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扶贫车间rdquo成为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92476.html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宁夏泾源县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政策驱动、项目带动、全域联动,全力以赴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结合扶贫车间投资小,厂房设备、技术含量、年龄要求不高,工作时间宽松、适应面广等特点,率先在发展优势明显的羊槽村建起旅游扶贫车间。

羊槽村位于泾源县东部,距县城8公里,辖区生态资源丰富。北距甘肃崆峒山景区15公里,胭脂峡景区位于其中,发展旅游产业条件优越。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户人,年以来共识别贫困户户人,截至目前累计脱贫户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6.5%下降至0.63%。村党组织现有党员54名,“两个带头人”18名。年,通过实施旅游扶贫到户项目,共兑付旅游扶贫专项资金16.5万元。其中以刺绣、沙画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21户,补助资金10.5万元;农家乐6户,补助资金6万元。截至年年底,旅游扶贫车间累计吸纳67户村民参与旅游商品生产,加工旅游产品近件,回购近件(全部回收),支付加工费近3万元,人均每月增收元左右,有效地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手工作坊,帮扶一个家庭。年,村委会经过摸底调查,确定了21户会刺绣、懂沙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持对象,参与旅游商品加工与销售。经过县、乡、村三级申报,争取旅游扶贫专项资金16.5万元,建设旅游扶贫手工作坊21个。村两委和村妇联广泛动员全村留守妇女积极参与,采取“订单式”加工销售模式,生产加工刺绣等特色民俗商品,每户平均增收元左右。

(二)夜校培训指导,送来一技之长。充分利用村党支部和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农民夜校,以沙画、刺绣等旅游商品制作技能培训为重点,先后聘请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长马福荣、旅游服务资深讲师马晓娟及区内外刺绣方面的有关专家。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交流,组织农户实地观看、实际操作等方式,利用晚上七点至九点半闲暇时间,在羊槽村村部举办“农民夜校”培训班。实现了由传统的输血式救济扶贫向造血式产业扶贫的转变。不仅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求知需求,提高了农民素质,还让更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技能知识,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增强脱贫信心。

(三)建设扶贫车间,打造一个基地。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村委会认识到抱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采用“村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发展模式,成立了胭脂峡旅游商品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宁夏蓝孔雀旅游商品研发中心,通过整合村活动室和畜牧改良点建设旅游扶贫车间,打造以布艺加工为主的沙画、剁绣、串珠、绳编等旅游商品制作基地。目前,通过精准培训、订单加工、定向回购等方式,为60名学员开展了沙画、布艺加工、葫芦烫画、汽车坐垫编织4大类、60个品种的旅游商品制作培训。由企业提供原材料并签订加工回购协议,加工产品经验收合格后,由企业直接回收并支付加工费,真正让旅游扶贫车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梦工厂”。

(四)主动宣传营销,带动全村发展。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争取,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下,羊槽村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村为单位参加了“年海峡两岸旅游商品展暨‘食尚宁夏’美食狂欢季”和昆明“年中国国际旅游节”,节会上羊槽村的旅游资源与特色产品加工受到了相关企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381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