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街道龙王村江流灌良田万亩,金龙守宝地

素材:天作云资源调研团队

文字:张赟恒、周虹余

视频:张媛依

▲龙王村书记代言视频

这里江山秀美,沱江滋润着万亩良田;

这里文化荟萃,儒道释三家融合共生;

这里物阜民安,优质农产品茁壮生长;

这里钟灵毓秀,新时代农民安居乐业。

这里有古老的庙宇、现代的田园;

这里是希望的田野、投资的热土。

这里就是简阳市平泉街道龙王村。

村域概况

龙王村位于简阳市东南部、沱江沿岸,隶属简阳市平泉街道,与资阳市雁江区接壤,距简阳城区22.6公里,距平泉街道政府约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亩,林地面积.4亩。共有28个社,户人。

村名溯源

传说有一名得道高僧在河滩处发现一株生长独特的奇异莲花,知道此处为风水宝地,此地奇幻无比,深度莫测。后一名高人将金骨抛入莲花之中,瞬间凸起一座小岛四周枝繁叶茂,小岛故名龙王坨。

又传古飞龙寺院内塑有两条泥龙,负责洒扫的小和尚在雷雨天用扫帚不小心扫到雕刻飞龙的眼睛,在雷鸣闪电中被扫帚扫到的泥龙变成金光闪闪的飞龙飞走了,故名飞龙寺。剩下的这一条金龙为保护这一方百姓安宁,放弃了飞升上天,用尽自己的一生修为变成大山,盘卧在这个小村庄,守护这一方百姓,村庄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世人们为感恩金龙,故将村名改为龙王坝,后改为龙王村。

资源推荐村集体沟通会合影产业基地调研走访调研过程

天作云平台从年8月19日起,在龙王村展开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以及后续相关调研工作,共收录资源条,包含基础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四大类。

//龙王村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龙王村共收录自然资源7条,其中包含水域资源5条、典型物种2条

农田资源:龙王村收录农田资源条

房屋资源:龙王村共收录房屋资源条,其中包含闲置房源14条

产业资源:龙王村共收录产业资源12条,其中包含产业基地11条、特色产品1条

文化资源:龙王村共收录文化资源5条

人才资源:龙王村共收录人才资源48条,其中包含匠艺人2条、乡村管理人才25条、技能人才21条

经济作物:胡萝卜、仔姜、柑橘、葡萄

自然资源

龙王村坐落于山水之阳,为一处风水宝地,受沱江滋润灌溉,自然生态条件极佳。

▲龙王村沱江岸的黄桷树

龙王村1组沱江岸边长有两棵古黄桷树,树龄均在年以上,最初为防沙固土而种。今年年中,受洪水冲刷,仍然屹立不倒。

文化资源

龙王村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宗祠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共生。民间信仰繁荣多样,多座庙宇、古迹在村民的捐助、维护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佛飞龙寺

飞龙寺原名为墨鱼嘴,因为村民们认为这座寺庙的外形跟墨鱼嘴形似,所以也就这么称呼它。飞龙寺始建于北宋,先后2次被焚毁重建。飞龙寺因飞龙的传说而得名。寺内轻烟缭绕,寺周绿树成荫,吸引众多香客前来礼佛。

道龙王庙

龙王庙旧址位于龙王村龙王坨,与飞龙寺遥相呼应。庙里供奉着保佑龙王村风调雨顺的龙王。上世纪八十年代,香客们在老龙王庙的原址上重建了龙王庙。遇上天干大旱时,龙王村人就会请出庙里菩萨求雨。每逢初六,庙里还会举办庙会,热闹不已。

此外,龙王村的道教建筑还有位于龙王村17组的财神庙,由村民们捐建而成。

儒华氏宗祠

华式宗祠据说由华氏老家宅改建成,为四合院形式,面积约平方,已有余年历史。据华氏族谱约编记载:东周时期,华氏祖先,食邑于华,以华为姓。至康熙五十五年,华氏有君,携家人于福建漳州老家迁到龙王村,艰苦创业,筚路蓝缕。到如今,华姓已壮大成为龙王村大姓之一。

随着时代变迁,一些曾经热闹的地方被人冷落、遗忘,成了闲置的资源,等待着有人来保护、修缮、重新利用,焕发新生。

▲飞龙文化茶园

位于龙王村1组的飞龙文化茶园建于年。也是飞龙街上茶园文化第一家。老茶园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飞龙文化茶园面积约为60平方。因年政府实行房屋搬迁飞龙文化茶园也就荒废到了现在。

(更多文化资源详情请下载天作云APP查看)

房屋资源

▲龙王村的闲置房源

该房屋于年修建,建筑面积㎡,为砖木结构,共7个房间。单层院落式青瓦房;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房主现居别处,该房屋长期闲置,有出租意愿。

(更多闲置房屋详情请下载天作云APP查看)

进入新的时代,龙王村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和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整合项目区各业主优势,打造亮点绿色红萝卜蔬菜商标认证“拳头”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完成传统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

土地资源

龙王村现有耕地面积.12亩,由于地处沱江冲积平原,砂质土壤松软肥沃。经过省农科院专家测土和建议,年起,时任龙王村第一书记刘令和党员干部带头种起了胡萝卜,并引进外来业主,成立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植。目前,龙王村已种有胡萝卜0亩。

▲龙王村的胡萝卜地

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的杨蕊来龙王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她不断地调研、学习,龙王村从年4月开始种植仔姜,尝试胡萝卜-仔姜轮作模式。

▲亿红丰合作社的仔姜地

亿红丰股份合作社位于龙王村6组,占地规模约亩,主要种植生姜,红萝卜。

目前需求:寻找土地、扩大种植规模。

产业资源

龙王村农业专业化水平高,本次调研共收录了春风里果蔬种植、亿红丰股份、华强种植、雄州苗木、魏明军众椒5个专业合作社,四川润隆农业公司1家,以及家庭农场、家庭养殖场各一处。

龙王村水土条件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培育了透心红胡萝卜、枳壳、青花椒等特色农产品。

▲碧玉胭脂·透心红胡萝卜

(图片由龙王村村委会提供)

透心红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花青素、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宜多种烹饪方式。龙王村的透心红胡萝卜以其鲜艳透红的色泽、细长整齐的品相、健康绿色的品质和爽脆清甜的口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龙王村已为当地的透心红胡萝卜注册了“碧玉胭脂”的商标。

▲润隆农业公司的柑橘地

四川润隆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龙王村17组,占地约亩。主要种植柑橘、爱媛,部分为中药枳壳的原材料。

目前需求:主要是资金需求。

(更多产业资源详情请下载天作云APP查看)

人才资源

龙王村村民里技能人才众多,经过多年传帮带,种植业、养殖业和建筑业各集中出现了一批技能人才,这里面以建筑能手蒋先会为代表。

蒋先会是龙王村13组的村民,现年58岁,从事建筑行业40余年,能够承接修房子一条龙服务,擅长古建修复,愿意带学徒。

龙王村还有一位优秀的研究生村官——现任龙王村第一书记杨蕊。由于行程安排原因,我们对其进行了线上访问。

▲龙王村现任第一书记杨蕊(左)

(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杨蕊,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同年到成都市农业农村局任职。年被选派到龙王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村民眼里她是土生土长的“农业通”,在村干部眼里她是求变求新的后浪。

来到龙王村后,她一方面运用自身所学,积极给村民科普胡萝卜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另一方面运用新理念,让龙王村胡萝卜产业发展走上新道路。在她的带领下,龙王村给胡萝卜注册了"碧玉胭脂"的商标,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推广农机规模运用,开展了绿色食品认证,让胡萝卜产业更加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小萝卜撬动大农业

就在不久前的年,龙王村还是省定贫困村。村里为发展致富,尝试过种植西瓜、油菜等经济作物等,但都以失败告终,走了不少弯路。

经过刘令、杨蕊等书记干部先后努力,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以胡萝卜种植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带动了百姓脱贫致富。

龙王村的“大农业”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种植规模大,光是胡萝卜就有0亩的种植面积,是成都市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

二是产业基地多,在村委会的参与和配合下,以亿红丰、润隆农业为代表的多家农业合作社、产业基地互促互进、齐头发展;

三是机械化程度高,农机农具比较普及,机械化耕作实现农业高效生产。

▲村委会前的拖拉机

龙王村村委会前,一台崭新的轮式拖拉机格外抢眼。据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拖拉机是用财政专项资金全额购买的。

“我们这里机器多得很哦!”龙王村农民自豪的介绍道,“大部分人屋头都有小机器。”

▲满载仔姜的三轮车

天作云调研团队行走在龙王村的大小道路上,到处都是忙着农作的农民,到处都能看到农机农具,一辆辆三轮车、小货车满载着丰收的喜悦。

▲龙王村村民在为国庆节活动排练舞蹈

忆往昔,从贫困村变成示范村,

龙王村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奋斗路。

看今朝,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龙王村还会续写新的华丽篇章。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龙王村邀您共创新辉煌!

传承即是创新,

乡村的资源需要被挖掘,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xg/13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