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一节两村落,体验最具威海味儿的民
威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城市,一代代的威海人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好客君带着各位客官走进威海,探寻一屋、一节、两村落的文化韵致,体验最具威海味儿的民间文化吧。
线路:青岛——荣成俚岛——荣成东楮岛——石岛南车村——石岛牧云庵村
第一站:荣成俚岛探寻威海独有的民居——海草房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威海特色的民居——海草房。
走进俚岛,迎接大家的除了湿润的海风就是这满眼的带着古朴韵致的建筑群。从很远看过来,这些海草房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
俚岛是个干净而悠闲的小镇,在夏天明丽的阳光下走进俚岛,恍若走进一个古风犹存的梦境,那一座座海草房,是那么真实,又是那么虚幻;是那么清晰,又是那么遥远。
海草房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犹如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讲述着久远的故事……自从先人在大海边砌下了第一块青石,盖起了第一座海草房,一个村落诞生了。一代代的人在这里出生、劳作、老去,这些海草房记载着人们的拼搏,注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了他们的期盼和守望。海草房像一个温暖坚实的臂膀,为他们遮风挡雨,海草房就是他们温暖的家园!
海草房有三合院、四合院、正厢院等样式。每户农舍多为一进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三合院由北侧的正房、东西两侧的厢房和南侧的院墙组成。四合院其他部分和三合院相同,只是改院墙为倒座。
住进渔民石墙海草盖的老式民宅,睡在大火炕上,吃鲜活海鲜,尽情地享受胶东人纯朴的民俗渔家生活。还能到村头滩涂赶海,拾贝、钓螃蟹、也可乘船出海,饱餐一顿原汁原味的海鲜大餐,这就是最正宗的威海民间味儿啦!
海草房攻略:
1.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俚岛镇大庄许家村的海草房错落有致、弯弯曲曲,进入小巷,有进入迷宫之感,有曲径通幽之意,值得一去。
2.东楮岛、鸡鸣岛等威海的小岛上也可以观赏到海草房景致。
3.费用:海草房大约元/晚,人多的话可以住三合院或四合院更划算
4.餐饮:像大多数民宿一样,海草房也可以自己做饭,或者想吃什么提前告诉店主,会帮你买回来做。
第二站:东楮岛探寻滨海城市的节庆——祭海每年阳历4月20号左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谷雨时节,百鱼上岸。这是北方渔民世代传承的说法。威海荣成东楮岛村渔民在这个时间段都会举行古老的传统祭海仪式,摆起三牲供品,供奉海神。
当地渔民讲,每年的祭海仪式都十分隆重,在这一天的一大早,渔民纷纷走进附近的龙王庙,焚香放鞭,把祭祀物品抬进庙门,摆上供桌,祭祀海神。
接着举行祭海仪式,渔民都会摆上了开花大饽饽,抬上整猪整羊。祭祀结束后,祭品被扔进海中,以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除了东楮岛,威海其他渔村的祭祀方式也基本相同。
对于渔民,谷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海上捕捞丰收的开始。谷雨之后,天气变暖,鱼虾向岸边洄游。渔民便备好网具和船上日用品,开始了一年的海上正式生产。
祭海攻略:
威海谷雨祭海神村落:环翠区靖子村,荣成的靖海卫、朱口、沙口、大鱼岛等村落。
贴心提示:
1.威海各村的祭海风俗有差别,时间上也不尽相同,需要提前落实好。
2.举行祭海仪式的村落主要分布在荣成南部沿海,从威海市区自驾需要1.5小时左右
3.祭祀仪式不需要门票,但参观时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
第三站:石岛赏花、看画悠闲游这一站的花村和画村都在石岛管理区内,在去石岛的路上,好客君觉得这两个地方的时候一直觉得这里就是最适合小仙女们生活的地方。
家家养花、一年四季花香不断的花村——南车村
南车村是石岛西北方的一个著名的花乡,它三面环山,东临黄海,一条小河从西山峡谷流来,千曲百折,穿村而过,叮咚入海。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传统养花村,传说中那个“三百人家皆花匠”的村落。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王母娘娘曾领着七仙女来此游玩,被这里的秀美山川和淳朴民风所感动,久久不肯离去。于是王母娘娘让七仙女撒下一把杜鹃花种子,就有了现在这满山遍野的红杜鹃。
村里有一处园艺场,存养各种花木20万盆之多。杜鹃花品种,除了普通的春鹃、大毛叶、石榴红、竹叶、小竹叶外,还有名贵的丹顶、贵妃醉酒、紫凤、白牡丹、五宝珠、金皇后、八宝芙蓉、赛王冠等,茶花的名贵品种有红十月雪、花十月雪、十八学士、胭脂喷雪、七心红等。各种盆景造型奇特,千姿百态。
人人会绘画、画家辈出的画村——牧云庵
走出南车村自驾一路往南开,15分钟左右的路程就到了画村“牧云庵”。
牧云庵の画
步入牧云庵村,宛如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美术新天地,一幢幢新瓦房的墙壁上绘制着巨幅壁画,家家户户的映壁上都用图画装点一新,绚丽多姿,光彩夺目。
在村里的办公大楼,设有供人们常年参观的美术展览厅,展出的作品达一百多件,作品中有意境深邃的国画、喜庆吉利的年画、色彩浑厚的油画、情节感人的连环画、乡土气息浓郁的剪纸、刚劲流畅的书法。这些喜人的作品,全部出自本村几十位渔家儿女之手。
牧云庵の剪纸
牧云庵村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在剪纸艺术的影响下,四十年代就有人学画画,建国后,在党的关怀下,这个村的美术队伍茁壮地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爱作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全国各地来渔岛写生的画家请到村里讲学,并派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培养出一大批画家,有好多家庭成了绘画世家,不少渔民办起了家庭美展。
牧云庵の美术人
据说,在近10年的时间里,这个村产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3人,其中有2人被选为省美协理事。有14人考上大中专美术院校。创作的各类美术作品不下四千件……所以是不是很厉害!
村落线路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