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大哉鲁迅
鲁迅先生的人文业绩行谊风范,历来多有专门论著,本文仅限于对先生的文章特色略事诠释,或有助于青年们重读“鲁迅”时简练以为揣摩。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卓越的“文体家”。
文学家,不一定是文体家,而读鲁迅文,未竟两行,即可认定“此鲁老夫子之作也”。
在欧陆,尤其在法国,“文体家”是对文学家的最高尊称。纪德是文体家,罗曼罗兰就不是。
鲁迅这种强烈的风格特征,即得力于他控制文体之为用。文体,不是一己个性的天然自成,而是辛勤磨砺,十年为期的道行功德,一旦圆熟,片言只语亦彪炳独树,无可取代,试看“五四”迄今,谁有像鲁迅那样地一枝雷电之笔。
《野草》集,“秋夜”篇: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就只这几句,已是使我认知天才之迸发,骤尔不可方物。
当“秋夜”被选入国文课本后,全国中学教师讲课时都为难了,怎么也无法解说这两句的巧妙,为什么不是“有两株枣树”,而却要“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呢,孩子们哈哈大笑,鲁迅先生不会写文章——这是鲁迅的得意之笔,神来之笔,从没有人用过此种类型的句法,乍看浅白、稚拙,细味精当凝练,这是写给成年人老年人看的——在文学上,凡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思维和意象,字句的功能就在于偏要绝处逢生,而且平淡天真,全然口语化,令人会心一哂,轻轻带过,不劳注目。
鲁迅发此一文,文坛为之震惊,它的艺术水准,可谓横绝一时,。论体裁,是西洋的散文诗,论文气,是离骚、九歌的郁勃骀荡。整体深蓝,“非常之蓝”,然后配以粉红(小花)雪白(灯罩)猩红(栀子)苍翠(飞虫),印象色彩,显示出一个画家的眼光和手段来。“秋夜”的调子是非常之蓝的背景,明艳的色点布置其间,读的时候宜一瞥而过,不要纠缠,这样就作者读者两潇洒,留下以后重读的余地。
“秋夜”虽偶露戾气,但非荒诞,夜半听到吃吃的笑声,竟发乎自己的嘴里,既魔幻又有深意——他退出自己,旁观自己,以构成美学:
“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这三个“即刻”的连续出现,意象和节奏极有力度,而且优美神秘,紧接着在深蓝的夜的氛围中,突然拈出一支猩红的栀子,是画在雪白的灯罩上的,这对比,这反差,越显得诡谲明丽——文章已告完成,但余绪未尽,精彩尚在后头:
“我点起一枝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前面先有“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麦子那么大,遍身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这是充分的伏笔,然后挥下最后一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神完气足,寓意深长。
再看《好的故事》:
“河边枯柳树下几枝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吧,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被拉长,这时是泼辣奔迸的红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此一段的绘画性之强,画家也该钦服,知先生之不尽也。画家都不忘为自己画像,尤其是伦勃朗,单凭他的几幅自画像就可名垂千古。鲁迅先生在其“一觉”篇中有意无意地作出了“文字自画像”,恬漠而庄严,一代文豪的形象永留人世:
“在编校中夕阳居然西下,灯火给我接续的光,各样的青春在眼前一一驰去了,身外但有昏黄环绕,我疲倦着,捏着纸烟,在无名的思想中静静地合了眼睛,看见很长的梦,忽而惊觉,身外还是环绕着昏黄,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与“一觉”同样写得好的是“怎么写”(夜记之一):
“我沉静下去了,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望后窗外骨立的乱山中许多白点,是丛冢,一粒深黄色火,是南普陀寺的琉璃灯,前面则海天微茫,黑絮一般的夜色简直似乎要扑到心坎里,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
“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是我至爱之句,只有鲁迅写得出。
鲁迅全集中我尤为钦佩喜悦的作品,谨列如下:
孔乙己
故乡
社戏
在酒楼上
孤独者
伤逝
秋夜
雪
好的故事
一觉
无常
范爱农
理水
采薇
铸剑
出关
怎么写
《故事新编》,可谓找到了最“鲁迅风”的文体,这以前的散文和小说是有木刻味漫画味的,《故事新编》是文笔史笔兼施了,又好在超乎考据故实之外而入乎人性情理之中,句法老到,谐趣横生,已非“幽默”二字可资恭维了——这无疑是鲁迅的成熟之作,巅峰之作,近百年来无人可以比拟的文学杰构。
有一点始终令我惊诧的是,鲁迅的文章,上来就是成熟的,苍劲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发表,真有石破天惊之势,蔡元培在致周作人的信中说:“读了令兄的《孔乙己》和《药》,实在佩服到了五体投地呀五体投地……(大意)”鲁迅是学医的,转为文学家好像不需要预备期练习期,也因此证见其才份之高之大。
廿一世纪再读鲁迅的杂文,当年的是非曲直善恶已成了历史观照,但营营扰扰之间,事实的正负然否的基本原则还是存在的,不可含糊的。凡与鲁迅笔战过的人,后来的作为、下场都不见好,甚而很可耻,益显得鲁迅目光的犀利精准,魑魅魍魉一一难逃鲁迅的雷电之笔——看鲁迅的杂文,要着眼看整体,这么多的“论敌”攻上来,鲁迅都分别迎战,或一枪刺于马下,或连篇周旋到底,或投一光辉照澈来犯者的嘴脸,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但我总是为他叫屈,先生用不着与此辈歹徒耗费时间精力,他们实在不配与鲁迅论战的。可慨先生已成了象征性的人物,他为真理而战,为正义,为民族,为轩辕(中国)而奋斗不息。有人说这是因为鲁迅脾气坏,原因在于婚姻不如意,——真是小人之见,先生慷慨豪放温厚慈祥,小人口蜜腹剑,先生口剑腹蜜,他的天性极其纯良真挚,每见于其对幼年的回忆杂感的篇章中,至情至性,率然流露,读来心为之酸,眼为之热,是可传必传永传的。
大哉鲁迅,五四一人,凡爱读鲁迅文者都可能成为我的良友。
《鲁迅祭》原刊于《南方周末》,是木心先生回国后在国内媒体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重读鲁迅
对于我们而言,鲁迅先生的文字就是晦涩的武功要诀,小时候不懂,只是愣背,也许还反感,直到长大了才会从心底里生出敬佩来,那些文章,我们终于读懂。
鲁迅(.9.5-.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青年文学,用语言激励爱国青年。
近几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但当你真正了解生活中的鲁迅,你会发现他是个真性情的人。生活中作为凡人的鲁迅,往往是真实的鲁迅,不是脸谱化、简单化、片面化的鲁迅。
幽默的鲁迅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的穿着,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完发,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头也不回地走了。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认出他是上回多给钱的顾客,因此很认真地给他剪发。付钱时,鲁迅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理发师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糊涂的鲁迅
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并不在意,常常乱丢手稿,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甚至当废品卖掉。一次作家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之中却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居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纸,萧红大为吃惊并写信告诉了鲁迅,鲁迅知道后却不以为稀奇。萧红无奈只得把这一见闻如实地告诉了许广平,许广平听后为此狠狠地批评了鲁迅一顿。
民族魂鲁迅
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鲁迅精神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一个民族的精髓,体现一种民族精神,是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
(陈逸飞漫画《鲁迅演讲》)
1、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张献忠的举动,一看虽然似乎古怪,其实是极其平常的。古怪的倒是那些被杀的人们,怎么会总是束手伸颈地等他杀?一定要清朝的肃王来射死他,这才作为奴隶而得救。
3、青年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中国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却自以为识路。
4、历史绝不倒退,文坛是无须悲观的。悲观的由来,是在置身事外不辨是非,而偏要关心于文坛,或者竟是自己坐在没落的营盘里。
5、外国人不知道中国,常说中国人是专重实际的。其实并不,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奇想的人民。
无论古今,谁都知道,一个男人有许多女人,一味纵欲,非寿终正寝不可。可是我们古人有一个大奇想,是靠了“御女”反可以成仙。
6、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7、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9、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唯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10、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
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我以为“中国人”这名目,决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于是乎中国人失了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
鲁迅是中国国魂!!
小编现在向大家推荐一套年最新版鲁迅全集,鲁迅百万字精髓尽在其中!
当下中国不得不读的书,鲁迅可以走出课堂,但不可走出中国人的内心和精神!
《鲁迅文集》
最贴合当下的经典文章
定价:98元/套(共4册)
特价推价:元/套
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敬请放心购买。
编辑
西子
知识
思想梭罗岛文学
趣味
重要声明: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本文仅供交流参考,不确保正确无误。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编辑个人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xg/1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