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泪,海棠醉往事锁酣梦,春愁待酒浇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日次韵》
庭院春深、繁花已绽、帘外海棠、春睡未半。
胭脂泪、海棠醉、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十四番花信风里,春分一候是海棠。
仲春已到,花开次第,不乏美好,而海棠却能在这一众繁花中脱颖而出,让人惊艳。
提起“海棠”二字,人们的印象大概都是千差万别——从海棠树、海棠花到海棠果等等,甚至动画电影《大鱼海棠》。
电影《大鱼海棠》
《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包括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
其实海棠确实种类繁多,如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等。
同时在分类学上,这些海棠也具有不同科属性,如草本、木本、灌木、乔木。
虽然名属类别各异,但相同的是它们惊人的美和不事张扬的低婉。
就像江南的女子和春天,拥有天成的美妙和闲雅的气度,天赋异禀却平和无争,偶尔擦肩,不禁被吸引,不自觉地心生欢喜。
思乡草——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思乡未尽,春色正浓
孙长明《海棠记》记载乐山海棠:“海棠盛于蜀中,二月开花,五出,初如胭脂点点燃,开则渐成缬晕,落则有若宿妆淡粉...蕊如金粟,中有紫须,花落结子,如梨,名海红。然蜀中亦为嘉州者有香而朵大。
《酉阳杂俎》中载“嘉州海棠,色香并胜。”《方舆记》载:“海棠,嘉州出者香。
嘉州(今四川乐山)海棠最为有名,在诸多古籍中都有所记载,而其实它就是垂丝海棠。
初开如胭脂淡染,花盛时渐成红晕,落则残妆清粉。
垂丝海棠也被称为思乡草。
春浓花深,莺啼燕鸣,游子伤春思归——离愁别绪也只有这样的海棠色才能相衬:
思乡由轻到重,再由浓转淡,柔肠百转,思念千般。
残红落尽、肝肠寸断、悲伤无声,这又让再次我想起这个春天,留在广西大山里的那些同胞们,他们多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却再也没有机会,让人哀痛和惋惜,再次为他们祈祷。[蜡烛][蜡烛][蜡烛][谢谢][谢谢][谢谢]
海棠简史——观花品果两不误
海棠曾经被历代帝王所珍爱,传入民间后更是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欢——可以说古代时,从宫廷苑囿到庭院江畔,无不栽植。
大家熟悉的《诗经·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中的“木瓜”、“木桃”、“木李”都属于海棠类的果实,在古代它们更是亲朋好友间的送礼佳品。
选自日·冈元凤,细井徇诗经手绘图谱手绘图谱(推荐山东画报出版社版本)
最初,海棠因为食用价值而被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