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骗了我31年,彭于晏的悟空传
人与妖在永无休止地赎罪,神则掌握人命、妖命、甚至天命。这是《悟空传》,也是中国式青春。
西游记说得太过隐晦,太过美好,太过单向,太过特定......这不应该是真西游。4妖1人的取经之途,《悟空传》打破人们对西游的敬畏,赋予他们矛盾重重,行动不居,谁亦无法猜透。
孰能无过,孰能无祸
过之也罢,祸之也罢
此乃真西游
1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
他不是那个软弱的唐僧,为了证明自我,为了追寻未知,毅然放弃神职,踏上西经之路。
唐僧是个矛盾体,他对外界的事物充满怀疑,人性乃至神性的弱点和黑暗都让他感到困惑,于是对人生发出“何人生我?生我又为何?既带我来,又不指我路”的疑问。
然而,他又和矛盾进行较量,发出了“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的誓愿。
寻找自我的道路艰辛而遥远,我们都在默默接受世上的“定律”。他人的话语就像如来的法则一般,希望大家存活在这个法则里。我们试图去质疑他们,去冲出这个牢笼,便要承受冷眼,承受嘲笑,承受失去所有的苦。
有些人拿答案灌输给你,不是为了让你变聪明,是为了把你变傻。唐僧决心独身去寻找答案,你呢?
2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
西游记中影响最深的一幕,不是大闹天宫,不是石破天惊,不是落地成佛,是那只猴子出世之后,坐在山颠之上,一身懵懂,满目孤独。
悟空大闹天宫,却给抽去记忆,给一分为二。一个在护送唐僧取经,渴望消除罪孽,另一个依旧是齐天大圣。而天庭想要的,便是悟空把自己杀掉,西游只是一个骗局。
西游之路,一路的磨难都是由于神的疏忽而造成。他们所圈养的坐骑或者所教育的属下下凡危害人间,最后却没有处罚,反而希望悟空感恩戴德。就像,神家中养的狗,咬了人,我们还需要感谢他们没把人咬死,庆幸只是伤了而已。
悟空本由石所生,却要受众神玩弄;他认为神和万物都是平等的,而神却认为他们高人—等,要万物诚服于他们。就如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自以为俯视所有人。郑爽抽烟也可以成为他们嘲笑的资本。
即使前路再难,谁可挡齐天大圣?即使会死,我也要证明,命运在我手中!“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往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得,我叫齐天大圣孙悟空!
3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
《悟空传》乐于与众人谈情,悟能经历千世情劫,误入猪道轮回,依旧不忘千世前的阿月。他假装自己是一只猪,假装高老庄有漂亮的媳妇,假装笑得没心没肺,假装夜里没有望着明月落泪。
“天蓬,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知道,因为我扶起了我所爱的人。”
悟能深爱阿月,愿在天庭共度漫长岁月,愿陪她共铸璀璨银河,愿为她承受所有。但是这份爱居然需要得到天庭的同意。从什么时候开始,情已经非己物了?我们需要得到他人的同意才能在一起吗?
他们说要门当户对,没来得及登对,就已经被棒打鸳鸯了。猪配不起人,所以悟能不愿用这模样去与阿月相认。有人曾说,一段感情,需要得到父母朋友的祝福才能幸福,最后他们分开了,因为家人的反对。
两情相悦,何必在于他人的想法,在乎彼此的容貌,在乎兜里的钞票。
4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西游记》中的悟净,老实并且忠心;《悟空传》中的悟净,暴戾但是忠心。他不忠于唐僧,而是忠于教条,西游途中,只是为了寻找琉璃盏的碎片,把过去重新拼好,重返天庭。
即使甘愿为奴,忠心耿耿,花费了年去把破碎的琉璃盏再拼好;但是王母早已忘了这一切,一挥衣袖,这次碎的不仅是琉璃盏,还碎了那颗忠诚的心。
我们可以说悟净是个坚持的人,但是我觉得这个词是对他的侮辱。忠心对某人某事,却得到遗弃;一心想着赎罪,却已经给遗忘。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他才是《悟空传》里最悲哀的角色,为何付出会得不到想要的?被玩弄了年。也该醒过来了,我们只忠于值得付出的人和事,即使忠于陌生人,也不忠于贱人。
不因为一次被遗弃而放弃生活,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End不过我不太建议未成年人去接触这本书,他们的热血不应该放在拳头与烟酒上,他们尚未走到需要西游的这一步。
西游修成四大皆空,人便无情感无思想无痛苦,但是失去了这些,人亦如行尸走肉一般,也死了。太无奈,太难堪,太压抑,却又痛快,这很人生。
看一部作品,我们不需要非得弄个明白,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便足矣。
走在一条路上,无法回头,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也足矣。
▼每天更新,不见不散▼
投稿:
qq.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哪有治白癜风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0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