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作为开门之事
我是“文革”结束后上的中学,享受到了哥哥姐姐因家庭成分欠红而被剥夺的求学权益,但有饭吃的日子屈指可数,做梦都想“白米饭,肉配配”那年月,社会尚无就业压力,只要挤过“独木桥”,前头就是“阳光道”当自己幸运地捧上“铁饭碗”,果真有“糠箩跳米箩”之感受回首既往,我赞美“宿命的霉干菜”,也歌吟“粗糙的腰芦糕”,但更感激“喷香的白米饭”
马君的父亲是供销社的职工,吃商品粮的,我一直尊他为“叔叔”他怜我一年到头就吃腰芦糕霉干菜,悄悄地塞我一张面值2.5公斤的粮票,嘱我在迎考之前饱饱地吃几顿白米饭去年,我在杭州培训时惊闻叔叔谢世,忽然想起中学时代的一票颜色胭脂之恩,禁不住泪水涟涟
米饭是寻常的果腹之物但真要煮得一锅好饭,还颇有讲究“善煮饭者,虽煮如蒸,依旧颗粒分明,入口软糯其诀有四:一要米好或香稻,或冬霜,或晚米……不使惹霉;二要善淘净米不惜功夫;三要用火先武后文,焖起得宜;四要放水不多不少,燥湿得宜”(《调鼎集》)
年酒俗称“米酒”,一年酿一次,每次多达一二百公斤家父嗜喝米酒,年老卧床后居然滴酒不沾,家中便不再酿酒每每回家探视,我试着让他再喝杯小酒,他总是回答说,这辈子的酒已喝完伤感的话语在十几只大小不一、空无一滴的酒瓮中传递,竟有“宿命”之回响
2012-08-24 09:33:39.0三 川米1503十八版/enpproperty-->
新米浓缩着大地与日月的精华,无疑是米中的佼佼者头一碗新米贝玲妃胭脂水饭出锅,慈母总是庄重地把它置放在灶神前,点燃三炷香,三鞠躬,口中念念有词我甚至相信,这个世界一定有某种不为我们所熟稔的温软和甜蜜存在,它不仅养胃,更能养心,譬如新米
红稻米原产印度,“胭脂米”之别称美艳至极就连毛泽东在翻阅《红楼梦》时发现红稻米就是康熙当年御赐的“胭脂米”,也是十分高兴,马上给红稻米的主产地河北省委写信:可否由粮食部门收购一部分,以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河北省委接信后每年组织5万公斤红稻米进京(鲁玉凤《“御田胭脂稻”重见天日》)
米饭通常由籼米或粳米蒸煮而成当然,偶尔也能吃到掺了籼米的糯米饭,但农人节俭,总是舍不得,即便是端午节的粽子,也只是裹几个意思意思而已只有过了冬至,开始酿年酒了,糯米活佛济公胭脂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据清代刘廷玑《在园杂志》及《顺天府志》记载,康熙皇帝东巡,民间官绅进贡红米,煮熟后色红如胭脂,有香气,回锅三次,米质不变,色香犹存每次回锅米粒便伸长一点,当地人称“三伸腰”康熙品尝此米,龙颜大悦,遂赐名“御田胭脂米”
民以食为天以天之宏阔比作食,可见“米”之重要但米总归不是饭或者粥因此,在开门诸事中,米只能位列柴之后屈居老二 文/三 川 图/资料图片
客观地说,建国初年,我党高层的生活还是俭朴的,官僚阶层的特权意识也不是很浓,相信这些“御田胭脂米”都摆上了“国宴”,实实在在地为国争得了体面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米作为开门之“事”,笃定是一种泛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旦断炊,一切能够国货胭脂果腹之物———野菜、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皆可为“米”!
米质决定着米饭之优劣记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曾描写贾府收年租的事:各种物品几十种,稻米四种,常用米多达千石,但其中专供贾母食用的“御田胭脂米”仅二石之后,《红楼梦》又分别记述了贾母食用红稻米粥养生和凤姐产后喝红稻米粥滋补的琐事似乎给读者留下了“御田胭脂米”与“红稻米”是两种不同之米的错觉
江南是鱼米之乡,有万年的稻作文明一粒米,既喂养了乡村和城市,也见证着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米之类型有15种之多,但常见的也就是稻米,包括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种“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不管哪种米,一旦遇见火,或蒸或煮,便有了饭一味米饭,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胭脂膏剧情全身所需营养因此,清代的《调鼎集》有“饭粥本也”和“凡物久生厌,惟谷禀天地中和之气,乃养生之本也”的记载
“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李渔)幸福虽说是简单的,但必定以拥有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为前提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