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在古代不便宜
王祥夫
古法上品胭脂膏现在市上已找不到,或有售小干块儿者,加水兑胶均难如人意
古代的美人或不怎么美的妇女,日常生活像是都离不开胭脂鄙人家中曾旧藏两个唐代的小胭脂银盒,一个鎏金的,有墨水瓶盖大小,上边自然是花草飞鸟,一个纯银的菱形盒,略比火柴盒小一些,上边的图案也不外是花草飞鸟,当年都是放胭脂的那一年,南京女画家杨春华和吴湘云上门来喝茶作画,便找出来送了她们,看别人喜欢我自己亦是喜欢《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丫头调笑宝玉,说的话就是“我这里的胭脂你不来吃一吃?”一张脸,胭脂能抹到哪里去?我们那地方,把亲嘴叫做“吃老虎”,北京一抹绿胭脂叫“啵儿一个”,“接吻”是洋派的说法,许是从翻译小说来的
说到胭脂,凡画花鸟的都离不开好胭脂,调淡了十分娇艳,说不出的那个娇艳,画海棠离了胭脂就不行调浓了会厚到没底,一眼不到底的那种艳丽,但还是通透,不是一片死颜色用胭脂,最好是膏,密封它,不令它干掉,干掉再用水兑胶重新调过便不好使去苏州,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胭脂,姜思序堂的当然最好朋友送我一点清代的老胭脂,更好,画萝卜调一点,旁边的草虫一定发呆民间过年过节蒸大馒头,馒头上要点梅花点,雪白的馒头,用胭脂一点喜气便出来过年过节,小孩儿的额头眉心也要用胭脂点几个点,也煞是好看在鄙乡,民间把几乎所有的颜色都叫做“胭脂”,早些年的衣服,颜色旧了就要染,灰的染胭脂自然蓝,蓝的染黑,粉的染红,红的染紫,总让人感觉是新衣服在身染衣服就要去买染料,若哪位是去买染料,你要是问她“做什么去啊”,她会说:“去买点胭脂”没有人会说是去买颜料,或是说去买染料那年去印度,让人眼睛看不过来的就是到处可见的各种粉状颜料,我想看有没有胭脂和洋红,但独独没有这两样也有用丹砂粉来点眉心的,赤红无比
少时读《匈奴民歌》,及至读到“失我胭脂(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便令人做无尽想象,只想这山上到处是胭脂及至后来才知道,胭脂只是一种草的提取物,再后来查诸书,知道匈奴民歌里所说的胭脂山上产一种花草,名字叫红蓝草,能做染料《五代诗话·稗史汇编》上所记如下:“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膏体胭脂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这里有一个问题,好像是这种草整株地取来都能用,花朵可做绯色染料,而叶子倒用来做胭脂?
胭脂在古代不便宜,即以唐代的物价而论,当时的一两胭脂值九十文,而上等的沉香才值六十五文我作画,素喜古法胭脂,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载“胭脂”一条:“法用红蓝花、茜草、苏木以滚水挤出,盛碟内,文火烘干,将干即取碟离火,干后再以温水浮出精华而去其渣滓则更妙”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究竟花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xg/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