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往事微观缩影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启端,所谓的“中国美业”,不过是由国营美发店、简陋的个体发廊及零星分布于居民社区的小型美容作坊所构成的一个若隐若现的商业群落,在改革开放的洪潮之中,它微不足道。
但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美业”已然成为一个涵盖美容、美妆、美发、整形、健康护理及各种新兴业态的庞然大物,从业者近千万,综合产值逾万亿,被视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白驹过隙的时光剪影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女性光鲜亮丽的成长史,也是美业人呕心沥血的创业史。
我们很难用几篇单薄的文字记载如此精彩纷呈的命运交叠,但无碍于通过数位亲历者的回望,一窥美业时代风流激荡的过往。看它如何勃然而兴,看它如何猎猎风声,看它如何造就无数平凡人的中国梦。
笔墨纸端的背后,是强烈的好奇,更是我们的敬意和唏嘘。
No.
作者丨胡倩倩
编辑丨朱致翔
80年代的美容美发(图片来源网络)
诗人顾城在成名作《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对浙江萧山人田建军来说,妻子陈琴美就是他所要寻找的“光明”。
“80年代初,我的妻子陈琴美在萧山西兴镇老街上开了一间15平米的理发店。起初我并不喜欢理发,但她在店里给顾客认真剪头发的那个画面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对此有了很大的改观。”
田建军早期工作照
田建军回忆,当时农村用电量有限制,并不是每天供电,迫切想要练好手艺的陈琴美在停电的那天就骑自行车到杭州市区的一家知名理发店“偷师学习”。
“当时,理发要排队,她就装作顾客,一边排队一边伸头看里面师傅如何修剪发型。轮到她了,就说自己还在等人。可鬼机灵了。”
认真学习理发手艺的陈琴美很快将自己的“琴美理发店”在西兴镇打出了名气。“店里每天都很多人,我觉得她太辛苦了,决定辞去工厂的工作,转去学习理发。”
田建军正在做造型
年,田建军被中国四大名师之一的刘瑞卿之子刘文俊推荐到了杭州时美美发厅学手艺,但每月元的学费却让他犯了愁。“我在工厂打工,每月只挣30元,这笔学费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在田建军为钱发愁、打退堂鼓时,“光明”闪现,妻子联合姐姐偷偷替他交上了这笔学费。
惊喜,感动,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他的心上。
“她们舍得为我花这么多的钱去学习理发。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这辈子都要做美发,做好美发。”
从那之后,但凡有人问起田建军的“创业史”,他总会强调,是“两个女人和元钱”成就了他。他和妻子用勤奋和诚信创建了中国美业资历最老的品牌之一——萧山琴美。
年,琴美美容美发旧址
这个寻找“光明”的故事,因为爱情,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仿佛让我们觉得田建军和陈琴美的奋斗历程应该一片坦途,但一辈子的事业哪里会如此容易?尤其在当时的中国,从事理发行业并不是一件被尊重的事情。
“
现在,我们把目光再放得宽广一点,沿东海、南海,向祖国的最南端眺望。
大街上正在美发的顾客们(图片来源网络)
90年代初,海南刚刚建省创办经济特区。无数青年涌入海岛追逐梦想。他们高昂的斗志,带来了宽阔的道路、雄伟的高楼、新奇的思想,更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希望。
年轻的张艳红没有想过,在这股潮流涌动之下,从家乡南下海口的她会造就这座海岛最耀目的美丽风向标——海南红瑞集团(前身是海南红妆)。
在部队大院长大的张艳红,从小就特别爱美,而且乐于分享。和小伙伴玩耍时,她经常搬个小板凳,满满地摆上各种“道具”——那些都是她攒下零花钱购置的宝贝,给院子里的女孩扎头发、擦胭脂、涂抹眉眼,她打理的“妆容”精致可爱,每次开张,“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看着自己精心打造的作品受到欢迎,年少的张艳红获得了无比的满足感。时至今日,每每回忆当时的画面,她的脸上都会扬起笑容。
年轻时期的张艳红(右一)
为了早日参加工作,分担家庭的生活压力,成绩优异的张艳红放弃了“大学梦”,转而考入卫校,毕医院的整形科工作。
因为表现出色,她被选派到有着“中国整形美容黄埔军校”之医院进修。至此,这份机缘在冥冥之中已预示了张艳红日后的命运转折。
年大年初一,张艳红从河南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到海南后,找工作并不顺利,几经周折,她进入了一家美容院工作,认真努力、肯钻研、富有责任心。
如果没有随后的意外发生,张艳红或许将以美容业“劳模”和“技术专家”的身份被作者登载于本文。
但命运之手,再次发挥了它的神力。
在广州参加化妆比赛的张艳红,突然接到海口打来的电话,原来是店里一位美容师在操作过程中不慎酿成大祸,造成了顾客面部皮肤严重损伤。
张艳红听闻立马赶回,尽管这件事跟她并没有关联,但她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倔强的她硬是把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
为了治好顾客的损伤,张艳红不惜背负数万元的“巨债”,南下北上,四处求师学艺,终于掌握了美肤后遗症的修复技术。学成归来的她,与修复完好的顾客抱头痛哭,一颗压在心头上沉重的石块落下了。
随后,拥有6张美容床的小小“红妆”也欣然开张了。
那是年,红瑞集团的元年。
年,红妆美容院成立
“
当张艳红在海口开始新事业时,程福林已经在江苏无锡漂泊了5年。
他15岁离开老家安徽六安,用程福林自己的话说,“一家四个儿子,穷得揭不开锅,被逼着出门讨生活”。但就是这么一个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傻小子”,在美业发展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无锡火车站(图片来源网络)
年,体重不到80斤的程福林站在无锡火车站里,看着身边匆匆而过的行人,感到前途一片迷茫。
“没钱,年纪小,找不到工作。当时还不流行打工,老被本地人看不起。他们觉得我是坏人。”程福林回忆,被迫睡在火车站座椅上长达3个月的他,多次被保安巡查,误认为是流窜犯。“当时想尽快学一门手艺,找到稳定工作,赶紧在城市立足。”
寻觅良久,程福林选择拿起剪刀,学理发。没想到这个决定又被自己的父亲“看不起”。父亲冲回家借钱开理发店的程福林吼道:“去外面学什么不好?学人家理发!那是正经的生意吗?”
飘渺坊创立之初,程福林给员工做培训
父亲的怒骂伤透了程福林的心。“理发就是正经行当,我一定会做好。”程福林将这份委屈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倔强地在无锡开了一家小小的理发店,取名“福林发廊”。
从年开始,程福林的理发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门头也由福林发廊到红苹果、青苹果……不停轮换着。但“失败者”程福林擦干了眼泪,依然硬着脖颈,不肯低头认输,他瘦弱的身躯里隐藏着难以察觉的大能量,即便身处窘境,他心里想着的还是“别人”。
“我的心一直飘着啊,我当时在想,能不能聚集一群和自己一样漂泊在外,被人看不起的打工仔,共同努力做一番事业?”
创立初期的飘渺坊店面
年,程福林的“飘渺坊”开业了,他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开始描绘理想中的蓝图。
“
由东向西,跨过长江天堑,来到集美食美景美人于一体的“天府之国”——成都。
年,喜欢画画、爱打扮的肖莉进入美业,成为成都最早的一批美容从业者。从学艺、进修、成名到创业的十年间,不同于许多美业创业者,肖莉仿佛走得更加从容、顺遂。或许在热爱的包裹下,那些日夜坚守的努力和默默的付出,并未让她留下丝毫苦涩印记。
年,还未更名的“柏丽美发”已然是成都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高端美发沙龙。
尊尚柏丽门店
可在肖莉眼中,这并未达到自己的要求,一向生活精致的她对品质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执著。第一家“柏丽美发”就开在了成都最顶级的社区棕北小区——这里到处都是独栋房子,装修考究,格调高雅。
她还不惜重金购置了高达7万元一张的外国美发椅、十几万的洗头床以及各种进口产品。作为例证,年棕北小区的房价才不过元。肖莉不计成本的投入源自她对品牌价值的坚守。
“我想着,要做就做最好的,一定要给顾客从未体验过的尊贵和优雅感受。”
“超越顾客的期许,不断给到惊喜,是高端品牌保持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丝毫无法阻断美丽的风潮涌入。
成都尊尚柏丽集团董事长肖莉
历史跨入千禧之年。
始料不及的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随之带来的是欧美和日韩的时尚潮流,千姿百态的妆容、发型、服饰蜂拥而至,重新架构了国人的审美意识,唤醒了都市丽人对美的更高品质的追求。
年初,肖莉远赴日本学习。此后两年,她在两地不断往返,并结交了日本名师前田香代子。肖莉张开怀抱,不断吸收世界最前沿的美学理念和技能,成功将之引入成都。
随后,“柏丽美发”转型成为“尊尚柏丽”高端会所,开启了风景绮丽的进阶之路。
“
命运女神并没有施展她的慷慨,善待任何一个人,可总有人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命运相拼搏。
从年至今,80后王小军已经连续10年被评为“六安好人”。理由很简单:背井离乡,远赴广州,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还不忘反哺家乡,为当地孤寡老人献爱心,支援多项公益事业。谁能想到,这个捐款达人曾出自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
王小军给孤寡老人送温暖
王小军没有机会认识在无锡聚义,创立“飘渺坊”的同乡大哥程福林,当时为了多赚点钱,他正在宁波轧钢厂里“卖命”。
“轧钢厂工资一个月将近多,这样我就有能力还上给父母造房子欠下的3万块钱了。”王小军说,家太穷被村里人看不起,和师傅学了木工后,咬牙给家里造了房子。
迫于生计,拿钱换命。王小军感叹,轧钢厂环境恶劣,车间温度高得像炙烤中的火炉,周围充斥着铁灰的味道。
年轻时期的王小军
“那一年半的工作,我的肺部现在还有阴影。”王小军继续回忆,每次下工,脸上黑得至少要用肥皂清洗3次才行。但这些都不可怕,最痛苦的是经常有工友因为长时间工作,失神掉入炼水池丧失性命。“我们都叫它‘亡水’。”
轧钢厂的工作不是长久之计,王小军再次启程,前往杭州打工。
“我怎么加入美业?从15岁跟师傅学木工,到轧钢厂当工人,再到杭州打工,都是靠力气吃饭,我想学着靠嘴吃饭,换一种活法。”
在宁波轧钢厂工作时,王小军约同乡的女同学吃饭,发现自己全程只说了“你好”和“再见”,别的再也不敢多说。“先不说追求姑娘,我至少得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吧。”
早期王小军和御玫瑰工作人员合影
年,在这个念头促使下,王小军毅然南下广州,进入当时大名鼎鼎的美业连锁诗婷美容,成为了一名派单员。
这个身材魁梧的小伙子要不断地向过路的陌生女性推销。从一向顾客开口就“耳红面赤、表情僵硬”,到一人完成月度万新客业绩,再到成为管理10家门店的职业经理人,王小军的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让人折服。
御玫瑰美容连锁店内
年,王小军正式创立自主品牌“御玫瑰”美容连锁,当年就实现同城7店连开,而创业资金仅有10万元。
“你问我凭什么做到?就凭我一无所有。我除了拼,就是拼。”一个“拼”字,让王小军敢用全部家当接盘一家56方的小店,通过5个美容师,一个月做出12万元的流水,并继续开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店……“这不是赌,是时代给予梦想者的机遇。”
拼劲十足,意气风发的王小军开始谋划更宏伟的事业蓝图。
“
新的时代,意味着新的机遇,而对经历过十数年野蛮发展的美业来说,也意味着新的局势。
年,琴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田建军和妻子陈琴美经营的理发店正式开启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田建军始终强调,理发师的本质是匠人,必须从客户满意度出发。“留不下人就留下口碑,留不下钱就留下口碑。”
琴美美发、美容店内场景
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田建军始终掌控着稳健的节奏,他认为一味追求快速增长势必会牺牲质量,伤害企业核心竞争力,他始终相信厚积薄发。
琴美集团总部
至今,琴美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三大中心、四个业态、五个品牌的颇具规模的多元化企业,牢牢占据富庶的萧山市场半壁江山。一手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一手握有“阳明心学”的管理哲学,田建军显得信心十足。
“别人都在讲行业的冬天来了,我却觉得琴美的春天到了。”
从到年,红妆的这十五个年头并无“高光”表现,更未显露出作为当今中国美业领军企业的猛烈之势,但在海峡另一端的大陆市场,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正值上演着灿如夏花、烈火烹油般的黄金发展期,无数美业企业拔地而起,熠熠生辉。
这并不意味着红妆在错失良机,而是海南作为偏遥的欠发达地区本身就存在发展的滞后性,况且此时的红妆同样生机焕发。
海南红瑞集团董事长张艳红
张艳红在此期间主导完成了人员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多种标准化制定和实施、品牌塑造及传播、总部组织强化、医美事业的探索等几大关键举措。这为数年后的“大爆发”奠定了充分且必要的基础条件。
张艳红有着许多同行相对缺乏的长线思维、坚定的决策力和透彻的执行力。如果忽略这些要素,外界就只草草地将一个美业奇迹简单归结于“走对了路”或“抓住了机遇”,也就错失了学习和复制成功经验的宝贵机会。
医院开业
年是海南红妆的转折点,医院——瑞韩的开立为标志(红瑞集团的由来:红妆+瑞韩),正式宣告作别以往和缓发展的平台期,进入崭新阶段。许多人并不知晓红妆所遭遇的惊险时刻,在频临崩溃的边缘。
“是我们当时的销售总监张丽带着一批精英团队全国跑市场,同时靠很多美业朋友们的支持帮助,我们才缓过一口气,渡过了危难时刻”。张艳红谈及此事,仍不免心有余悸。
度过危机关头的张艳红,开始意识到科学决策的战略规划有多么关键。因此,在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下,她详细制定了红瑞集团第一个正式的五年发展规划,业态的丰富,市场的拓展,组织的完善等工作也随之依次有序展开。
此后,尽管步调不断加快,张艳红从未乱了节奏,以应对无准备的突发状况,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类似11年瑞韩危机事件的发生。
海南红瑞集团10大品牌
如今,红瑞集团作为美业区域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已经在海南全省构建了一个由6大业态、10大品牌和近家机构为一体的大型美业生态圈,基本覆盖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女性消费市场。
年,走向连锁化的飘渺坊,让程福林完成了由技术工作者到经营管理者再到事业领导者的角色转换。
现在的飘渺坊门店
之后的十五年间,程福林又接连完成了几次重要转型升级,包括引入美容业态、建立专业化的企业总部和管理系统、成立专业美容品牌(第二品牌)以及构建美发、美容和医美业态闭环等。
这些举措确立了飘渺坊在无锡市场绝对的领先地位,也逐渐形成客流和业务双线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
年,无锡飘渺坊升级为江苏呈美集团。背后的最大成就,并非是门店数量的倍增,或者业绩的高涨,而是员工数量的快速攀升。
呈美“人才计划”
这是程福林人才战略带来的显著成绩。在整个行业都对人力资源的匮乏深感苦恼之时,呈美集团的人才通道却始终高效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单元。
或许这是程福林这个充满情怀,一心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分子,最恰当的因果回报吧。
肖莉带领着其华丽的时尚帝国“尊尚柏丽”走向了连锁化。
尊尚柏丽分店
因其对品质的严苛要求和对高端客群的严格筛选,尊尚柏丽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复制和扩张,但肖莉的品牌化实践为美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另一种新的转型路径,只不过这条路注定只适合于少数人,因为我们确信未必有很多人能舍得投资上百万元去拍摄一支广告片,或者包办一场国际水准的芭蕾舞表演以答谢客户。
“须知品牌都是需要投资的,但这种投资未必在当下就给你相应的回报”。肖莉的风轻云淡,更衬托出一大波听众的瞠目结舌。
尊尚柏丽店内场景
尊尚柏丽也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包括多业态和多品牌的构建、总部系统化的建设及更富个性化和价值感的品牌提升。
80后王小军,虽然进入赛道最晚,但其进取心和跨越性足以令人惊叹。
年创立独立品牌,至今,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发展了超过50家直营连锁机构。虽然我们不知他的经营及发展模式是否师承“诗婷”系,可其高超的组织管理及市场拓展能力足以充分证明他的实力和魄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诗婷美容管理10家门店时,王小军就经历了“负面新闻”使门店业绩下滑的惨痛教训。于是,在管理自己的门店时,他首先想到通过智能化管理体系降低风险,加强防范。开美容院的他又“不务正业”地做起了美业SaaS管理系统。
御玫瑰店内场景
王小军主导的“御韵软件”已正式投入使用,并成功运作于港三板挂牌。虽不知其剑指何方,但如能够为陷入迷茫的中国美业带来一股新风和动能,也不失为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