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秧歌撩开幸福门

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作品欣赏

秧歌撩开幸福门

■王春梅

“一片片水田白茫茫,男女老少一起上。今天大家栽好秧,秋后粮食堆满仓。”这首《插秧曲》是早年乡亲们边低头插秧边顺口嗨唱的。朋友,可不要以为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这一场面只会在记忆中搜寻。只要你有兴趣,在五六月间到田园永丰来,你不但能看到此景大饱眼福,而且可以大饱口福呢。你信么?请看,今年这一届以“秧歌撩春,田园永丰”为主题的皖东开秧门农俗文化节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场盛况还通过央视网向全球直播。地处皖东的天长是鱼米之乡。年,考古工作者在桥湾挖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农耕器具石锛,证明农耕文化在这儿源远流长。听老人说,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对开秧门习俗就看重。早先,开秧门这一天,当家的怀着敬畏之心,沐浴焚香,燃放鞭炮,祭拜土地神、秧神;主妇则备足酒肉饭菜,用喝开秧酒的方式犒劳前来帮忙的乡亲。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农业机械化代替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作方式,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渐渐远离了土地,远离了农耕生活。为了帮助他们体验祖辈原始的种作方式的艰辛,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永丰镇从年起,选在每年公历五月尾六月初举办“开秧门”活动。又是一个好时节,又是一年开秧门。今天,活动的主会场——天长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永丰镇圣丰农业园)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们像过节一样穿着新衣,呼朋引伴,笑脸盈盈沿着圣丰大道向主会场涌去。活动在《今天是个好日子》背景音乐中开始。永丰镇的赵书记先致欢迎辞,然后在赵书记和天长文化馆的翟馆长的引领下,美女主持人和部分来宾一起坐上观光旅游车游览上泊湖的网红大道,欣赏两边田园风光。此时此刻,正值春末夏初,道路两边笔直翠绿的树木和纵横交错的秧田,构成了一副副清新雅致的田园风景画。一路上,只见树成行,田成方,路相通,水相连,田间的村民耕田耙地,怡然自乐。从天然氧吧往回走,看水杉林青翠欲滴,听中心港水流潺潺。主会场所在的农业园附近,修葺一新的民居镶嵌在秀美的绿树碧水之间,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远处,胭脂湖湖面上鸥鹭时飞时歇,白色的倩影忽东忽西,似乎欢迎远方的来客;近处,路边的紫薇花赶趟儿似的,姹紫嫣红,为客人献上浓郁的芬芳。接着,翟馆长把大家的视线带到传统农具展示区。各式农耕器具一一排列着,有水车、犁耙、风斗、背棚、蓑衣、斗笠、木印等,这是农耕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插秧比赛是开秧门活动中最最热闹、最具竞争性的民间比拼表演活动。参加比赛的人员是从各村选派来的种田能手。他们24人分8组,每组一男二女,男子挑秧抛秧,女子则用传统方式手工插秧。只见24个身穿特制比赛服的男女,站在水田另一头高高飘动的气球下,被观众们簇拥着。尽管今天小雨霏霏,但是一点不影响大家观看比赛的高涨情绪。男子挑着秧担子,每个秧担子的两头挂着大红绸子扎成的花球,特别喜气。当比赛者各就各位后,主持人倒计时:5——4——3——2——1,开——秧——门——啰——一声令下,主席台上响起了唢呐吹奏的《希望的田野》;远处,彩色焰火次第升腾;同时,特有韵味的《插秧曲》小调此起彼伏。24个男女争先恐后地、跌跌爬爬地从水田那头跑向水田这边来,抛、拿、抽、取,开始比赛。紧张有序,不亦乐乎!“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不一会儿,白汪汪的水田被绿油油的秧苗覆盖。横竖一条线,斜看也成行。围观的村民不时发出尖叫声、呐喊声、欢呼声。今天的开秧门活动之所以这么热闹,是因为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看、品尝、采购。这几年,圣丰农业园带动周边村民生产出质量优、口碑好的农产品,这些产品销往南京、上海、浙江等地,为永丰老百姓打开了发财致富的门路,在老百姓的钱袋子里装进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只见圣丰大道两边一字排开的正是各式各样的“安全、绿色”的农副产品:芡实露、糯米藕,开袋即食;蓝莓、西瓜、樱桃,爽甜可口;凤鸡、板鸭、卤鹅,曾在“舌尖上的中国”上露过面。特别是西瓜,无须刀切,手指在顶端轻轻一弹,瓜就裂开了,皮薄水多,瓤红味甜;还有那个胭脂桃,或许是因为用胭脂湖里的水浇灌出来的,色泽好,口感佳,脆甜鲜嫩。动口之前,先欣赏桃子顶部的一抹红,你就会想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诗。说起胭脂湖,还真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公元年唐玄宗大寿那天,“宴百官于花萼楼”。以李林甫为首的一帮臣子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表请以每年八月初五(玄宗的诞辰日)为千秋节”,意在祝福唐朝江山千秋,玄宗龙体千秋;建议“割六合、江都、高邮三县置千秋县”和“千秋节”呼应,唐玄宗降旨准奏。过了几年,又一个千秋节大庆席间,李林甫再奏:皇上与贵妃娘娘的寿命应与天一样长,“千秋”只为一千年,“万岁”也太短。皇上与娘娘不与天地同生,应与天地齐寿,天长地久,恩恩爱爱。“千秋节”应改为“天长节”,“千秋县”应改为“天长县”。唐玄宗龙颜大悦,准奏重赏。据说,这胭脂湖乃是当年杨贵妃亲临天长县时倒洗脸水的地方。胭脂湖的水浇灌出的胭脂桃,色如胭脂,美若贵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舞台前“弘扬农耕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的标语向大家表明,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永丰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主导产业,这里每年一次的“开秧门”活动,不仅带动这里的旅游观光产业和农产品的展示与销售,还促进这里的人们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用好水、好土壤、好气候滋养农业。游走在永丰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徜徉氧吧看景观光,信步园内采摘品尝,天长的这种“旅游+特产”体验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上有天堂,下有天长。勤劳睿智的天长人民深耕家乡文化沃土,注重农耕文化包装,把鱼米之乡这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给你。远方的朋友,此时若有机会来,你定然会在享受亲手采摘、亲口品尝的同时,还能品读到田园永丰以“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生态文章。(图片由作者提供)作者简介

王春梅,安徽天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语文教师,天长市人大代表。喜爱文学创作,有少量作品发表于地方报刊。对诗歌有兴趣,常写诗歌自娱自乐。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3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