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米+酸鱼:“侗”情百家宴 

胭脂米+酸鱼:“侗”情百家宴  新闻妹说

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传统美食,正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施展它们的魅力。今天,俊明就带大伙去尝尝大山里的美味。

吃°货°日°记°

LIFESTYLE

7月27日是侗寨的节日,我们换上轻鞋,背起相机,走进地灵侗寨,去探寻那一直流传在侗家人舌尖上的美味。

地灵村距离龙胜县城有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这个保存完好的侗家山村就像是一座孤岛,藏在大山深处。古老的地灵侗寨朴拙灵秀,鳞次栉比的吊脚木楼随着山势跌宕流转,铺排出逶迤磅礴的阵势来。虽然这里山川险峻,交通闭塞。但每到农历6月24日,小小村寨就会格外热闹起来。

这天是武帝关羽的圣诞,也是侗族村民举办一年一度的“百家宴”的日子。夏季的晨雾尚未散去,人们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关帝庙烧香祈福,共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侗族人重情义,讲信义,从一千多年前建村时起,村民们就开始祭拜关羽。而与村子同样古老的还有这里的一种糯米,在高山梯田里种植的胭脂米,色泽诱人,油脂丰富,结实耐饿,被当地人看做最值得依赖的食物。《红楼梦》中也曾提到“御田胭脂米”,只是数目极少,仅有“二石”。可见这种米在当时已是个稀罕物,非皇亲国戚不得享用。

地灵村人大代表吴广崇:

是我们地灵村的特产,吃起来香、软,以前听说是进贡上的。做糯米饭必须要用这种老木桶,有的已经上百年了,有的几十年。

喜庆的日子,村子里的人总是喜欢聚在一起。按照勤快熟练的标准,各家各户都派人参加村宴的准备工作。吴琼爱出生在地灵,从小就渴望走出这个偏僻的山村。村宴是重要的日子,她特地赶了回来。现在,城里的打工妹,重新变成了侗家女儿。

地灵村村民吴琼爱:我这衣服是我妈十来年前帮我做的,因为我们这边的侗族女孩子嘛,每一家的女孩子一般都会一套,每一次回来都会穿。

侗族喜酸,俗语说“无酸不成宴”,所以不管荤素菜都带酸,而且品种之繁多,腌酸技术之精湛堪称一绝。这坛酸鱼是琼爱和妈妈在去年春天腌的,今天是时候开坛了。

地灵村村民吴琼爱:

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带给所有来我们百家宴的人侗族三宝,酸鱼、酸肉、还有酸鸭。

对于侗家人来说,酸鱼酸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也是被保存在岁月中的生活和记忆。翻山越岭外出求学或是田里劳作,侗家人都会带上自家的糯米饭团,糯米饭耐饿却难以消化,而开胃助消化的酸食便成为侗家人饮食生活中的最终选择。将鱼内脏洗净,撒盐搓揉后置于钵中,两天后,取出晾干,取适量辣椒、甜酒糟、五香粉、姜蒜等佐料放入鱼腹装坛密封,一年后开坛食用,存放越久其味越佳。

地灵村村民吴琼爱:

我每次都会带一点出去,就是每一次出去我都会带一点这个味道在身边,就好像把家乡带在身边一样

在登台铁炮声响后,侗族村民坐在长长的木桌两旁,长龙般的盛宴摆满了长条木桌。大山里的民族,在贫瘠的山地创造了丰盛而美味的食物,这来自于他们对于故乡的热爱,也传达了他们团结友爱、热情好客的性格。大家吃侗酸、拉家常,喝美酒,数百人同吃团圆饭,享百家福气。

地灵村人大代表吴广崇:

如果老人不能来我们会打包一份给老人,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天龙泉”寻找有故事的美食欢迎大家报名参加广西新闻频道《新闻在线》的“吃货喜乐会”。如何才能报名成功呢?第一步:首先在《新闻在线》直播期间,拍下您和直播画面的合影。把照片发送到“广西新闻频道”的官方







































北京那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pp/127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