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通博清代学术最高峰扬州学派代表

恭祝各位元宵佳节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2.21-2.西泠春拍·扬州征集

扬州学派是清代乾嘉汉学的重要分支,其学术渊源远师顾炎武,近承吴、皖学派,形成于清乾隆、嘉庆时期,在经学、小学、校勘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学术特点是强调不立门户、不重声气,实事求是,具有“广大圆通”而又专、精、深的气象。其研究将清代学术推向巅峰,是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跨越的先声。扬州学派阵容强大,学者众多,其中,尤以焦循和阮元为代表。

焦循(~),藏书家、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一字里堂),江苏扬州人。博闻强记,于诗词、经史、历算、声韵、训诂、医理之学都有研究。抄录图书甚多,被誉为“抄书一痴”,每得一书,必识其卷端,故其藏书多有题识,藏书印有“理堂”、“恨不十年读书”、“焦氏藏书”等。著述宏富,有《里堂学算记》、《雕菰楼易学三书》、《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花部农谭》、《雕菰集》、《雕菰楼文集》、《六经补疏》、《北湖小志》等数百卷。

▲西泠春拍

焦循题跋《读书录十一卷》

(明)薛瑄撰

明万历三年()湖广布政司写刻本

1函8册白棉纸

半框:20.8×14cm开本:27.2×16.8cm

焦循题跋:是书乾隆甲辰得之,每抑郁忧愤,展阅则罍块顿释。此理学语录书,所以不可废也。唯论“太极”、“理气”则可芟。有“共语斋”图书,又有“石壁方柱山藏”及“方氏卯君”、“守斋”等章。栏上红笔批者,字或去其半截,是在重装订之前。旧夹纸条上书万历几年,未知即方君欤?抑共语斋主人欤?嘉庆三年九月十五日江都焦循记。旱久,是夕雨,明早可种麦矣。

提要:是书卷末有清嘉庆三年()焦循题跋,内容与其手稿本《里堂书跋二卷》(上海图书馆藏)中的《薛氏读书记》吻合,文辞略有差异。《里堂书跋》是焦循在原书批、跋基础上的整理稿,此拍品为其底稿之一,颇足可贵,如跋尾“旱久,是夕雨,明早可种麦”之语,在整理稿中已不可见。

书中有前人红笔批语,多举老子之言,字迹朴拙。

是书为明永乐进士、礼部右侍郎薛瑄的读书札记,综往搉今,翊经订史,皆躬行心得之言。此本半叶十行二十字,四周单边,前刊万历三年(乙亥,)大理寺卿孙应鳌序,万历三年巡抚湖广督察院右佥御史赵贤序。此版本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著录仅上海图书馆等三家公藏。

说明:卷末有清嘉庆三年()焦循题跋。方柱山、焦循、沈复灿递藏。

著录:(清)焦循撰《里堂书跋二卷》,手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此次春拍征集到的这件焦循题跋颇为难得,从中可以窥见到一位大学者身上,除了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之外,还有平常人有的俏皮与可爱。本跋写于嘉庆三年()九月十五日,查阴历日期,恰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民间有农谚“种麦不过霜降关”,正合最后一句“旱久,是夕雨,明早可种麦矣”。看似和题跋无关的一句话,不仅和第一句“每抑郁忧愤,展阅则罍块顿释”相对应,还在严谨的治学之间透露出玩皮之态和对时节冷暖的独特感受。其实,在焦循心中,这场雨就是这本《读书录》。

作为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焦循的学问是全方面的,其中尤以经学和天算学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焦循赞同袁枚提出的“性灵说”,认为经学是“性灵”的完全展开,应当成为与诸子百家、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六书七音等学问相互贯通的产物,是跨越个人的局限性与历史性的基础上融汇而成的一个整体。

西泠春拍

盛宣怀旧藏名家批校本两种

清焦循批校本《大戴礼记十三卷》、题顾广圻批校本《周易四卷》

2函4册纸本

著录:《盛氏图书馆善本书目四卷》卷一,缪荃孙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半框:19.2×13.5cm19.8×14.3cm

成交价RMB:25.3万

焦循精通天算之学,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典籍进行系统的研究,又阅读了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天文学著作,综合中西算学的研究成果,写出了《释弧》、《释轮》、《释椭》、《加减乘除释》、《天元一释》、《开方通释》等历算著作,对整理和发展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治学从训诂入手,长于比对和归纳,主张实事求是,将考据、义理、辞章综合运用,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研究事物。阮元一生都注重对汉学的传播和普及,以整理、刊刻、收藏图书、振兴学术为己任。所作《石渠随笔》将所见内府秘藏书画,记其题跋并辨别真伪,为鉴藏家所推重。

▲西泠秋拍

阮元旧藏汉·青铜宛仁弩机

铭文:宛仁。阮元宝之。

说明:阮元、许汉卿递藏。

著录:1.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十·一,清嘉庆九年(年)。

2.况周颐《阮庵笔记五种》,清光绪三十三年(年)。

带座高:4.2cm高:2.5cm长:8cm

成交价RMB:51.75万

从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眺望阮公墩

焦循和阮元同为扬州人,思想和主张相似,兴趣相投,两人的游历生涯颇多交集之处。嘉庆五年(),阮元任浙江巡抚,焦循作为阮元的幕僚随其到杭州。就在这年,阮元见西湖淤塞,便发动民工,疏浚西湖,修缮名胜古迹,将湖中浚挖的淤泥集中堆积于湖心亭之西,这就是后来湖中三岛之一的阮公墩,又称阮滩。可以想见,作为阮元的幕僚,精通天文历算的焦循必定给阮元治理西湖提出不少可行性的建议。

▲西泠秋拍

清?阮元铭大西洞对砚

铭文:1.阮氏世藏子孙永宝

2.颐性老人赏心之品

说明:大西洞端砚,质温润、细腻。色绚丽多彩,有胭脂晕火捺、金线火捺、金线、银线、冰纹、鱼脑冻、青花、蕉叶白等石品。质地如此细润,石品如此丰富,实为难得,为端砚中之上上品。砚边饰以细云纹,旁有阮氏铭文,更显砚台主人的情趣和内涵。配红木砚盒。

18.7×12.4×1.8cm,18.7×12.4×1.8cm

成交价RMB:.8万

嘉庆六年(),阮元创立“诂经精舍”,提倡汉学,培养人才。第二年,焦循应阮元之邀,来到杭州,讲学于“诂经精舍”。“诂经精舍”注重培养真才实学之士,讲求经实致用之学,这种学风和焦循的思想主张甚为契合,也是焦循甘做阮元幕僚,两人惺惺相惜的展现。后来,焦循撰成《雕菰楼易学三书》四十卷,阮元推许为“石破天惊,圣人复起”。

杭州孤山诂经精舍旧址

西泠春拍征集

2.19-20南京站、2.21-22扬州站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12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