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袭人借机对宝玉约法三章其实
袭人是贾母派来伺候贾宝玉的,她发现宝玉仗着祖母溺爱,性格异常,淘气贪顽。任性恣情,不喜务正。还有很多毛病,千奇百怪,劝他又不肯听。袭人认为将来自己是要跟定宝玉,要做姨娘的,但是她回家,母亲和哥哥告诉她,想赎你回去,她就哭了。
袭人要利用假话,骗他加以试探,然后再进行规劝。袭人谎称家里要赎她。先以要回去的假话骗宝玉,然后再对他进行规劝。袭人见他哭得一塌糊涂,知道他情有不舍。就笑着说你果然留我,我就不出去了。宝玉听话里有文章,就说要我怎么留你才不出去?袭人说有三件事,你若依我,就算是刀搁在脖子上我也不出去。袭人一心想做宝玉的妾,就想像宝钗一样,要把宝玉拉入正途。原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往下才是她要说的话。见宝玉上钩了,袭人要进一步套牢宝玉,搞个约法三章。
晚上袭人假装跟贾宝玉说我的母亲和哥哥要赎我,我要走了。袭人瞄准宝玉注重情意的软肋,迫使宝玉答应她提出来的条件:从今以后,必须要改邪归正,用心读书。她就贾宝玉再三表示,我不叫你走,而且最后哭了。袭人趁机说,如果你能答应我三件事儿,我就不出去了。
贾宝玉非常依恋袭人,因为袭人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贾宝玉很重情,他要把袭人留在身边。所以他就说,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宝玉的心底极其孤独,宝玉讲到自己最深的心事。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再不管我。袭人马上捂住他的嘴说,她在意现世的忌讳,现在正在过年,怎么能讲死呢。这就是头一件你得改的,以后不能这么说。贾宝玉赶快答应,不说了,再说你拧嘴。
她要宝玉以后不要老是讲死亡、感伤、化灰化烟之类的东西。宝玉说改,我再说这些,你就拧嘴;宝玉在精神上需要黛玉,在生活上需要袭人,宝玉早已经习惯了袭人的服侍,为了留住她,才答应她的一切要求。所以当袭人试探宝玉的时候,宝玉反应非常强烈。
第二件,袭人说不管你是不是真喜欢读书,在老爷和别人跟前,装出读书人的样子。你在人前背后说那些混话,你把那些读书上进的人起了个名字叫禄蠹。贾宝玉赶快承认,以后不说了。宝玉不喜欢读书人,他觉得他们读书就是为应试做官,就称他们为禄蠹。在世家文化中,小孩子生下来就是准备要做官的。人活着追求的福禄寿这三样东西,禄就是做官,在古代只要做了官就什么都有了。宝玉也答应,他想我全依她就不走了,他要尽快了结这件事。
这第三件关于宝玉的一些怪习惯。他以后禄蠹说得更厉害了。袭人说,再也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再也不许吃人嘴上的胭脂了,贾宝玉赶快答应,都改都改。可是转过身第二天就去调胭脂了。
宝玉道都改。袭人说再没有了。你若都依我,便拿八人轿抬,我也不出去。宝玉笑道不愁没有八人轿让你坐。意思是说我会娶你的。袭人说我没那个福气,也没有那个道理。袭人明白,自己没有资格被明媒正娶。充其量做个姨娘。
贾宝玉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离开袭人,没有想过她需要名分和地位。宝玉只给了袭人一句承诺:你在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最后薛宝钗跟宝玉成了亲,别说八人轿,连个妾都没做成。袭人劝宝玉改掉那些毛病。而宝玉虽然嘴上答应,但没打算改,也不可能改,因为那些要求违背宝玉的本性。
袭人又接着说,你要是真正做到了这三件事,就是有人拿八人轿抬我,我也不走了。宝玉说,你在这里待久了,不怕没有八抬骄让你做。八抬大轿一般只有高官或者命妇才能做。清朝规定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只能坐四人抬的轿子。出了京城,你才能坐八人抬的大轿。外省的总督巡抚可以坐八人抬的大轿。当然也有例外,结婚的时候,新娘可以坐八人抬的花轿。宝玉说的就是指结婚,说袭人在自己身边久了,他就会娶袭人。但是袭人只是个丫鬟,不可能做宝玉的妻子,也就不可能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取进来。袭人有自知之明,所以袭人才会说没有那个福气,没有那个道理。就是说,小妾是不可能坐8抬大轿被娶进来的。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其实宝玉最后真的没有娶到袭人,薛宝钗跟宝玉成亲以后,就把袭人给打发出去了。袭人嫁给了蒋玉菡。
花解语有点儿意味深长,说袭人堪称为解语花。这个比喻是传统文化里对女性很高的赞美。从唐玄宗把杨贵妃称为他的解语花以来,这个词就被用来形容又美丽又聪慧的卓越女性。可是我总觉得这花解语不无讽刺意味。甚至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试想,唐玄宗把杨贵妃称为他的解语花,是说杨贵妃对唐玄宗善解人意。可是这里,貌似解语花,却有让宝玉解花语之意。宝玉真心爱袭人,重视袭人,满心要留下她,甚至想要用八人大轿迎娶她。居然成了被袭人把控的软肋。那么袭人趁机提出规劝不管是否奏效,至少宝玉当时是答应了。给人以袭人玩弄宝玉于股掌之感。看来在王夫人内定袭人作为宝玉的妾室之前,宝玉就有这个想法,其实连黛玉也是这样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