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笑红妆,带你走进胭脂的世界
古语有言,女为悦己者容。从古至今,爱美便是女生的天性。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古典红妆之一的胭脂的历史吧。我国在颊上涂抹胭脂可以说历史十分悠久,大多数史籍记载最常用的胭脂原料一红蓝,并非源自汉民族,而是张骞出使西域是带回中原的。而在红蓝传入之前,中国的妇女以朱砂作为红妆的材料。根据《中华古今注》记载,胭脂起源于纣,以红蓝花汁凝成脂,涂在脸上做桃花妆。因为此种花起源于燕国,所以称为燕脂。《嘘博物志》中也有记载“三代以降,涂紫草胭脂,周一红花为之”红妆应起源于商周之时。但宋离承在《事物纪原》中又十分肯定地说:”周文王是女人始傅铅粉,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为了使用、贮藏的便利及美观,古代胭脂做成膏瓣,或是混染成粉类,制成花饼,也有的用汁液浸棉、丝、纸的。在使用时,如果是膏状,只要挑一点点,用水化开,抹在手心,再均匀涂在脸上就可以了。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等。而到了唐代,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唐代以后,有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汝,才改变了这种妆饰现象。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赵赵析历史,陪你坐历史时光机!
上一篇文章: 罗刹海市带火蒲松龄,你可记得东昌湖畔 下一篇文章: 关于胭脂,你知道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pp/1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