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白癜风有治好的可能 http://m.39.net/pf/a_7720944.html

文字丨『誰最中國』

圖片丨來自網絡

你说,

我们就山居于此吧,

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

——[日本]与谢野晶子

山居

桃花

时光此岸

是一幅清丽的画

山是苍苍的青,沉稳

花是灼灼的桃,妖艳

时光彼岸

是一首明媚的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像一颗春芽

穿破两千年时间的横无际涯——

恰好春归

恰好你在

恰好桃花开

有诗心的人

总能摆脱桎梏

把一切都过得恰恰好

图一摄影

冬冬

图二摄影

龙媒

大概因为桃花用它的丹彩,唤醒了世间最美的时节,所以在最初的朦胧记忆里,先祖们也乐意为它留下隆重的笔墨:

夸父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桃)林;

老子骑青牛出关,当时函谷关所在的灵宝叫桃林;

影响中国人时间最久远的过年贴春联、门神习俗,最初也源自一棵桃树。那棵桃树,据《山海经》记载,长于沧海之中,度朔山上,枝桠伸开有三千里,上面住着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他们就是后来的桃符,再后来的春联和门神……

从神话到民俗,从风景到诗歌,桃花在中国文化里,扮演着一个恰如其分的角色。

自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后,桃花,就成了文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寄托。

那种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美景;

那种良田美池、黄发垂髫的淳朴;

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逍遥……

桃花源里,一切都恰恰好到像一个人间仙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争相寻找。

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的李白,大山名川遍游,却少有一地能留住他。

泾县有一个叫汪伦的人,是李白的超级粉丝,有一天写信给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美景和美酒,诱惑李白当即前往,去后却发现酒店就一个,桃花半树无。汪伦笑言:“桃花是潭水名,水长十里,故名十里桃花;酒店是万姓人家所开,故名万家酒店。”

诗仙大笑,留下了千古名诗《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也许景不够赏,也许酒不够饮,但友人千里相邀,一片深情,却让诗仙倍觉一切都好。

风流才子唐伯虎,科场失意后,把自己隐居的地方称为“桃花坞”,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闭关自守,把一个文人的孤傲清高染成遍山桃花,连李白都难入他眼。

杜甫说李白“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坐在庭前,对一山桃花说:“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他没有周星驰电影里的情场得意,陪伴他的,只有一生的痛苦和贫困,但他知道,心安了,世界就安了,他以理想者的孤傲,陪伴着桃花,桃花也陪伴着他:

桃花山上桃花仙,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换酒钱……

也许怀才难遇,也许世道不公,但坚守人格,桃花相伴,一切就可以很好。

图二摄影

玄武鹏

夸父有理想主义的勇敢

李白有理想主义的浪漫

唐伯虎有理想主义的坚守

文人的理想

就在一朵朵桃花里

一代代延续下来

然而桃花也只不过是桃花罢了

心怀美好

诗意地栖居

才会觉得这世间

一切自有安排

一切恰恰刚好

胭脂用尽时

桃花就开了

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30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