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版李子柒横空出世,古法复原古代笔墨
年最后几天,李子柒终于有消息了。
她消失的这段时间里,有“男版李子柒”之称的彭传明一直在延续诗意生活。
他与山为邻,居于山谷。
还原古代胭脂水粉、笔墨纸砚的制作,像是穿越至今的“古代匠师”,勾起无数人的好奇心。
如今,有万粉丝每日期待彭传明的作品更新。
让人不解的是,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彭传明,并没有像其他大V一样直播带货。
有无数网友怕他没收入会断更,纷纷呼吁彭传明要接广告。
却也有人质疑彭传明人设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让彭传明一炮而红的是他8分钟的古法制墨视频。
这条视频,彭传明拍摄了2年,还原了古法制墨的整个过程。
视频一发出,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作品点击量达到2.1亿,彭传明的账号几天内涨粉多万。
农民出身的他成了网红,这是他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
让无数人赞叹的视频背后,却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复杂和艰难。
为了呈现制作最古朴的样子,彭传明每天阅读大量的古法制作书籍。
书中的文字晦涩难懂,他不厌其烦的查字典、查资料。
有时候一段话的理解和翻译就要用去多半天的时间。
制作更是费功夫。
昏暗房间里,几十个盛满桐油的古碗整齐排列,用棉线制成的灯芯,在碗中摇曳不停。
每个碗上都有一个用竹子撑起的架子,架子上倒置放着另一个碗。
碗上每隔几小时就会布满厚厚的一层烟灰。
彭传明用刷子小心翼翼的将烟灰一一收集,再将它们放进水中搅拌后澄清。
澄清后的烟灰经过晾晒,就成了制作古法墨的墨粉。
收集、清洗、晾晒……看似简单的过程,要花去一年的时间。
墨的形成,还需要加入麝香、珍珠等珍贵的材料熬制成的胶。
彭传明将熬好的胶和墨粉搅拌成墨团,用木锤对墨团进行反复捶打。
放入模具中的墨团要用石头紧紧的压制,才会有墨条的模样。
彭传明将压制好的墨条进行晾晒,每天要不停的翻动墨条,让它均匀受热。
这又花去一年的时间。
制作过程很复杂,拍摄过程更是艰难,彭传明却能用整整两年,静心制墨。
他用精致的手艺,把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给所有人,让人们了解东方之国的魅力。
有人说彭传明是穿越至今的“古代匠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
手艺人、医生,完全不搭边的两个职业,彭传明是怎样转换的?
彭传明的家在福建南平的一个偏远山村。
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贫瘠是山村人永远想挣脱的桎梏。
彭传明从小就知道,只有拼命读书,才是他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
他聪明好学,肯吃苦,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高考后,彭传明考上福建医科大学,前来祝贺的村里人挤满他的家,父母亲高兴的直掉眼泪。
彭传明延续了高中时的刻苦,他的大学生活简单、充实,一心扑在学业上。
凭借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留在城市里,成了一名医生。
几年后,彭传明在城里买了房子,把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亲接到城里享福。
事业有成、父母安康,彭传明觉得幸福的人生就是现在的样子。
谁知,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父母亲,却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一心想回到山村。
彭传明父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他又是家中独子。
再加上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更不忍面对被病痛折磨的病人。
他常常怀念:家乡静谧的竹林,山谷中鸟儿的啼叫,乡亲们家里升起的袅袅炊烟……
一番思想挣扎后,彭传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医院,带着父母亲回到家乡的小山村,重新开始山村生活。
回到家乡,彭传明感受到久违的自由自在。
柴米油盐、下地干活成了彭传明的生活日常。
偶然的机会,彭传明看到李子柒拍摄的视频:
她用鲜花做酒,用春水煮茶,自己种菜、自己做粽。
山间万物在她的手中,像被施了魔法,仙气飘然、美轮美奂。
一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彭传明,被李子柒精湛的手艺和诗意的生活震撼。
在山水之间,静观美好岁月,这不正是他向往的生活吗?
彭传明的父亲就是个手艺人,山上的竹子在父亲的手中,会变成竹筐、斗笠和纸张。
做好后,父亲会挑着担子拿去集市上卖,换回家中需要的粮食。
受父亲的影响,彭传明从小就对手工制作有很浓的兴趣。
年,经过2年的准备,彭传明发布的第一个视频“古法制墨”,爆红网络。
视频中没有一句话,背景音乐是大自然的流水声、鸟叫声,还有制作的打磨声。
彭传明以一己之力,还原了中国古代制墨的场景。
作品画面干净,古法工艺和自然山水浑然天成,网友们纷纷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之后的视频,他用地瓜酿酒、用猪胰制皂、用菠萝做醋……
他的作品发布没有固定期,少则几月、多则几年。
让人震撼的是,彭传明用一年的时间记录了水稻的成长过程。
用泉水浸种、在雨中做秧地、烈日炎炎下下种、定根……
日子慢慢滑过,彭传明不慌不忙,用镜头拍下水稻的发苗期、抽穗期、孕穗期、花期、灌浆期、黄水期……
收获的季节里,他汗流浃背踩着脱粒机,稻絮满天,像是大自然对他的称赞。
他摘下木姜子,蒸成精油,送给乡亲们驱蚊。
他亲手种下竹荪,给妈妈做她最爱的竹荪火锅。
他用传统工艺给孩子们做成梨膏,香甜清肺……
在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上,彭传明不仅愿意花功夫,还不惜重金,买昂贵的制作材料。
制作古代胭脂时,彭传明用了一盆黑乎乎的东西,有懂行的网友连连惊呼:
胭脂虫!一盆胭脂虫!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材料,每斤的价格是0元。
这么贵的胭脂虫,彭传明一用就是一大盆。
难怪有网友担心他,会因为没有钱而断更。
网友的担心不是没道理。
彭传明走红至今一直没有开通直播带货,唯一的一次广告植入,也是有不得不接的原因。
不卖货、不挣钱,彭传明到底为了什么?
彭传明从年发出第一个作品,将近3年的时间,他只拍摄了个作品。
所有的视频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只有原始的制作声和大自然的声音。
他的粉丝高达多万,每个人都耐心等候他每个作品的诞生。
有人说:李子柒是人间理想,彭传明是人间真实。
彭传明的真实不仅是他运用的古法工艺,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真实追求。
有人说,彭传明像是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匠人”,没有他不会的手艺。
他一直在追赶偶像李子柒,希望像她一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
同样是农村出身的李子柒,尝尽人间苦楚,却依然安静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家常的柴米油盐,在她的手中,都变成岁月静好的辅料。
她用漫山的鲜花做酒,在美景中拉出细细的牛肉面,在院中插花,陪奶奶看屋檐落雨……
作品中李子柒美如仙女,生活甜蜜诗意,镜头中的烟火气让人欣慰。
她用双手还原中国古代人的吃食,制作笔墨纸砚,成为中国文化行走的代言人,
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
她和彭传明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成为无数生活在喧闹都市现代人的追求和理想。
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吸粉无数,却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当成赚钱的工具。
有些团队抓住人们的心理,花费大量的金钱制造出乡村生活,追求利益、劳民伤财。
有人也曾质疑彭传明、李子柒是团队操作下的摆拍。
李子柒将自己拍摄的原始视频曝光,堵住了悠悠众口。
不善言谈的彭传明,将真相写在自己的简介中:
籍贯福建南平的一个小山村,80后,农民,没有团队。
彭传明的作品,如他的人一般,让人心灵安静,流连忘返。
他在视频中,永远穿一件灰色的中式短褂,一双破旧的解放鞋,不厌其烦的探索、钻研、复原他热爱的古法工艺,希望这些传统文化不再只是古书中的一行文字。
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都体现在一帧帧的画面中。
多年的磨炼和积累,让彭传明和李子柒一样,成为行走的文化传承者,无数人在他的作品中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就像他自己所说:正是有我们一代代人的热爱,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流传千年。
在彭传明的经历中,我们发现,人生不只一种定义。
有人喜欢繁华热闹,也有人喜欢静谧安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好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彭传明的走红,或许是久居都市人们心中的一种向往,或许是李子柒出走后的一个补位。
无论什么原因,在广阔的农村,我们看到彭传明一直专注追求的:
人生的自由、热爱和幸福。
在传播华夏文明的道路上,彭传明一直在坚守,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cf/1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