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天都城爱丽二期样板区景观方案设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自然诗意的居住一直是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在人们心中,辋川别业描绘的陶渊明式的山水田园生活正是人们的梦之住所。本案从辋川集中提取九个景点,造园中融入其诗画,修造成“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郊野别墅。

卷一

竹岭映曲

上山道两旁成片的竹林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沿着峰回路转、盘山而行的“S”弯,穿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宛如进入世外桃源。

入口中式院门上刻有景点题字作为标识,两侧造型松搭配景石作为空间的软景,整体营造江南园林古朴优雅的氛围。通过纯化的景观,将城市街道的喧嚣、杂乱屏蔽。

入口设计不失礼序感与尊贵感,简洁的造型透露着园区入口的“端”和“雅”。竹石云径,一帘幽梦,延目纳景。

卷二松风草岗

中心以开敞的草坪为主,利用天然的草坡地势,于高处叠置湖石,建拂翠亭,以创造山体余脉的意境,并将拂翠亭主景藏于林带之后,避免了开门见山、一览无余。草坪边缘由花木和景石围合,植松柏、古梅、美竹,又有拂翠亭藏于石林丛中,树梢之后,收之眼帘,宛然镜游,产生幽邃深远之感。

透过花木可以隐隐窥见高处的会所建筑,采用古典园林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的手法,抓住人“窥视、好奇”的心理特征,层层引诱,来求得游园时的满足感和趣味性。同时,半遮半掩也有加强景深,更显景色幽远的作用。

以松树为主题,以亭为点睛之笔,仿古人笔意,表现清寂、幽远的山岗景色。

卷三

空山鹿柴

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作为人行的观光路线,是交通体系的补充,带给人不同的体验。场地由大片植物围合,整体营造郊野自然,幽深的氛围。局部留出草地放置鹿的雕塑,曲径中只闻细声人语,却不见其人,透过树林,会所建筑依稀可见,淡泊宁静。

卷四

秋水白鹭

白鹭相迎,碧水相映。山水画屏,文人风雅。

强化轴线迎宾水景,将水面尽可能做大,最大程度展示建筑恢弘气势,借光影之迷离,映衬建筑、白鹭。节奏韵律融入景观当中,水光鹭影奇诡变化,院落美卷落入眼帘。粼波溪石,翠苔松影,现代华丽厅堂与窗外唯美山水画卷的对比,给业主回归之感。踏水而归,宁静而柔美。

会所前景观以古典的设计手法诠释东方意境。由于场地存在4米左右的高差,设计采用高端大气的三级假山叠瀑作为主体景观,消除场地高差的同时打造多重景观空间。

会所前方开阔的静水面,四周以太湖石围合,展现一种旷达的人生意境。亲水平台位于水池东侧,是会所前场地的制高点,可从高处俯瞰瀑布的同时还能观赏远处的湖光山色。在会所下方观赏到的则是壮观的大型瀑布,瀑布前设有观景台阶,层叠的瀑布、沿途的景石、品种丰富的植物,给予访客多种不同的感官体验。

卷五文杏澄心

文杏馆在诗中是辋川的一处主要景点,在本案中作为访客接待的建筑,结构精致、屋宇精美,并植有杏树,表现了诗中场馆的意境。

作为会所室外洽谈的内院,地势平坦,以植物景观为主,结合长廊与亭榭,中央设计休闲平台作为销售部的室外延伸。平台面积约为60㎡,可容纳放置6组沙发,供客人洽谈。下雨天则可在廊下休息交流。平台四周绿化掩映,同时植物以杏为主题表现诗歌意境。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是中国著名的观赏树木,其花色又红又白,胭脂万点,花繁姿娇,占尽春风,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也是姿态优美的孤赏植物。

卷六金屑流碧

长轴自然山水画卷,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跌水涌流涣漾呈金碧色,通过静水楼阁,寄托人们对自然山水、宁静致远的美学追求。

vip包房位于会所东侧,庭院面积较小,采用精致私密的设计手法,整体营造高端、幽静的氛围,强化主体亭。其庭院南北存在2米左右的高差,景观以假山跌瀑为主题,设计两重假山跌水、一为亭西侧三级跌水,二为亲水平台前跌水,下方水池养殖锦鲤,水石相映。整体营造幽静的景观氛围,邻水设计休闲平台,放置室外家具,在亭廊之中观瀑赏鱼,别具品味。

卷七芙蓉半醺

“园中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也是藏景的一种,该区域连接园区与别墅庭院,以网师园中的“殿春簃”作为原型,融入现代生活美学,突出中式山水意境,是售楼处通向样板间的一处别有洞天的“园中之园”。院中遍植木芙蓉,木芙蓉一年四季,各有风姿和妙趣:春季梢头嫩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季绿叶成荫,浓荫覆地,消除炎热带来清凉;秋季拒霜宜霜,花团锦簇,形色兼备;冬季褪去树叶,尽显扶疏枝干,寂静中孕育新的生机。此外芙蓉花具有富贵荣华的美好寓意。

该园位于会所北侧,地势平坦,作为开敞式庭院,入口处设计干净草坪,其上放置精致的盆景,作为会所出入口的对景。过渡区设计自然曲折的园路,效仿自然。院内堆山叠石,于山石之上设芙蓉亭,供人休息观景。举首仰望,有咫尺山林的气氛。园内景观以植物组团,打造自然青翠之景,呈现出“淡泊宁静”的意境之美。

卷八宫槐门府

门庭礼序,八方宾客。典雅制式,山水画卷。

作为整个场地唯一面向城市的界面,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手法,在大门前留出展示区域,划分出一个更明确的门区空间。

入口采用开敞、大气的空间布局,由外向内,从野趣向精致过渡。沿街对植两棵大槐树,表现诗歌意境,并且有美好的寓意:门前有槐,荣贵丰财。门前两边罗汉松相迎,以对称美感,致敬东方礼序思想,内敛而不失风度,既现代又符合东方文明的景观特征。简洁的铺装与植物强化入口的优雅大气、精致,犹如艺术雕刻,质感凸显,美轮美奂。铺装中间局部嵌有山水地雕,沉淀丰郁的中国风之美,低调与奢华间,宽门阔院,自成气派,给予尊贵踏实的归属之感。

卷九林端北垞

样板庭院引用古代文人墨客写意情怀的揣摩,通过禅意的山石溪流、充满意境的小品以及灰空间的运用来烘托中式写意山水庭园的氛围,达到游目骋怀,忘情山水的境界。庭院总体标配廊、半亭、水景,其中的五个庭院分别以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五会友”为主题,具有“玉堂春富贵”的美好寓意。

自唐代开始,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堂春富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荣华富贵的景象。玉兰是爱国,贞洁的象征;海棠有游子思乡之意;迎春花小却秀丽,气质非凡,不畏寒威;牡丹、桂花分别是繁荣昌盛,吉祥崇高的象征。每个庭院入户前有该庭院植物图案浮雕。

结语设计愿景

打造充满传统文化意境的辋川九景

实现极具东方韵味精神的居住理想

创造令人惊艳的爱丽二期门户形象

项目名称:天都城爱丽二期样板区景观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分院

设计规模:12万平方米/设计时间:年

文图:邹智慧姚浩军/编辑:盛超赟

UAD

风景园林分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34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