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陈黎谈松尾芭蕉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190415/7057267.html
上一篇文章: 眼前的花是月季花,你说的香是什么香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但愿呼我的名为
“旅人”——
初冬第一场阵雨
☆旅人と我が名呼ばれん初時雨
——松尾芭蕉
1
他们叫你“俳圣”!
你的名字叫芭蕉,而他们叫你“俳圣”!一如你所仰慕的唐朝诗人杜甫被中国人称为“诗圣”——中国诗歌之霸,被称为“俳圣”的你,是日本诗歌/俳句之霸,而且因为俳句——Haiku——国际化后的传播效应,你与俳句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度居高不下。对于世人,你就是俳句,就是日本诗的代名词。松尾芭蕉画像由单独一人统领某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风骚,是十分罕见的现象。在西方世界,我们或可说戏剧有莎士比亚、雕刻有米开朗琪罗,以一当千万,巍巍然屹立古今,但音乐起码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鼎足,难分高下,绘画从乔托到达·芬奇到毕加索,不同时代各见巨匠奇姿,小说、西方诗歌和新起的摄影、电影、时尚各类大师更是多不胜数。然而,说到俳句,你——松尾芭蕉(—)——却一方独霸。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可算是排名二、三之间的银牌级俳句大师,但鲜有批评家不视你为遥遥领先的金牌得主。你的魅力何在?何以在日本美学和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最简单的说法是你生得其时,崛起于民智渐开、文化蒸蒸日上、方施行“锁国政策”的江户幕府时代——一个和平、自足的新日本。当时“俳谐”(俳句)两大门派——坚持传统、注重诗歌规则、依循古典的“贞门派”,以及滑稽诙谐、追求清新奇巧、不拘形式的“谈林派”——先后由盛而衰,社会上酝酿着一股氛围:期盼出现某种诗歌形式,某种新俳风,让有心的平民百姓皆能读之、写之,借以描写繁荣的城市生活,表达新兴市民内心感受。而你,松尾芭蕉,简直就是天才,出现得恰逢其时,将因过于追求诙谐而渐流于戏谑、卑俗之窘境的俳句,提升至具有丰厚洞察力与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你的题材、风格多彩多姿,且言之有物,怀抱“风雅之诚”,诗之趣味与生之况味并容,禅机与生机兼具,力求不断翻新、超越。松尾芭蕉画像如果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典藏名画无数的卢浮宫博物馆镇馆之宝或logo(标志)的话,那么你那首年所写、如今举世闻名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古池——/青蛙跃进:/水之音)里的青蛙,应该就是被称为“俳圣”的你的logo,你的吉祥物了。或者说——所有俳句的logo、吉祥物!2
你叫自己“松尾桃青俳谐屋”主
松尾芭蕉,出生于宽永二十一年(),是伊贺上野(今三重县上野市)松尾与左卫门的次男。幼名金作,又称藤七郎、甚七郎、忠右卫门,名宗房。上有一兄一姊,下有三个妹妹。父亲属土豪后代、无给的“无足人”(无田邑的低层武士)阶级。明历二年()十三岁时,父亲过世。宽文二年(),芭蕉出仕伊贺武士藤堂新七郎家,担任其嗣子藤堂良忠之近侍与伴读学友,可能有机会随良忠接触高阶武士养成教育须读的汉诗文与《源氏物语》《伊势物语》等,但不确定。十九岁的芭蕉写了他第一首俳句,以“宗房”两字为俳号。年,二十三岁的芭蕉辞别藤堂家,此后五、六年间消息不明,据说时往京都习禅、修业、游学,其间可能对老庄之学,李、杜、寒山、黄山谷之诗有所涉猎,日后行脚(旅)四方之精神应即萌芽于此阶段。宽文十二年()一月,芭蕉编辑了一本伊贺俳人的诗选《貝おほひ》(《覆贝》),呈献给伊贺上野菅原神社。二月,二十九岁的芭蕉来到江户发展,感染了新起的重谐趣、机智的“谈林派”俳风。延宝三年(),改俳号为“桃青”,向李白致敬。松仓岚兰、服部岚雪、杉山杉风等弟子于此年入门,芭蕉逐渐奠定了他在江户俳坛的基础。延宝六年(),芭蕉确立了其“俳谐宗匠”之地位,于翌年新春意气风发吟诗迎接“松尾桃青屋”时代之到来。野地美树子延宝八年()是芭蕉生命中关键的一年。入冬后,芭蕉毅然告别市区,移往江户郊外深川隅田川畔的草庵隐居,借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句,取名“泊船堂”。三十七岁的芭蕉一生在此有了大转折:他简朴生活,潜心俳艺,诗风逐渐转向闲寂、素简、冷冽。延宝九年()春,芭蕉门人李下赠其芭蕉一株,植于深川草庵庭中,后叶茂掩庭,芭蕉遂将草庵改称“芭蕉庵”。芭蕉与附近临川庵佛顶和尚相往来,拜其为师学禅,庄子、杜甫影响益见明显,俳风不时流露汉文、汉诗调。天和二年(),俳号由“桃青”转为“芭蕉”。十二月,江户大火,芭蕉庵烧毁,往甲斐寄居于高山传右卫门住处。翌年五月回江户。六月,母亲逝世于家乡伊贺上野。得门人、好友赞助,入冬后迁入于深川元番所森田惣左卫门住处兴建的“第二次”(第二间)芭蕉庵。在其角于此年编成的第一本以蕉门为主的俳谐集《虚栗》跋文中,芭蕉说此书其味来自“李、杜的心酒”“寒山的法粥”、西行(—)的短歌,以及白居易之诗。蕉风、蕉味于此略可闻之,而芭蕉以一俳谐之“诚”贯之。与谢芜村贞享元年()八月中旬,四十一岁的芭蕉由门人苗村千里陪同,由江户启程进行其《野曝纪行》之旅,沿东海道到伊势,回家乡伊贺,往吉野、大垣、尾张、名古屋——在名古屋,芭蕉与冈田野水、山本荷兮、加藤重五、坪井杜国、小池正平等合咏成“尾张五歌仙”连句集《冬之日》,告别“谈林派”趣味,确立俳坛“蕉风”,创造了俳谐的新地平线。向井去来经其角介绍成为芭蕉弟子。年末芭蕉再度回乡,后历奈良、京都、大津、热田、名古屋等地,于贞享二年()四月底回到江户,前后九个月。元禄七年()四月,完成《奥之细道》一书之写作,由柏木素龙帮忙誊清。五月,与寿贞之子次郎兵卫从江户启程返乡,曾良随行,为此生最后一次旅行。经岛田、鸣海、名古屋、伊势等地,于月底回到伊贺上野。停留至闰五月中旬,又往大津、膳所、京都等地。六月八日,在京都接获昔日情人寿贞在芭蕉庵病逝之讯息。七月中旬又返故里,盂兰盆会上写下追念寿贞之委婉、深情诗句。九月九日至大阪,次日晚上恶寒、头痛发作。之后仍抱病与弟子相见、出席俳会,病情日益恶化。十月八日旅次病榻上吟出此辞世之诗——“旅に病で夢は枯野をかけ回る”(羁旅病缠:/梦如黑胶片,回旋/于枯野唱盘)。十二日,病逝,享年五十一岁。3
叫你八骄芭蕉
美国学者、艺术家艾迪士(StephenAddiss)教授在其所著《俳句的艺术》(TheArtofHaiku)一书中,认为有八事是你可骄之成就。一、芭蕉自由不羁。二、芭蕉赏识但不受制于传统。三、芭蕉从不自满。四、芭蕉为俳句注入新的谐趣,非凭赖双关语与深奥用典(虽偶亦用之)。五、芭蕉擅长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意象、元素组合在一起,或者让不同知觉——譬如听觉与视觉、嗅觉与触觉、甚至听觉、嗅觉、触觉、视觉、通联、交感,激荡出曼妙的火花。六、虽然芭蕉所绘的“俳画”不多,但透过与其他诗画家(特别是弟子向井去来)的交流,他让此一绘画类型获得某种认可与意义。七、他持续精进、深化诗艺,永不止息。避免陷入“过重”“过分严肃”或“过于讲究”之病,芭蕉晚年倡扬俳句“轻”之风格。八、芭蕉极富人道精神。虽然他大部分诗作中鲜少见“人”登场,但“人”始终存在于芭蕉和读者心中。对芭蕉而言,自然与人性是相通的,对两者的感受或表达是一体的。钟声渐消,花的
芬芳又将之撞
响……啊,夕暮
☆鐘消えて花の香は撞く夕哉
——松尾芭蕉
以上文字节选自陈黎、张芬龄译作《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松尾芭蕉俳句》(雅众文化出品)
点击阅读陈黎专栏:我求瞬间即逝的短暂喜悦陈黎自述她的一见钟情不浪漫
陈黎谈辛波斯卡纵使时光流逝,依然念着你
陈黎谈鲍勃·迪伦和音乐春光苦短,和女诗人们谈恋爱
陈黎谈茨维塔耶娃和黄真伊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陈黎谈小野小町、和泉式部、与谢野晶子每天都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pp/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