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春色里最风流的一抹颜色澎湃在
春分至,昼夜均分
燕子来,春色满园
春分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日中”“日夜分”,阴阳二气势均力敌,昼夜时间相同(白天与黑夜各占12小时),气温寒暑各半。节气物候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元鸟至。“元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从南方飞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二候雷乃发声。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阴阳相薄为雷,至此四阳渐盛,犹有阴焉,则相薄,乃发声矣。”
三候始电。“雷乃发声天际头,闪闪云开始见电。”"
海棠盛于蜀,而秦中次之,其株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而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约如处女,非若他花冶容不正者比,盖色之美者惟海棠,视之如浅绛,外英英数点如深胭脂,此诗家所以难为状也,以其有色无香,故唐相贾耽着花谱,以为花中神仙。
"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里对海棠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让我觉得何其形象自然,又像一树盛开的海棠花一样,无论看多少次,都还是觉得大大的惊艳。真的,从小到大也见过不少良辰美景,能让我有此等感觉的花,除了玫瑰蔷薇之流,应该就是海棠。
西府海棠(图:见水印)
被称作海棠的花极多。按比较正统的植物学定义,大约只有蔷薇科苹果属(Malus)的才算真正的海棠,别的大都是因为倾慕海棠丽姿,所以才傍依此名,以抬身价的。
Malus手绘图(图:Pinterest)
但光是蔷薇科就已经够乱的了。比如古人所谓的「海棠四品」,分别指西府、垂丝、贴梗、木瓜,前两个是苹果属,算是名正言顺,后两个却是木瓜属(Chaenomeles),好像也显得有点落后,但要改又不好改的。所以在我原始、固执、保守的审美观里,就总觉得只有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才是我心中这位「花中神仙」应有的形象:
三四月间,东风细软,满树花蕾齐齐盛放,一层层地由浓艳的胭脂红转为娇嫩的水粉妃色,再转为细腻的玉脂白,如同千万天生丽质的少女,唇红齿白,巧笑倩兮,在枝头毫无保留地闪烁着她们光泽的青春。
相比之下,贴梗海棠的红实在热烈得有些过分,木瓜海棠虽然颜色好,姿态却远不如西府和垂丝明艳娇俏。至于这个时节里,唯一在气势上能与之媲美的早樱,也显得真是单纯,全然没有这种崇光泛彩的风情。
贴梗海棠(图:见水印)
崇光泛彩这一形容,最初是来自苏轼的那首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他照的红妆便是西府海棠;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李清照身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说的应当还是西府海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意图(图:lyfc.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xg/1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