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寒假和书更配哦

编者按

一个多月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你打算如何度过呢?不妨学门手艺,来场旅行,捧几本古色古香的文集在走亲访友的罅隙间,伴着爆竹声神游回千百年前徜徉一番。

学门手艺

不论是烹饪、作画、毛毡手工等DIY,还是一项运动,亦或剪辑、摄影之类的技能,真的想学就不妨下定决心从这个寒假开始吧。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摩西奶奶

摩西奶奶,美国家喻户晓的老奶奶,风靡全球的风俗画画家,典型的大器晚成代表。76岁开始画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展,90岁作品畅销欧美,岁她启蒙了后来成为世界一流文学大师的日本青年渡边淳一。《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是中国大陆首次出版的摩西奶奶作品,诗一样迷人的语言将摩西奶奶质朴无华的人生智慧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给迷茫、不安甚至绝望的现代年轻人最真诚的心灵启示。

书摘

致我的孩子们:一百岁感言

今年,我一百岁了,趋近于人生尽头。回顾我的一生,在八十岁前,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后,未能预知的因缘际会,将我的绘画事业推向了巅峰,随之带来的效应,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的画家。人生真是奇妙。

我的老伴已离去多年,自己的孩子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龄人也一个个离开了我。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越来越喜欢与年轻的曾孙辈们一起玩,他们累了、倦了,便喜欢围坐在我身旁,不嫌曾祖母絮叨,听我说些老掉牙的人生感悟。

有人问,你为什么在年老时选择了绘画,是认为自己在画画方面有成功的可能吗?我的生活圈从未离开过农场,曾是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贫穷农夫的女儿、农场工人的妻子。在绘画前,我以刺绣为主业,后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拿起画笔开始绘画。假如我不绘画的话,兴许我会养鸡。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实。不是我选择了绘画,而是绘画选择了我。假如绘画至今,我依旧默默无闻,我想现在的我依旧会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绘画之初,我未幻想过成功,当成功的机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正如在曾孙辈眼里,今天的我依旧只是爱絮叨的曾祖母。

有年轻人来信,说自己迷茫困惑,犹豫要不要放弃稳定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自己真兴趣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儿。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正如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今年我一百岁了,我往回看,我的一生好像是一天,但这一天里我是尽力开心、满足的,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

七岁的曾孙女抬头问,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我将她拥入怀里,摩挲着她的头发,紧握着她的小手,注视着她,认真回答,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如人人都可以说话一样,人人也都可以选择绘画这种认知及表达世界的方式,不喜欢绘画的人,可以选择写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寻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业。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回望过去,日子过得比想象的还要快。年轻时,爱畅想未来,到遥远的地方寻找未来,以为凭借努力可以改善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到几年光景,年龄的紧迫感与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无一幸免地被卷入残酷生活的洪流,接受风吹雨打。今年我一百岁了,我的孩子们,我多想护你们一世安稳,岁月静好,然我知道是不能的。我所希冀的是,你们能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寻觅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侣,孕育那么一两个小生命,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我的孩子们,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足以让你在家庭生活中不过分依赖,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寻觅到。

来个旅行

寒假不比悠长夏日,却也足以忙里偷闲。除旧迎新的春节,不妨和家人一起出趟远门,无论是望北国千里冰封,还是看南国春意盎然,大抵都能让你在一个全新的地方汲取全新的希望与激情。

《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

席慕容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后随家人定居台湾。在这本《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中,她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她自与“原乡”邂逅后,十七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在“故乡”这座课堂里,我既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只能是个迟来的旁听生,只能在最边远的位置上静静张望,观看一丛飞燕草如何茁生于旷野,一群奔驰而过的野马如何,在我突然涌出的热泪里,影影绰绰地融入那夕暮间的霞光。

书摘

我折叠着我的爱

我的爱也折叠着我

我的折叠着的爱

像草原上的长河那样宛转曲折

遂将我层层地折叠起来

我隐藏着我的爱

我的爱也隐藏着我

我的隐藏着的爱

像山岚隐藏了燃烧着的秋林

遂将我严密地隐藏起来

我显露着我的爱

我的爱也显露着我

我的显露着的爱

像春天的风吹过旷野无所忌惮

遂将我完整地显露出来

我铺展着我的爱

我的爱也铺展着我

我的铺展着的爱

像万顷松涛无边无际的起伏

遂将我无限地铺展开来

反复低徊再逐层攀升

这是一首亘古传唱着的长调

在大地与苍穹之间

我们彼此述说那灵魂的美丽与寂寥

请你静静聆听再接受我歌声的带引

重回那久已遗忘的心灵的原乡

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悲欢

正忽隐忽现忽空而又复满盈

年初,才知道蒙古长调中迂回曲折的唱法在蒙文中称为“诺古拉”,即“折叠”之意,一时心醉神驰。初夏,在台北再听来自鄂温克的乌日娜演唱长调,遂成此诗。

——.7.14夜

读点古韵

如果比作人的话,暑假诚然比寒假阔绰,可寒假必然是更有底蕴的文化人。“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而“进入腊月就是年”。在这么传统的氛围中,不读一两本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总感觉喜气洋洋里少了点味道。

《织色入史笺》

陈鲁南

在古代中国,最重要的颜色只有五种:赤、青、黄、白、黑。五色系统大约形成于春秋时期,与古时盛行的五行理论互为表里,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织色入史笺》从人文历史的角度阐释色彩,描述色彩与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政治、历史、文学、民俗、艺术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行文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考据分析,而是每一篇皆为独立别致的小品文,文字清新隽永,亦古亦今。本书被列为中华书局年度人文社科类十佳好书。

书摘

胭脂起源虽早,但真正的大流行,却是在汉代。这一方面是由于汉朝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工艺的提高,比如,工匠们学会了在花汁中加入动物油脂,使之更加便于贮存和使用,成本也就更低,普通百姓也可接受;另一方面,则是物质层面的繁荣,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更加丰富。于是,女子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而读书人与士大夫们,被粉酡朱颜之美深深地打动,诗词歌赋里也就多了几许柔美妩媚的风致,使红色与女性从文学上也紧密相连。

当时,班固的《汉书》曾收录汉武帝悼念亡妃李夫人的辞赋,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的句子,红颜就是指代美丽又喜涂胭脂的李夫人。我们现在常用“红颜”指代美女,而刘彻大约是最早使用“红颜”一词的人。至于最早描写女子使用胭脂的诗歌,当数东汉《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诗中以“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来形容一个女子的美丽。“娥娥”就是美丽的样子,“纤纤”则是说她手指细长白皙。在此之前,《诗经》里虽有“颜如渥丹”或“赫如渥赭”之语,但都是形容男子健康的脸色,而与女子无关。

到了南北朝时,许多有名的诗人发挥了汉武帝创制的“红颜”一词,使之更为人们所熟悉。如庾信,写了“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借一个流落胡地的汉家女子的口吻,抒发自己在北朝做官的隐恨和回归南方的渴望;鲍照则写了“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感叹容颜衰败,人生将老,正如月光转移,夜将深沉。而在当时的民歌里,也有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之语——这是木兰参军回来,姐姐欣喜万分地打扮了出迎。

隋唐时,国力空前强盛,物质更加丰富,女子们对胭脂的使用简直千变万化、神乎其技。当时出现了“桃花妆”,即先以白粉敷面,再将胭脂匀于面颊及眼周围,边际晕淡,其特点是突出面颊的红,映衬前额、鼻翼及颈部的白,白里透红,鲜艳无比,压倒桃花,为当时女子所爱。新疆吐鲁番曾出土一幅《弈棋仕女图》,墓主是武则天时安西都护府的官员,图画描摹的是贵族妇女家庭生活的场面。因吐鲁番干旱少雨,所以画作出土时仍色彩鲜艳,弈棋贵妇的桃花妆则显得风韵十足——当然,依今天的审美标准看,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女性妆容的多姿多彩,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以至唐诗中有关妇女涂胭脂、饰红妆的内容俯拾皆是。如李白在《浣纱石上女》中写“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赞叹的是金陵少女年少貌美的魅力;韦庄的《怨王孙》“满街珠翠,千万红妆”,描绘的却是成都贵妇相携出游的热闹;杜甫《新婚别》中的“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是贫家女子对受征从军的丈夫爱情专一的表白,白居易《燕子楼》中“闻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却是对名妓关盼盼为情人守志十余年不嫁的感喟。

除诗词外,当时的笔记小说里,还记载了一些关于胭脂的夸张又有趣的事。唐人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里说,杨贵妃由于体胖怕热,到了夏天,即使穿着轻纱,让侍女不停地打扇,还是汗如雨下;那汗溶解了杨妃身上的胭脂,变得“红腻而多香”,把擦汗的帕子都染成了红色。诗人王建的《宫词》写得更神奇,说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喜爱胭脂、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和山西省大同市十里铺的辽代墓穴壁画,上面画的妇女双颊都涂着红粉,显示在宋时少数民族政权的女子也仍酷爱红妆。至于明清时的风气,看一看《红楼梦》就知道。四十四回中,宝玉帮平儿理妆,说:“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须眉男儿也成了精通胭脂的达人,且制作工艺也如此考究,红妆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言自明了。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卡狄亚

排版:LenGary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11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