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的记忆外一篇
皮影戏的记忆
秦安县兴国四小六年级5班杨韵洁
关于皮影戏的记忆,犹如一条清澈的流水,舒缓地流淌在我的心田。
二月二,龙抬头,不仅要吃豆子,还要看皮影戏。据说,在二月二这一天,为了祈求平安,五谷丰登,所以要请龙王看戏。其实,这种祭祀,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皮影戏不需要太复杂的表演队伍,一个小土台子、一面白幕布、一箱子皮影、三五个人和一些简单的乐器就足够了。
第一场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村里人先把神像从庙里请到东家屋里。房屋里必须打扫得一尘不染,不能有任何秽物,然后点燃香烛,摆好各种供品。到了晚上,皮影戏就开始上演了。
白布小戏台子被灯光一照,唢呐一吹,锣鼓一响,师傅们手中的皮影立刻舞动起来。刚开始,如来、观音、玉皇大帝等诸位神仙踏着七彩云而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地打个不停,最后又踏着彩云而去。接下来,唐僧取经的故事出现在了舞台上:孙悟空手拿金箍棒为唐僧斩妖除魔、保驾护航,但唐僧又一次误会了孙悟空……我被精彩的演出吸引了,如醉如痴。当然,最爱看的是武打片,那些好汉手拿大刀,忽上忽下,骑着骏马英勇杀敌。激烈精彩,赢得台下连声叫好。
在看皮影戏的时候,老爷爷们坐在一起,边看边抽旱烟,阿姨婶婶们凑一起拉起了家常,娃娃们在头领的带领下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有的秦腔爱好者一到戏曲高潮的时候,就跟着唢呐的声音唱了起来,使得皮影师傅们身子外探,眼睛左右寻找着,是谁在跟着唱呢……
而如今,时代变了,往日的热闹早已不在。今现在的农村,家家有电视机,很多人家还开始联网,各种各样的娱乐应有尽有,人们再也不愿意踏出家门去看皮影戏了。皮影,它好像落伍了,渐渐地、渐渐地退出了这个时代,往日受人们欢迎的皮影师傅们早已干起了别的职业。皮影,零零后的孩子们已经忘记了它。
但可喜的是,皮影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国家的保护,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不久的将来,它又会以全新的面貌回到我们的身边,重新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四月桃乡梦飞扬
李欣阳,桥南中学七年级11班
我的家乡因为桃花被称为“中国最美田园”。每到春天,粉色的花蕊、浅绿的枝条、棕色的树干,将这片神圣的土地渲染成一幅美丽的油彩画。
初春,桃树遒劲的树干上,渐渐有了春意。像一个刚睡醒的姑娘,开始舒展自己的腰身。柔嫩的枝条上吐出一个个小嫩芽,像一位娇艳的小公主。一阵春风吹来,嫩芽张开了它的嘴巴,贪婪的允吸着春风带给它的第一份礼物。
正如诗中所说的“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天送给桃花的第二份礼物便是贵如油的春雨,花儿涨红了脸喝着属于自己的饮料,它们在欢笑中慢慢长大。
阳春三月,嫩芽像朵朵笑脸,在枝头绽放。它们互相媲美,像正值青春的少女涂上了淡红的胭脂,穿上了白色的短裙,扎起黄白的饰品。立于桃树之下,仿佛听到它们窃窃私语在,在争着抢着去走时装秀呢!它们也是坚强的士兵,虽然有时天气不是很好,有时来一场倒春寒,有时一夜的狂风大雨,可这些花朵留给人们的,依然是她的美丽与娇艳。
每朵花心中都有一个梦,梦想有一天自己成为枝头最饱满最红润最甜蜜的桃子,来回报春风春雨,回报农民伯伯辛勤的劳作。
桃花像降临人间的仙子,迎接远方的你,来踏春,来赏花。
往期阅读
孩子笔下的大美秦安(一)
孩子笔下的大美秦安(二)
孩子笔下的大美秦安(三)
孩子笔下的大美秦安(四)
蜜桃——家乡最靓的名片(外一篇)
◆◆◆
如果你对生活有任何感悟
不妨大胆记下来吧
如果你有特别的才艺
也把它展示出来吧
投稿邮箱:
qq.苯酚的性质我们该如何理解复方倍他米松撒布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