杪里,在细密的疏雨中。二伯伯用镰刀割去荒芜的杂草,简单地打理一下曾祖寿终正寝的古茔。二伯娘、四伯娘将将装好腊制品的盘碟在坟前利利索索地铺好,为玻璃杯斟上打来的白酒,孩子们帮着堆摆黄表纸,烧香点蜡,诺诺连声。年轻的人总会在眼底好奇长者眼底的忧伤,可慢慢的,会明白,会懂得,会噤声流泪,成为那一份忧伤圈禁的成员,当然,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孩子和大人们都是孩子,摔了一跤也会爬起来,会在流泪后再一次重振本我的旗鼓,带着逝去的爱的人的祝福,拾起欢乐与忧伤共存的面目。
等到四伯伯点燃引信,高枝上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叫喊了,像军训时相继报数的整齐划一,声震旷野。黄纸跟着紧锣密鼓的信号,燃辉自照,化作蝴蝶纷飞远去。我们捂住耳朵了,站在远处躲鞭炮,又时不时去看鞭炮,像我们捂住了耳朵,却并没有捂完。我们缅怀亲人、烈士,我们叩首山川、风水,我们说着那些不知去落的话,仿佛我们也不知自己的去落,但我们一定会说的,并且会长此以往地讲出来,讲下去,直到夕阳下沉到它将消失陨落的地方,直到不知何方的天堂。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我在想,活生生的人为什么要死去呢?“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在通往另一处窀穸的路上,我们能看见一坨又一坨蔷薇硝自由涂抹的俏丽的胭脂粉,狂风微风骤雨小雨都不能吹灭浇熄她们的颜色,倒是硕大的花的眸子闪闪的一转一亮。但我们也能看到她们脆弱得泪下滂沱,在栅栏下,也有发黄腐坏的落花,她们可能早已不问世事、撒手尘寰,就这么零落成泥,重回大地。生命变成了魂飞魄散的劫灰,甚至不知到哪里停歇。但是,哪怕是一点形容枯槁的灰,也有其烟波浩渺的营养,所到之处,益有其用。去做土壤吧,濡养另一处杜若芳汀,屯掩另一处洪水滔天,汇聚另一个新兴星球,带着深深的思念与祝祷,安然活着,安然死去。周而复始,像做一场美梦,最后把它忘掉,把自己忘掉。
05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滑
一滑
,看春日
清明几许
何祖墓前
旱金莲
木瓜花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大吴风草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美人蕉(传为佛祖脚趾流出的血)
春游,捡拾到,纯白的绣球荚蒾
素喜青苔,有绿为邻
澄明的希望天空
山接青霄水浸空,
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揉蓝浅,
雨过千峰泼黛浓。
[元]耶律楚才
浅紫少女——酢浆草
“牙齿肿痛。用酢浆草一把,洗净,加川椒(去核)四十九粒,同捣烂,捏成豆大小粒。每以一粒塞痛处,有效。”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木者,箕星之精神也,蚕食之成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明末清初]张岱
《夜航船》
未熟草莓,甜香已挥
柴门草径尽莓苔,
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
梅花一夜为君开。
[南宋]杨万里
......
清明
文明扫墓心须谨,注意烟火敬畏行
若水吟诵国学社
文稿原创、排版编辑|何春江
注:泡桐花和小龙女图片源于网络
人生看得几清明?
愿这一世的清明,
都为你和你爱的人动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