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名旦陈丽璇洪春标资料整理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华人潮剧网”,再点击“   年底成立广东潮剧院,共设五个演出团,丽璇分在二团。到了年春天,又以二团为班底成立青年剧团,丽璇调到青年剧团,这个时期,丽璇年轻,有活力,唱腔和表演有亮点,演了不少好戏,包括《墙头马上》《李慧娘》《胭脂女》《白蛇传》《赵宠写状》《南海风光》《闹钗》《海上渔歌》和《拾玉镯》等,有花旦,也有闺门旦,在高手云集的潮剧界,开始有了一席之地。

  丈夫是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管善裕。事情还得从年说起。为丰富潮剧的舞美设计,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副秘书长、关心潮剧前途的吴南生同志有心引进人才,便从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系毕业的管善裕调来广东潮剧院,管善裕是江苏无锡人,因《金花女》喜结良缘剧晋京献演后,曾到过他们学院巡演,给他留下了印象,管善裕一毕业便来到潮剧院,恰逢青年剧团在排演《金花女》,领导有意让他挑担,便安排他担任该剧舞美设计。就这样相识了!一是主演,一是舞美师,一丽质天成,一才华横溢,在相处相知中彼此赏识,互生情愫,这一年,管善裕24岁,陈丽璇22岁。戏演出后,两人很快便确立了恋人关系。《金花女》不单是管善裕舞台生涯的处女作,也是陈丽璇成名的代表作,是他们情感的见证,玉成了一对潮剧伉俪,可谓是千里姻缘一“戏”牵。

  上世纪80年代,陈丽璇开始淡出舞台,转入剧院自办的学馆和艺术室工作,也曾经在学馆教过花旦,这些年向年轻演员传承了《金花女》《赵宠写状》《拾玉镯》等戏。她一生未离开过潮剧,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幕后,都一样殷勤,为“南国鲜花”奉献智慧,挥洒汗水。两位老艺术家的晚年温馨祥和,除了支持并参与潮剧艺术的振兴、力所能及地推动潮剧的发展外,日常,管善裕先生挥毫作画,陈丽璇老师在手机上玩玩视频制作,回顾艺术人生,欣赏家庭美照,共享天伦之乐。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3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