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胭脂 >> 胭脂成分 >> 朱砂点绛

朱砂点绛

苯丁酸氮芥片 http://m.39.net/news/a_6511112.html

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使用脂粉化妆的记载。到了两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提高,无论男女贵贱都比较注重美颜,化妆造型和化妆品的制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01

妆容

两汉时期人们以肤白、颊红、黛黑、朱唇为美。

除了先秦以来一直流行的粉白黛黑的素妆外,红妆也开始盛行。

素妆不施胭脂,单以妆粉敷面,清新淡雅。红妆敷粉施朱,娇艳妩媚。

红妆又发展出许多种类,诸如桃花妆、慵来妆、啼妆等等。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里的红粉妆即指桃花妆,是汉代少女们最钟情的妆饰。先全脸敷白色妆粉,然后将胭脂涂于两腮,额头和下巴处则留白。妆扮好后面如桃花,娇美不已。

慵来妆即在脸上敷红粉、浅画眉毛,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以慵倦和休闲的意境。

啼妆也曾风靡一时,在两眼下沾白粉,犹如啼痕一般,配上“愁眉”,惹人怜也。

时尚从来是少部分人引领的潮流,在古代,甚至是由皇帝的喜好决定。汉武帝喜欢的八字眉、汉成帝钟爱赵合德的远山眉都一度成为时尚标杆。

02

化妆品

汉代化妆品的种类已经非常齐全,脂泽粉黛,一应俱全。

来看看汉朝精致的猪猪女孩们都用些什么。

上妆前首先应当将脸面清洁干净。有钱人已经开始使用“石碱”来洁面,其大概相当于肥皂,而普通百姓一般就用草木灰和淘米水清洗,这些都有一定的去油污功效。

尔后还得涂抹面霜,古代称为面脂,是一种润肤的膏脂,可用作面部滋润,也可用作润唇,还有淡淡的香味。

粉底

汉代使用的妆粉,主要有米粉和铅粉,敷上后光洁奕然。

米粉,是用米作原料研磨成的一种细腻的粉。米粉的附着力不强,增白和光泽效果一般。

长沙马王堆辛追墓出土西汉丝绵粉扑

铅粉,是含铅物质所制成,其形态有固体和糊状两种。铅粉通常被吸干水分加工成瓦当形或银锭形,称“瓦粉”或“定粉”,使用时加入油脂调合。若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即俗称的“胡(糊)粉”或“水粉”。

由于铅粉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虽然如此,铅粉仍然是属于高级化妆品,普通百姓还是米粉为多。

胭脂

胭脂又称焉支、燕支,从红蓝花中提取制成。相传汉武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因红蓝花来自焉支山,故汉人称其所制成的红妆用品为焉支。

红蓝花,又名红花。原产中亚地区,约在汉代传入我国。因其色泽红润鲜美,故匈奴人采之制作染料,并用作妇人美容品,当时作为成品的胭脂早已传入中原,而原料植物红蓝花却在中原鲜见。

在红蓝花作胭脂之前,还是以朱砂研磨成粉状来做妆粉之用,不过易脱落,效果显然不如胭脂。

窦绾墓出土西汉铜朱雀衔环杯

出土时杯内尚存朱红色痕迹,推测为化妆品,孙机先生认为这是调脂用的用具

黛眉

汉人画眉先修眉,再描画。首先要用镊子修饰眉形,然后把石黛在黛砚上磨好,再用眉笔蘸上研好的黛料描眉。

眉黛是一种矿石,也称作石黛。石黛用时要放在专门的黛砚上磨碾成粉,然后加水调和,涂到眉毛上。后来有了加工后的黛块,可以直接兑水使用。

新疆温宿县包孜东乡出土的汉代眉笔

西汉渔阳王后墓出土的漆匣黛砚

汉代流行的眉妆有八字眉、远山眉、蛾眉、长眉等。

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长眉入鬓

唇脂

汉代唇妆以红和小为美。朱砂点绛是最为惊艳的一笔。

朱砂是汉代唇脂的原料。朱砂本身不具粘性,附着力欠佳,如用它敷在唇上,很快就会被口沫溶化,所以在朱砂里渗入适量的动物脂膏,由此制成唇脂。

这样的唇脂具备了防水的性能,既能保持唇部的光泽,又增添了艳丽的色彩,还能防止口唇皲裂,是一种深受汉代女子所喜爱的化妆品。

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九子奁中,其中一个小圆盒内便留有口脂的痕迹

在汉代,虽然没有调制的香水,但熏香和香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当时人们将天然香料盛放在熏炉进行焚香,香气散发附着在衣物上,浓烈幽远,持久留香。抑或将香料放入香囊随身携带,红袖添香,暗香飘来。

西汉彩绘狩猎纹陶博山炉

焚香熏衣,是古人熏香的重要目的之一

03

化妆盒

奁,是专门盛放梳妆用品的匣子。

汉代的奁盒奢侈豪华、精美绝伦,特别是多子漆奁盒,大盒套小盒,盒中有盒,适宜盛置用途不同、形制各异的多种化妆用品。

奁盒通常装有梳篦、铜镜、化妆品、香料、刷、镊、削刀、眉笔、笄等物。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西汉双层九子漆奁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双层六子锥画漆妆奁

装有各种梳妆用具,角质镜、丝绵镜擦、木梳、木篦、角质梳、角质篦、漆柄茀、角质镊、铁环首刀、竹笄等

梳子有着较为疏松的齿距,主要用途是梳整头发;而篦子相比梳子有着更加密集的齿距,梳理时更加细致,主要用于去除头发之间的污垢,保持头发的清洁,不容易长寄生虫。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贴金人物动物纹银釦漆长方奁,里面装着沫沫的梳妆用品

04

男人也化妆

在汉代,可不只有女人才化妆,男人同样也会对镜理容、梳妆打扮。

西汉彩绘陶骑马俑徐州博物馆

长眉和红唇,相当精致的大汉猛男

其实男性化妆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男性化妆已成社会风尚。近年在陕西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发现了以牛脂为基质的美容面脂,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面脂,成为先秦化妆的重要实证。

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发现的微型铜罐罐以及里面的化妆品

墓主人是一位男姓,故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男性化妆品,同时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面脂。

在汉代,以白为美,无论男女都要敷粉。汉惠帝时甚至有不敷粉不得上朝的规定。此外三国时魏国尚书何晏不化妆不出门,“敷粉何郎”说的就是他。风流倜傥的才子曹植也是个粉不离面的人。

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目前发现的有化妆用具出土的西汉墓葬中,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墓。虽然其中有一些别的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但这也正说明了男性化妆在汉代是十分普遍的。

0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注重仪表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男人化妆的现象,随着宋朝朱程理学的兴起开始慢慢消减,男性对于自身的形象逐渐保守起来。到了清朝,“留发不留头”令男人的自我审美最终崩塌。

——完——图文由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下列查阅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博古格物

长乐未央,长毋相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4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