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红说梦薆来漫谈两万四千字的活动记录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50831/4688824.html

聊红说梦薆来漫谈

薆来文化小院8月12日活动记录

时间:8月12日下午两时

地点:薆来小院

音乐: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联播

人物:顾维斌、燕岭布衣、华夏娇客、常夏斋、鸿、赵彦伟、山水淡月、差不多、纪成、李克新、轻轻、行知、无所思、守山人、张王宗、快乐的猪猪、李鸣健、章華、子衿、马蕊、郭畅、Catherine、孙玉霞、安传准、任我游、任志勇、马丽华、山水行之、秋叶、王国华、叶子、刘宏良、周海滨、王善怡、雨时、镓祎、任逸众、皓程、瑶瑶、顾老家人及任我游亲友1位等共计42人参加

活动流程:

1、嘉宾签到,诗经诵读

2、谁家梦香,晒红楼

3、痴人说梦,话红楼

4、楼外梦长,薆红楼

5、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任我游老师带大家诵读诗经《蒹葭》

李建强

引子:

老屋古朴,槐树参天。蝉鸣阵阵,秋雨绵绵。

今天,在央视电视剧《红楼梦》优美的序曲声中,在薆来小院的古槐下、老屋前,一起聊聊《红楼梦》。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林黛玉的诗句:“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近三百年前,曹雪芹先生梦笔生花,写了一部让读者如痴如梦、梦魂颠倒的文学巨著,抒发了好梦难圆、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悲凉。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按作者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一、谁家梦香-晒红楼

主持人李建强:

《红楼梦》有好多版本(中文版、译本),还衍生了其他一些艺术形式的作品。比如绣像、插图、连环画、书法、国画、邮票、续作、红学研究著作等。

每个人的家里,一定有至少一本《红楼梦》,可能还有其他和《红楼梦》相关的书籍、书画等宝贝。

下面,咱们来晒晒自己的红楼家珍,看看到底谁家梦香~

寿江晒宝

按:寿江老师幽默风趣,出口成章,集趣味性、娱乐性一体,实难描述其宝贝展示中的连珠妙语。幸好思敬老师深谙其妙,将寿江老师那日之风采用文字呈现出来,可谓珠联璧合。以下文字,均以寿江老师之口吻,实则思敬老师之文字。

今天我谈三个“走进”:走进《红楼梦》、走进曹雪芹、走进乾隆年代。

清中期仿制“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

思敬,你看,这是乾隆仿大明的香炉,雪芹当时焚香写作,用的就是这样的东西,看这包浆……什么?不看香炉,看什么?看老张领你们走进乾隆时代……

清乾隆年制八角型雕刻“婴戏图”

乾隆年间流行什么形式的砚台?八角形。刚才思敬小声说出自《西清砚谱》,说对了。看这方,是不是?轻轻,让大家近点,可以摸摸,看看手指是不是有点水气?有,就是真的!

清乾隆年间制青花加紫瑞兽大瓷盘

再看这件,乾隆年青花加紫瑞兽大瓷盘。老货保真,现在起拍价12万,你猜,上个月就这么个盘子,成交价多少?85万7千,还不算手续费。不信?守山人记下来,上网查,让她们服气!有人问什么叫瑞兽?先买二斤瓜子来!

清中期制紫砂壶

再看这件,这件就得是雪芹后人才能见到的东西两了。清中期苯岩款紫砂壶。作者是同治时期的人。你看这壶,经过这么多人的手,我都不敢拿它沏茶喝了。不是怕弄坏了,是怕有病菌,得了清朝的病,京城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也治不了。

说到喝茶,我更适合喝老君眉,因为年龄和老祖宗差不多了。你看,妙玉就是这么做的……

清中期正方形人物图案绣片

天要下雨了,剩下的不变了。就说说手里这块清中期人物绣片吧,这是干嘛的?不是椅子垫,这叫镜片,是挡大条案上镜子尘土的。比如这是镜子,就这么一搭。这是民间的,绣的一般,可是行之绣不了。不信你试试……聊红说梦,这也是个盖头。明天有结婚的吗?有,就白送了。没有,我收起来了。

寿江老师展示宝贝清单如下:

1、清乾隆年间制青花加紫瑞兽大瓷盘

2、清乾隆年间制紫檀木笔筒

3、清乾隆年制八角型雕刻“婴戏图”(背面)端砚

4、清中期仿制“大明宣德年制”铜香炉

5、清中期制紫砂壶(“苯岩”款)

6、清中晚期制长方形红木茶盘

7、清中期正方形人物图案绣片

顾老晒书

本次活动有幸请来了红学专题书刊收藏颇丰、极有研究的顾维斌顾老师来和大家交流,感谢搭桥人敬爱的思敬老师:

我年已75岁。家里有多个版本的《红楼梦》,今天带来一部分。

我认为,贾雨村最有可能成为宝玉的知己,薛宝钗嫁给贾雨村的可能性极大。《红楼梦》的主旨是“哭”,因为小说创作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民主萌芽,所以曹雪芹是为贾家的走向没落而哭。

我的微博上有几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接着,顾老在随行助手的协助下,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珍藏的部分与《红楼梦》有关的藏书精品。大家都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看、伸长了脖子使劲往前凑着看——这些宝贝书,如果不是今天这次活动,恐怕大家想都想不到、见也见不着,这辈子都跟它们无缘一见了。

补充一点:顾老在很多年前,就精选收藏了关于《红楼梦》研究的各种书籍,达到多册,光是目录就厚厚一沓,绝对是民间红学收藏领域的一位“大咖”。

顾老收藏有关红学研究的书刊资料目录

思敬晒书

今天参加小院聊红说梦,十分高兴,带来几本有关书籍资料,与大家共同欣赏。

1、《刘国龙抄本红楼梦》一册,这个抄本是年荣宝斋出版社影印的,两函16本,启功先生题签。书前有尹瘦石所画曹雪芹小像。这本书依手稿原大照相制版,以传统古籍宣纸印刷、装帧。限量发行,此书当时售价元。全书按古籍格式分段,现代标点断句,参照建国以来出版的专家勘校本,不拘泥一家之言,对各本相左之处予以缜密比较,作了有根有据的取舍,抄、校、审三者结合,精益求精。它即是手抄本又是勘校本,为极具收藏价值的现代规范抄本。

2、《文物》年第2期,定价6角。里面有红学家吴恩裕、周汝昌介绍新发现的有关曹雪芹文物一束。吴恩裕撰文指出:曹雪芹《红楼梦》以外,还有一部佚著——《废艺斋集稿》。其中发表了名为《南鹞北鸢考工志》这册讲扎、糊、绘、放风筝技法的图文。杂志还发布一页孔祥泽双勾曹雪芹自序一页,书体为章草,使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曹雪芹书法的面貌。此文发表后,在红学界引起震动。此外,还有曹雪芹黄蜡石紫檀座的笔山,下面刻有“高山流水诗千首,明月清风酒一船”,这些新发现的文物令人耳目一新。后来,孔祥泽到向阳厂教绘风筝,我曾向其询问此事,并寿江等人与其合影。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人物众多,涉及面十分广泛。为此,红学界出版了多部词典,以便学习查看。今天我带来有关红学词典7部,下面按照出版顺序逐一介绍。

1、《红楼梦辞典》,杨为珍、郭荣光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年10月1版,定价3.80元。全书分为词语、诗词、人物、红学四个部分,除去诗词部分,收入条目。同时附有:四大家族关系表;《红楼梦》大事年表;曹雪芹年表。

2、《红楼梦辞典》,周汝昌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年12月1版,定价11元。全书收入词语九千多条。所收词语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排序注音。词条后例句一般不超过3个,有些条目后附有说明。辞典正文后附有《红楼梦》人物关系表、《红楼梦》版本和续书介绍。

3、《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5月1版,定价7.65元。全书内容分十四门类,正文部分分收条。书后附有《红楼梦》人物分类表,与“人物形象”部分相对应,以便读者了解人物间相互关系。卷末附有词目笔画索引。此辞典出版于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热播之际。

4、《红楼梦大辞典》,冯其庸、李希凡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年1月1版(11月即印2版),定价32元。全书采取分类编排,上编包括小说正文各类辞条,下编包括正文以外各类辞条。附录包括表、图及大事系年。全书另作两种索引。此辞典为百科全书性质专书辞典,兼顾知识性、学术性和工具性。

5、《红楼梦语言词典》,周定一(主编),钟兆华、白维国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年11月1版,定价65元。全书分正编、副编,正编以“庚辰本”为底本,参校多种版本,收词两万余条,副编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年排印四卷本为底本,收词四千五百余条。本词典有《音节表》和《部首检字表》。书后人物关系表、怀古诗谜答案简释等资料。

6、《红楼梦成语辞典》,高歌东、张志清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年5月1版,定价35元。全书收入词语3多条。词条、典故尽可能注明出处,以及演变过程。此书附有词条汉语拼音音序索引和词首字笔画索引。

7、《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霍松林主编,华岳文艺出版社,年12月1版,定价19.80元。全书收《三国演义》《水浒全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六大名著。全书将这六本书分为语词注释部分和艺术鉴赏部分,书后附有各书研究概况评介。鉴赏文章力图做到学术性、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做到重点突出,观点明确,深入浅出,文笔优美,有益各阶层阅读。

对于我们来说,初读《红楼梦》,案头备几种红学辞典是很有必要的。

景鸿说数

我今天说四个数字:6、3、2、1。

6个梦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人生之梦。“双在堂六梦”《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张岱(—)、《幽梦影》张潮(—)、《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红楼梦》曹雪芹(—)卖个关子,还有一梦最后再说。

3部书

《金瓶梅》明万历(年9月4日-年8月18日)共48年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年,北平图书馆从山西介休收购到一部明刻本《金瓶梅词话》,刊行于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刻本。

近一百年后(九十八年):《红楼梦》曹雪芹(年5月28日—年2月12日除夕)48年康熙五十四年——乾隆四十四年,历雍正十三年脂砚斋曾在《红楼梦》评点本中三次提到与《金瓶梅》的密切关系:天机被与曹雪芹关系甚密的脂砚斋一语道破。《红楼梦》是《金瓶梅》的升华,《红楼梦》的卓越成就使它永远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当之无愧的最高峰。

《浮生六记》沈复(年—年),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系沈复所写的一部回忆录,以朴实的文笔记叙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极得林语堂、俞平伯等赞誉。《浮生六记》原有六记,现存四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现传二记系伪作。“浮生”取一生浮荡不定之意,源自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浮生如梦,为欢几何”的感慨。

2道缘

《临》与《金》:年,汤显祖去世,年,《金》问世。《金》与《红》:两个48年(明万历、曹雪芹历世),两部巅峰之作。《红》与《浮》:年,曹雪芹去世,沈复出世。《红》回,后40回续作;《浮》6回,后2回续作。

1个字:“情”

市情、官情、私情,组成了明清的风情画。

最后,不忘红楼梦,牢记中国梦。

李建强:

《红楼梦》不仅能读,还能吃,书里面有好多食品制作方法。刚才咱们观赏了那么多珍贵的《红楼梦》版本,现在咱们尝尝马蕊制作的红楼美食吧!同时,请艾行知给大家献上古琴曲《秋风词》,大家边吃边听!

小朋友们端上美食,赤瀹、蕊捧书各读一段文字,介绍红楼美食的制作。话说活动当天蕊非常不容易,既要在家为大家精心制作红楼美食,还被轻轻安排去良乡接两位老师,中午陪大家吃饭,却饿着自家闺女,又被通知去取音响。。。赤瀹不光读书,还给小院送上两盒好茶,大家有空来小院品尝吧!

老天真给面儿,上午大雨滂沱,中午活动开始前,雨停了,而且天都放晴了。等老师们晒书完毕,天又阴了下来,淅沥沥又下起了雨,聊兴正浓的书友们转战室内,继续聊红说梦活动的下一环节。二、痴人说梦-说红楼

李建强:

作者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不仅仅是作者写痴了,恐怕也把读者看痴了。

今天,就让我们这些“痴人”聊聊红楼梦,该环节就叫“痴人说梦”。

聊什么呢?蚂蚁啃大象,无处下嘴。

凡是和小说原文有关的,无论是人物、建筑、花卉、园林、诗词、饮食、中药等,都可以谈。可以谈你和《红楼梦》的缘分,也可以谈《红楼梦》里最能打动你的情节,还可以谈你自己的阅读感受。

此外,还可以谈《红楼梦》的影视作品,谈谈你的观影感受。

由于今天人数较多,每人只能发言5分钟,老师们可以发言1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不能保证大家都能发言,想发言的自告奋勇吧!

无所思

千里东风一梦遥

自打要说红楼梦,我就脑海一片空白了。千头万绪不知说啥。面对浩瀚的红楼,想聊的太多了,想知道的更多。喜欢红楼梦的人刚开始都会喜欢主要人物,黛玉,宝玉,宝钗,湘云等,但是看两三遍我发现在很多人都不大喜欢主要人物了,我也不知道为啥,细想大概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但是有一个人我越看越喜欢,越来越爱,今天就想说说探春。一个在红楼里我喜欢的人物。

探春在第二回黛玉抛父进京中出场,书中说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我现在看到这一段时,眼前跳出一个人特别符合这气质形象。那就是艾华,我觉得这哪是探春,分明是艾行知站在那里。你们看,曹公对探春评价多么高。贾府三小姐贾探春是贾政庶出,赵姨娘的女儿,因贾母极爱孙女都住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黛玉初进贾府,也是贾探春首次登场,时年10-11岁。元妃省亲,贾探春题咏之作出于姊妹之上。春节期间制灯谜,贾政以为贾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心中不喜,其实说明探春日后脱离贾府没有遭到流离连累之意。探春在书中个性鲜明,虽是庶出,却自带光环独有气场。主要归类为

成立诗社功不可没

贾政外任学差,贾探春下帖邀请宝玉及众姐妹到秋爽斋,成立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自号“蕉下客”。当场做东开了第一社,做《咏白海棠》诗。后日又开第二社,贾探春做了《簪菊》《残菊》,其“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二句被宝钗评为“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后来香菱学诗,宝琴,李纹,邢釉烟等进贾府,贾探春邀请她们入社,诗社盛极一时。所以,红楼梦诗社里探春有着最重要的一笔。

仗义执言掌握主动

贾赦看上鸳鸯欲纳妾惹贾母生气痛骂王夫人薛姨妈等、在场宝玉凤姐人皆不敢辩,却是贾探春勇敢站出来,她心想这正是用女孩的时候,迎春懦弱,惜春不懂事,随即向老太太笑着说,老祖宗,他大伯要娶小,小婶哪能知道?就是知道也推说不知道。这一句话,点醒了贾母,一下就打破了僵局。关键时刻解救了王夫人薛姨妈!就这一点,要是说不好那就有可能把自己弄的里外不是人,连凤姐都噤若寒蝉,她就明白这正是用女孩的时候。不仅敢想还敢说还能说好,真女儿英雄也。

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严阵以待,掌握主控权。对于敢于侵犯她的王善保家的狠狠出手,震慑全场。她对家里这件自杀自灭的丑态感到万分悲愤,控诉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次日,宝钗搬出大观园,贾探春表示理解,并揭露家丑道“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改革兴弊开源节流

探春是个改革派。第一是节流。哥儿小姐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费用有重复支取的现象,她立刻砍掉。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开源,她受到赖大家院子里管理的启发,采取“责任制”分配管理,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租金,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活脱脱的粉碎四人帮后打破铁饭碗推行责任制的改革家。

探春这个三姑娘在书里是不怎么认她的母亲赵姨娘的,所以她对自己是庶出这件事深恶痛绝,她的母亲是王夫人,她自己坚定着这一点。照理说,一个庶出小姐,应该像迎春那样唯唯诺诺,惜春那样浑浑噩噩,但探春却懂得追求上进,择善而友,培养了过人的见识和能力,成为贾府众小姐中最耀眼的一位。探春后来嫁了海将军,从一品,是旗兵的最高长官,称为封疆大臣,独揽粤海军政大权,身居王侯,富贵之极!纵览全书,女儿里面嫁的好的如意的,寥寥无几,探春拔得头筹!

出身只能决定你的起点,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决定自身命运的,只有你自己。这才是我们今天学习红楼看红楼人物的启示。

李鸣健

今天不谈《红楼梦》中的专业学术问题,只跟各位朋友们说说红楼中所描述的民俗,这种民俗至今都在我们民间流传。红楼梦从创作到至今已有两百六十多年,这种民俗也空谷传声流传到了现在。

《红楼梦》第十八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中,宝玉来到黛玉住处一是为了给黛玉解闷还为了调侃黛玉,给黛玉讲了一个小耗子偷香芋的笑话。当然这个笑话有寓意在内,我们先不解读她的寓意,就来看这个笑话的本身。笑话中提到了小耗子准备去山下的庙中偷几样果品,这几样果品很有意思,其中包括了花生,枣,栗子。作者其实是想利用这几样果品传达一个信息。

传达什么信息呢?对,有的朋友悟性很高,一下就明白了这几种果品所运用的时间和代表的含义。时至今日我们民俗在新婚的当天,都会在新人的床上放下枣,栗子,花生。当然这是有寓意的,用这种果品的谐音来寓意新人早生贵子,儿女双全。从书中我们就能看到早在两百多年前的清早期,我们已经在有了这种民间习俗,这种习俗也流传至今。

另外,我们在读红楼时会经常发现书中有关于“果子”的描写,贾府在招待客人时经常会提到“果子”,请客人吃果子。红楼中所述的果子,不要全部理解为水果,果品。其中大部分是指的我们现在所吃的“点心”,现在我国有些地方仍称“点心”为“面果子”。

纪成

原创诗词

《瞻仰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

烟柳河墙古井深,

歪脖老树掩柴门。

迷情客探红楼迹,

解味人寻黄叶村。

泪煮芳华托梦诉,

釵翻韵律作诗吟。

石前我伴先生久,

竹影斑驳日色昏。

轻轻

聊到《红楼梦》,很多人都觉得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又常常不知道从哪开始说。

最常被提起的,便是林妹妹。

伟大的曹雪芹,描写了一群美丽可爱,冰雪聪明,生动鲜活的女人形象,最伟大处,他用笔细腻精湛,可以把一个病秧秧,骨瘦如柴,说话尖酸刻薄的女子写得那么美,那么迷人,成为众多少男及男人们心目中的择偶标准,成为众多少女及女人们追捧的对像。

试问,在场的嘉宾,有多少女人曾经幻想过自己就是那个林妹妹?又有多少男士曾经幻想过娶妻当娶林妹妹?(您没有?那您是世事洞明、成熟理智……)

一本《红楼梦》曹雪芹写出了人生哲理,生命关怀,但也写出了人生悖论:人人都喜欢林妹妹,爱林妹妹,但谁要是学林妹妹那样说话、做事、学她的娇喘嘘嘘、泪光点点、病病歪歪,那绝对是东施效颦一般。就算自己曾经有过黛玉梦,但成长为婆婆后,肯定接受不了自己儿子娶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矫情的媳妇;作为父母,也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如此,对孩子最大的祝福便是健康活泼、快乐成长……

因为小院要聊红楼梦,因为自己是女人,这些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131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