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休闲乡村美食特色民宿
这里瓜果飘香,这里楼舍俨然,这里道路笔直……
这里有田间劳作的村民,有开店迎宾的村民,有进厂务工的村民……
这里是村庄,也是景区,这里的村民是农民,是工人,也是旅游从业者。
这是双流的幸福美丽新村。
要说最近双流哪里最热、最火!
那空港花田必须榜上有名~
随便放两张美照大家自行感受下
(图据鸟哥)
(图据朱戈)
(图据朱戈)
刚刚过去的
空港花田彩色熊猫生活节
仅20天的时间
就有超50万人来体验网红打卡地的魅力
(图据加持)
空港花田隔壁的云华新村
也是相当的受欢迎~
顺着空港绿道走进胜利镇云华幸福美丽新村,一下就被眼前一派生机盎然的村庄景象所吸引。
一栋栋川西风格的小别墅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在村道两旁、民居四周随处可见小菜园、小果园、绿化角和绿化带,种上蔬菜瓜果、绿化苗木、花草植被......
站在新村的高处凭栏远眺,牧华路如一条飘带从脚下掠过,不时降落的飞机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能住在这么美腻的地方
真是让人羡慕!!!
住得好了、环境好了
腰包也必须要鼓起来呀!
近年来,按照双流区委、区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成都市双流区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临空、近郊和旅游资源富足等独特优势,坚持乡村带产业,产业促乡村,以发展临空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统筹谋划幸福美丽新村、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建设,加快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为了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
都能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
双流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
成功探索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1新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
发挥支部引领作用,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入社,全员参与新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宜居乡村。
高标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丰富完善“五自”模式,结合地域文化和特色,建成云华、白塔和花龙3个各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惠及人,预计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6亩。
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牧山香梨合作社,大力发展“双流二荆条辣椒”、牧山香梨、胭脂脆桃、牧山薯芋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国家地标产品保护园和特色产业基地余亩。
辣椒中的“爱马仕”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的
双流二荆条辣椒△
同样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的牧山香梨
果肉细嫩而酥脆,汁多味甜
散发清香,又名“绿宝石”,品质极佳
近年来,远销海内外
深受大家喜爱
胭脂脆桃△
高水平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发挥云华旅游合作社引领作用,带动农户用好牧马山生态本底优势和古蜀农耕文化、三国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联动楠柏弯等知名餐饮企业,加快发展康养休闲、乡村美食、特色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
2园区建设和乡村联动发展创新“大园区+合作社+小业主”模式
坚持政府引导,合作社搭台,业主唱戏,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小庭院”经济,建成余亩主导产业突出、乡村业态融合的天府红提园。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作用,引导组建富民葡萄等3家农民专合组织,吸收户农户、38家业主入社,入社率达%,实现“小业主”“大园区”有机联合。
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作社坚持投入品、技术标准、产品认证、农业品牌“四统一”,引进葡萄品种个,建设种质资源圃亩,建成避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设施余亩,有机、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面积达余亩,实现好又多、家乐福等“农超对接”,产业联盟式发展成效明显。
深入推进产村融合发展依托古镇旅游资源优势,坚持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果园变公园、品种变品牌、农场变市场“五变”理念,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风貌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农事节会等,不断塑造“三生”融合的乡村发展新形态。
3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与乡村同步发展创新“项目+合作社+农户”模式
依托华侨城·黄龙溪农创园项目,创新“项目+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发展模式,加快推动项目和乡村联动发展。
华侨城·欢乐田园
开业仅三天就接待游客近5万人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
欢乐田园更是火爆
七大主题+20多种网红游玩项目
让这里从早到晚都人气爆棚~
成为成都近郊游的首选之地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农创园项目为依托,从村民小组流转.6亩新村建设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一核两轴五园多节点”的规划布局建设多项目为一体的黄龙溪农创园。目前,已完成西蜀村落、餐厅、北入口建筑群、绿道等建设,一期已对外开放。
突出发展创意农业围绕“认识农业”“探索农业”“享受农业”三大主题,从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农用地、林地,高品质打造亩川江草海、锦城花岛、古佛花溪、大河梯田、鹿溪牧场等多元主题融合的创意农业体验区。
持续推进乡村发展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项目经营管理,享受股权收益分红,并联动黄龙溪古镇旅游,带动周边区域积极发展田园生活体验、乡村旅游观光,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4双流新村建设主要成效近年来
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央级和省市媒体
多次聚焦双流乡村振兴
向全国推广双流经验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年3月
黄甲八角水寨“四好村”好家风
获光明网半月谈宣传报道△
全区“党建融合幸福美丽新村振兴”模式
入选年民生示范工程△
临空都市农业多元融合发展
着眼绿色安全、高端优质、临空休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牧山香梨合作社、嘉林蓝莓农场等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个,5.88万余亩次。
培育雨瑞蓝精灵农场、逸田生态园、欣悦、百安等一批集精品种植、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为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建成“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园10个。
美丽宜居乡村“四好”同步提升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目标,重塑村落民居优美形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全面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建成“四好村”省级20个、市级51个、区级51个,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村融合示范带动农民增收立足临空近郊等优势,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倾力打造胜利白塔、黄龙溪农创园、永安红提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点。以建设全域化、连片式“幸福美丽新村”为主线,借势林盘果园、塘堰湿地、古镇人文等特色资源和草莓、葡萄等优势产业,强化补齐短板、融合发展。
全区以新村为基础,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不断涌现。双流产村融合示范助农增收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获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称号,今年被市上推荐为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
如今双流人小日子越过越好真正实现了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生活在双流
未来可期~
编辑:张昕桐
审核:孙健涵
来源:双流融媒体中心
双双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1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