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代女男人迷恋不可自拔的精巧物件

古代女子化妆最常用三样法宝之一:胭脂

胭脂亦作“臙脂”,亦泛指鲜艳的红色。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她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为是燕国所产得名。另一说为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

胭脂的历史非常悠久,对其起始时间,故事记载不一。《中华古今注》曰:“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之凝作之。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曰燕脂。匈奴人名妻为阏氏,音同燕脂,谓其颜色可爱如燕脂也。”但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则称:“秦时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妆之始也。”

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看,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图的梳妆奁中已有胭脂等化妆品。此墓主人为当时一位驮候之妻,墓年代大约为汉文帝屋面(公元前年),距秦灭亡不过42年时间。可见,至迟在秦汉之际,妇女已以胭脂妆颊了。

在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謇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也包括胭脂的引进。

红蓝花

“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韩非子·显学篇》,可见,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妆品了。浓妆淡抹可以说是女子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之一。

南京发掘罕见东晋墓?出土胭脂红艳依旧

宋代青瓜形胭脂盒子

故宫收藏的清廷皇妃用的

金龙纹胭脂盒

一、红蓝花胭脂

古代制作研制胭脂的主要原材料为红蓝花。红蓝花亦称“黄蓝”、“红花”,是从匈奴传入我国的。

二、绵胭脂

绵胭脂出现于魏晋时期,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胭脂。以丝绵卷成圆条浸染红蓝花汁而成,妇女用以敷面或注唇。晋代崔豹《古今注》卷三中载:“燕支……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

三、金花胭脂

金华燕支是一种便于携带的薄片胭脂,以金箔或纸片浸染红蓝花汁而成。使用时稍蘸唾沫使之溶化,即可涂抹面颊或注点嘴唇。《古今注》卷三中还记载:“燕支,……又小薄为花片,又名金花燕支,特宜妆色。”

四、花露胭脂

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曹雪芹对这种胭脂有颇为精彩的描写:“(平儿)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暴雨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上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可见这种胭脂不仅用于妆颊,也用于点唇。这里所谓“上好的胭脂”,应是指的红蓝花。

五、玫瑰胭脂

一种以玫瑰花瓣制成的胭脂,亦称“玫瑰膏子”。

选料:玫瑰胭脂,选料都极为讲究。玫瑰开花,不禁朵与朵之间色泽不一,就连同一朵中的个花瓣之间颜色深浅也不大一样,因此制胭脂的宫人要于清晨玫瑰带露初绽时将花朵摘下,仔细选取色泽纯正一致的花瓣,其于的一概弃去。

选好花瓣后,将其放入捷径的石臼,慢慢舂(chōng)研成浆。又以细纱制成的滤网滤去一切杂质。然后取当年新缫(sāo)的白蚕丝,按胭脂缸口径大小,压制成圆饼状,浸入花汁。五六天后取出,晒三四个日头,待干透,便制成了玫瑰绵胭脂。

装盒,晾干

六、山榴花胭脂

如其名,就是用山榴花汁制成的胭脂。制法和玫瑰胭脂类似。

七、山花胭脂

就是用山燕脂花做成的胭脂,有别于红蓝花汁凝成的胭脂。

八、胡胭脂

明清时期还有一种以紫铆(mǎo)染绵而制成的胭脂,谓之“胡胭脂”。所谓“紫铆”,又名赤胶,紫梗,是一种细如蚁虱的昆虫——紫胶虫的分泌物。寄生于多种树木,其分泌物呈紫红色,以此制成的染色剂品质极好,也是我国古代制作胭脂的重要原料。

据《妆台记》云:“美人妆面,既傅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前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酒晕妆”和“桃花妆”都是在傅完妆粉后,再把胭脂或浓或淡涂抹于两颊之上。

则是先施浅朱,然后以白粉盖之,有白里透红之感。因色彩浅淡接近自然,故多见于少妇使用。另外,还有将铅粉和胭脂调和在一起,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称为“檀粉”,然后直接涂抹于面颊的。

在古代,胭脂通常是装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点涂。以前的口红大都是鲜艳的朱赤色,但是唐宋时还流行过檀色点唇,檀色就是如今的肉色、裸色调,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

口脂

————————————

在帝王和贵族士大夫们核心圈子里,胭脂往往也是最引人注目的人和事,于是很多人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胭脂成为了最好的装饰品。

图a

斜红

月牙状斜红

新疆阿斯塔那墓《胡服美人图》

图b

斜红

伤痕状斜红

新疆阿斯塔那墓泥头木身俑

图c

花钿

《弈棋仕女图》

图d

花钿

新疆阿斯塔那张礼臣墓出土绢画

图e

面靥

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五代女供养人像

图f

面靥

甘肃安西榆林窟五代壁画

————————————

"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姑娘们制作胭脂过程:

上铡刀!切碎红蓝花

上石臼!仔细研磨

上石磨!细磨,研汁

调制粉饼和花汁!

大致完成,果冻般的柔嫩

迫不及待试用!

贾宝玉:爱胭脂,更爱女孩嘴上的胭脂,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几次写到宝玉吃胭脂,那么古代胭脂究竟为何物所制?

贾宝玉制胭脂

贾宝玉常和姐妹们耍戏,把姐妹按到在床边或书案边,吃胭脂粉,说是自己喜欢吃胭脂粉。实际就是揩油的借口,接吻才是真正的目的。书中记录贾宝玉不止一次吃过胭脂粉,而且与几个姐妹有私情。

对女人要细心呵护,这就是贾宝玉所谓的”作养脂粉“。如此看来,爱胭脂、吃胭脂,会不会是宝玉对“水做的女儿”的爱的一种象征呢?天下女人爱胭脂,天下男人爱涂胭脂的女人又何止贾宝玉一个?

让女人迷恋、让男人沉醉的胭脂

胭脂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在脸上刷上两抹,面色便显潮红,

在唇上点注一下,双唇便更鲜润。

蛰伏于心中的春色,顷刻间便跃上脸颊,

怎能不让女人迷恋、让男人沉醉?

扫描







































白癜风症狀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zl/812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