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郊游胭脂坝,感悟春季好时节
泛舟五陇外,
停舟烟收涯。
沙干浪痕细,
湖静山影移。
——雷思霈(明)《泛舟至烟收洲冉家湖同王焦二道人》
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依水而居,逐水而生。万里长江,浩荡东来。入海口,江宽水缓,泥沙淤积,沙洲渐次出水。如串联珍珠,由西到东迤逦散开,熠熠生辉。
胭脂坝,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公共记忆。从养育落脚至此的渔民,到如今踏青郊游的游客,怡然自得,江水环绕。
这是宜昌城区一个狭长的江心岛,将这个江段分为内、外河。面向北岸,对面高楼林立,转个身,这边是渔夫田野,展示这座城市A面和B面。
午后的胭脂坝轻烟薄雾里的胭脂坝,渔舟点点,美轮美奂,宛如一首田园诗。
假如追溯起来,早在几百年前,这个江心小岛曾有人“安营扎寨”地生活。这个美丽的江心岛,曾有过很多好听的名字,比如晒网坝、鱼鳞洲、烟收坝、淹洲坝、胭脂坝等等,和五陇山毗邻相望,形成“五陇烟收”的景致,被列为宜昌“东湖八景”之一。
小岛中间被一条蜿蜒的小溪分割。溪水缓缓流淌,清澈见底。卵石清洁如洗,叶缝中,射进一束束的阳光,将小溪照得粼光闪闪。小溪旁有很多小绿植,倒在溪面上,栩栩如生。
站在这里往江北岸瞧,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很值得一看。宜昌城在群山环围下和江水复合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来来往往船只闯入画中,加上雨过天晴,峡光普照,天清气朗,真有一种“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的气势。
返程的路上正看见恰巧遇见一位捕鱼的大爷正佝偻着身躯在小河里边撒网捕鱼。奇怪的是,别人都在河心撒网,他却在小河的转弯处撒网。转弯处漩涡一个接一个,河水浑浊,在这里撒网,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老人却是网网不空,而且打上来的全是半斤以上的大鱼。于是,我好奇地凑过去,向老人家请教。
捕鱼翁神秘地说:“要说这秘诀也没啥,你们都看到了,河道中心风平浪静,所以很多小鱼就在那里嬉戏、栖身;那里水流缓慢,氧气较少,大鱼是存不住的,它们要想生存,就必须游到河流的转弯处,那里水流湍急,浪花飞涌,氧气充足。很多人都以为河流的转弯处漩涡大,不会有大鱼,其实恰恰相反,只有那里才有大鱼出没,大风大浪看似是大鱼的顶头船,其实却是它们的增氧机啊!”说的太对啊!把网撒在转弯处,收获绝对相当多。
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田野里的小草,在微风着摇曳着;路边的碗豆角迎着春天的太阳,已经丰满成熟;红的桃花、白的梨花丝丝香甜,侵透鼻息。在这春花盛开浪漫的季节,在这万物灵动、孕育希望的季节,行走在大自然氧吧里,边欣赏美景边大口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春天,感悟着春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