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保山闻道漭水胭脂河畔锁水阁

故事保山——闻道漭水(第16期)

图文/李开亮王丕余禹磊

“蛮荒之地,一水西去,福泽明德万民之良田千倾;遗记何载,恶龙霸泉,遗祸滨水良田致洪祸肆虐;仙人梦示,择此遏灾制祸之地建阁以治,复繁山水和谐而万民皆欢。至光绪元年,禹氏先祖之光廷大人者,倾资振臂以诏万民捐木再建,至今百载。史至今秋,百业俱兴,文化繁荣,漭水镇政府倾县政协之项目,再诏民众捐资以修缮。阁为三重,用为古技,窗门之作乃剑川之师,阁貌如昨日之风骨,其用为今朝之风景。感先人之恩,谢今人之谋,以记之”。——《重修大河坝锁水阁碑记》

年“雨水”这一天,我们一行“采风”人从漭水集镇驱车10公里,来到明德村大河坝,为的是一睹复修后的锁水阁的风采。赶巧的是,到达之时,天公作美,雨水暂歇,仿佛刻意寂静;天空放晴,胭脂河畔,彩虹显现。雨后的杜鹃,用绽放说话;河边的杨柳,以清新发言。草木迷离,似在思考初衷;燕儿呢喃,正在唱着情歌。这里耕田的农人和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互相映衬,如入画境。“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山光水色,本已美丽,锁水阁矗立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更是相得益彰。

胭脂水河河水顺着山脚穿大河坝缓缓流过,锁水阁就位于胭脂水河畔的一座突起的山丘上。阁为三层土木结构,全部由榫卯相连,由20根柱子支撑,三层之间有楼梯相连,正门是两扇格子门,两边墙壁装饰精巧,一层墙体由土坯砌成,用石灰涂白,画有各式花鸟、虫鱼及二十四孝图;从一层大厅通过楼梯可到达二、三层,二层和三层的结构相仿,中间是大厅,两边是木制的窗户,屋顶的横梁上写有八卦图案和“修建于大清元年”(当地记载年份)字样,站在三层之上,推开户,大河坝尽收眼底,稀稀疏疏的人家,红墙灰瓦掩映在碧绿的核桃林中,好一派祥和的乡村风情画卷。

据当地流传,锁水阁是大河坝世居禹氏先祖禹光庭组织群众捐材捐物,由当地一位方姓木匠施工完成,木工雕刻则来自剑川木匠手笔,建造的缘由颇有些神话色彩。

传说东海龙宫有一位黑龙将军,因犯了天条被贬到胭脂水河,黑龙不满天庭,迁怒于大河坝百姓,每到大河坝粮食成熟的季节,黑龙就兴风作浪,致使百姓颗粒无收,玉皇大帝得知后震怒,派托塔天王李靖前去制服黑龙,李天王移来一座山将黑龙压在山下,将镇妖塔压在山上,从此,黑龙不再为祸当地百姓。不知过了多久,李天王收回了宝塔,当地人就仿照李天王的镇妖塔在山上建了这座锁水阁。希望黑龙永远被镇住,不再为祸人间……

传说固然只是传说,不过是当地百姓希望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的愿望的真实体现,但历经漫长的历史时期依然屹立的锁水阁却还真真实实的呈现在世人眼前,其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集中体现了漭水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生活智慧。

为将这座古建筑完整的保留下来,年9月,昌宁县政协筹资16万元,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筹资5万元,漭水镇人民政府筹资10万元,当地群众自筹3万余元,启动大河坝锁水阁修复工程,于年12月工程顺利完工。

登上这座飞檐斗拱画栋雕梁的“神器”,听清风徐徐,流水潺潺,恍惚中眼前浮现风雨剥蚀沧桑斑驳的画面。兴之所至,口占一绝:“风雨晴虹锁水阁,胭脂河畔容颜新,紫燕衔泥经年后,文墨之乡谱新歌。”

总策划:杨杰坤范红玉

策   划:王国相李发祥杨晶徐喜瑛

主   编:毛三

副主编:杨磊杨清宗李红尘洪宝

编   务:李美兰

审   稿:李红尘洪宝

参编人员:王丕余禹磊穆印凯高兴道李开亮李红专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发信息、广告请加QQ咨询)

  投稿邮箱:wx

bsxw.cn

  en

  管理员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2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