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于谦落花吟看落花花开花落寻常

历来诗文看落花多扼腕叹息:或为落花短暂一生痛心,或感慨岁月无情,花易凋零;或借花自怜,悲叹自己命运如花凋零。如李煜诗句: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曹雪芹(林黛玉)诗句: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然而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看落花,却与众不同。他的《落花吟》一诗虽写出了落花短暂易零的品性,但认为这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多伤感。且看他的《落花吟》全诗:

《落花吟》

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

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

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

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

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

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

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

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

全诗共十六句,从诗句内容看,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直接写出了落花容易凋零的本性,如:昨日花开树头红,今日花落树头空;莫遣花飞江上去,残红易逐水东流。诗人认为,花开短暂,最好别让落花飞江上,因为残花遇流水更让人悲伤。

一类是借落花感叹需及时行乐的诗句。如:人生行乐须少年,老去看花亦可怜;韶光有限蝶空忙,岁月无情人自老;眼看春尽为花愁,可惜朱颜变白头。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也不得不承认,以落花喻人生,得及时行乐,否则花尽人即愁,朱颜变白头。

还有一类诗句最能体现于谦的本性。如:花开花落寻常事,未必皆因一夜风;典衣沽酒花前饮,醉扫落花铺地眠;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诗人认为: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多叹息,沽酒花前,醉卧落花,要能心地坦然。“风吹花落依芳草,翠点胭脂颜色好”更是直接表明:落花如胭脂,点缀芳草,颜色非常好。此两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于谦一生,似乎与他在此诗中发表的感叹有诸多相似之处。于谦是大明王朝永乐十九年的进士,是西湖三杰之一。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明正统十四年(年)七月,瓦剌也先大举进犯明朝,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群臣无策,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于谦挺身而出。他率领臣民拯救了大明王朝。他的不服输秉性,或许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于谦后来还是被明朝的统治者杀了,他的短暂一生有如落花凋零,也令人扼腕叹息。

于谦诗作慷慨悲凉的风貌与不甘堕落的主题,预示了于谦“明知难为而为之”的独特人格。他出将入相,国士无双,后人评价于谦对于明王朝是“举扶大厦之将倾,力挽狂澜于即倒”。明孝宗弘治二年(年),朝庭追赠于谦,谥号肃愍,赐在墓边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十八年(年),改谥为忠肃。

民族英雄于谦早已作古,然而他的保家卫国事迹以及他的诗作,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5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