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她把敦煌变成一支口红,为此翻
每一次旅行我都会想把当地的记忆带回来,但国内的纪念品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哪怕微小的改变,缓解尴尬的现状。
一袭白衣的她看起来温婉典雅,却有一个男生气的名字叫卓志君,性子也有些刚烈。两年前,刚从澳门理工设计专业毕业,她就因为不想过循规蹈矩的生活,便只身一人从广东跑到了甘肃敦煌,潜心学起了壁画临摹。和大多90后的姑娘一样,卓志君也很爱美,喜欢各色各样的口红,可是她又和“买买买”的姑娘们不同,她从敦煌壁画中汲取了灵感,并自己用古法做出了独一无二的口红和香膏等。
做一支口红留住她的敦煌印象
带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敦煌,卓志君最初只是想来散散心,欣赏自己向往已久的敦煌壁画。却偶然得知了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老师,这让卓志君动了学敦煌画的念头,她不但“三顾茅庐”,还坚持等了一个多月才见到了老师本人,高山认为卓志君是个有灵气的小姑娘,画画学得快,也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收卓志君为徒,这才开始了她在敦煌的学画之旅。
为了学画,卓志君在敦煌住了下来,那段时间里,她游遍了敦煌及近郊,从最初对这个世外桃源的一见倾心,到回归生活的平淡,她不断通过画画反思、沉淀自己。以至于在返回南方时,她变得从容、坦然,她感恩敦煌带来的一切,并时常在想,自己又能回报给敦煌什么?
卓志君曾想要把这一份感动带回到自己的城市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却发现没有拿得出手的纪念品、伴手礼相送,这让她深感遗憾。回到广东后,她一边将敦煌所学的画技融入到新的艺术创作中去,一边看书充电。喜欢阅读的她看的书很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书中看到了制作口红的古法工艺,其中所涉及的药材恰巧是甘肃盛产的紫草。
这给了卓志君灵感,不妨自制一件属于敦煌的、土生土长的物品,真正的取之敦煌,造之以礼,弥补之前的遗憾。于是,卓志君想找到那些传统的、手工的,且安全无害的古法制造术。在卓志君的父亲这一代之前,祖上都是中医世家,留下了不少古籍,比如医书《本草纲目拾遗》、《外台秘要》等,以及各类古书如《博物志》《天工开物》、《唐会要》、《太平御览》等。得益于此,卓志君从古书中了解到了不少古法,她深度研究甘肃紫草,发现甘肃土壤多为沙性土壤,适宜紫草生长,所种植栽培的紫草质地优越。据本草纲目记载,紫草主治小儿湿疹、痘毒、活血、抑制细菌,同时对于烧伤烫伤,促进伤口愈合有卓著功效。再将紫草用古老的浸泡滋养法,小罐浸泡,让油脂与药材充分调和,浸泡长达半年的期限,以麻油滋养浸泡,半年方才启坛。
卓志君依照《外台秘要》的古法口红制作工序,以紫草油熬蜡,同时添以甘肃亚麻籽油、乳木果油、杏仁油等纯天然可食配方,就可制作出一支安全可食的唇脂。在她看来,这些简单的工艺,却满满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智慧,“其实,古法唇脂的制作方法都很简单,配方也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在制作步骤上有些许不同。比如唐朝习惯先用紫草来熬蜡,再放油脂;而到了宋朝,更倾向先将紫草泡油,再来熬蜡。其次,用料也会有些许差异,像是有些会加入胭脂,而有些则是花草的色粉等。”经过试验和筛选,卓志君最终定下了最终的配方,除了甘肃紫草之外,她又找来了地榆、黄芩、黄柏、甘草、白芝、冰片等相辅相成的十三种草本原料。在这款古法唇脂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卓志君再添入了西方的精油芳疗,其中所调制的精油分别是薄荷清新,人参抗衰,檀木禅定,以及源自敦煌西边永登县的苦水玫瑰精油,从而改进成方便现代女性使用的口红。
这款古法唇脂,不由让卓志君想起在敦煌壁画上妆容精致的供养人,于是她又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灵感,制出了四款颜色,东方红、琥珀橙、蔷薇粉以及凤仙藕粉皆是壁画上的常见色系。
用她的方式让更多人留住旅行记忆
卓志君在大学时期就有了自创品牌的想法,只是当时空有想法,并没有实际的目标。现在她终于找到了方向,并重拾自己的设计功底,“每一次旅行我都会想把当地的记忆带回来,但国内的纪念品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哪怕微小的改变,缓解尴尬的现状。”除了口红之外,卓志君还做了许多融入敦煌元素的产品,比如修复唇膏、香水膏、精油皂等,构成“敦煌有礼”系列。
因为学的就是设计,品牌的包装设计自然是卓志君一手包办。为了让包装有一样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上卓志君也大胆地融入了敦煌飞天的元素,比如有以藻井为灵感而绘制的设计图案,搭配以手绘玫瑰,使之更具西域色彩。
卓志君还延用了大学时就取好的品牌名称“唐犬”,说起“唐犬”,可不是随意取的,而是寄托了卓志君长期以来的理想和期待。一来卓志君自己很喜爱小动物,二来“唐犬”就是中国的土狗,卓志君说,日本的土狗“柴犬”已经通过潮流文化的包装变成了时下的流行icon,受人追捧,而中国的“唐犬”却不被人珍惜。“这让我很心疼,所以我想创立一个品牌来改变这种想法。”卓志君还曾在莫言的文章中看到一段谈论唐犬的内容,让她印象深刻,莫言认为中国的狗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不论到哪里都可以很快适应,“我希望‘唐犬’也是这样,在任何一个地方,遇到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很好地融入进去,并顽强地生存下来。”
从构思、调制配方再到打样,卓志君把自己的创意产品拿给专业从事化工行业的父亲看,父亲笑道:“你这用料、工期再到包装,又不添加防腐剂,成本太高了,哪里赚得了钱。”对此,卓志君却不以为然,她说,父亲自然是从他习惯性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的经营模式来思考的,但她还是选择回归手工生产,小批量新鲜制作。从送检、生产再到敦煌上市售卖,工期长,成本高,销量低,这样的小众品牌深受局限。但卓志君希望的是,让更多的人能留住他们想留住的记忆,将敦煌的美好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我相信记忆是有味道的,它能让我们重塑感知,亲临其境。”
“因地制宜,深度旅行”这是卓志君创立“唐犬”的初衷,“敦煌有礼”只是一个开始。她希望可以创造出更多符合各地特色的文创产品,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
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在敦煌系列口红里加入薄荷,甚至还误以为涂抹后的冰凉感是不良反应,卓志君解释说:“因为敦煌的气候关系,实在太热又干燥,不适应当地气候的人会觉得晕眩,我加入一点薄荷就是为了给大家一种提神的功效,另外我也加入了檀木,可以起到镇定的效果,让人得以放松下来。”由于这种鲜明的地域特性,卓志君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大批量产,她坚持自己“因地制宜”的理念,认为每一样东西都要是适合的,“我不太建议在别的地方使用这支口红,它是专门为敦煌特制的,人们往往会在敦煌最热的时候前来,所以需要这样一支口红,在别处用你反而会觉得太过冰凉。虽然,这款口红也有很多功效在生活中使用未尝不可,但这和我的初衷是背离的。”有了特定的目标人群,因此卓志君一直坚持小作坊手工制作,不需要大批量也不需要迎合市场。所以,哪怕口红闻上去是不讨喜的草药味她也不会觉得不妥,“口红其实是有层次感的味道,前期虽然几乎都是草药味,但玫瑰味会慢慢渗透出来。我觉得很好,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无论是口红还是香膏,都是卓志君抛砖引玉的媒介,“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一支口红、一块香水膏,更深入地了解敦煌,以及它周边的文化。”
今年,卓志君还会前往西藏、四川等更多地方,去创作更多特色的创意产品,“我也不知道下一样会是什么,或许是吃的,也可能是玩的,每一次都需要到当地才会找到适合的东西,我很享受这种未知和挑战。”除了不断创新,卓志君认为,支持公益事业也是品牌的一大使命。因为喜爱小动物,又取名叫“唐犬”,卓志君会从每件售出的产品中抽取1%捐赠给当地的小动物保护收容所,她说,她会将之作为一生的事业坚持下去。
延伸阅读:
8年,90匹铁马!“铁”打的男人,原来是真的!他在古镇捡了八年的木头,都比不上百年前的那一扇门一个懂你的花店女主人,竟然还能让你牵手对的人一瓶花的99次可能和每日的小确幸本文刊载于《生活周刊》期,转载请联系,并注明“来自生活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xg/1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