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bull玫瑰bull月季花

  前段时间,在搜寻历代诗人咏菊名篇时,曾对唐代元稹笔下的《菊花》佩服不已。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赏菊咏菊,虽然也暗赞菊花凌风霜而不凋的高洁操守,但总给人一点无可奈何的悲情,使我读后对深秋菊花的品格怜悯而敬佩。

  可是直到这天下午,这城市刚刚下了—场雨夹雪的第二天,我无意走进涧河公园的月季园后,忽然意识到,让我敬佩傲霜挺立的不仅仅只有菊,而且还有它——月季!

  或许是因为意境相似,在月季园我想起了元稹的《菊花》,同样是“遍绕篱边日渐斜”时分,但面对的却是姹紫嫣红的月季。

  不曾想到初冬季节,园中的月季依然开得万紫千红,花香四溢,全然没有一丝严寒来袭的痕迹。

  园中汉白玉月季仙子的雕塑,仍然全神贯注地做着巧手散花的动作,淡然而又坦然的笑意,使围绕在她四周的月季们,沉浸在它们的世界里,开放得灿烂如春。

  园的那头,鎏金的月季花造型雕塑,吸引着身边的花朵施尽万千手段与它争妍斗艳。藤本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地被月季、树妆月季、微型月季都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把自己最美的身段袅袅展现,似乎要留给严寒最美的绝唱!

  月季园各个角落不知何时散落了许多带有诗词名句的灯柱,把整个花园营造出一层厚厚的文化氛围。趁着夕阳余光,我匆匆记下几首: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宋?张耒)

  —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悴片刻间。(宋?朱淑真)

  已共寒梅留晚节,也随桃李斗浓葩。才人相见都相赏,天下风流是此花。”(清?孙星衍)

  ……

  精美灯柱上的书法也潇洒飘逸,可以想象,华灯初放,整个夜晚月季园在旖旎梦幻般的灯光下,该是多么的迷离而富有诗意!

  对月季的敬意,竟然拔动了我弄清它前世今生的好奇心。

  月季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符号,它的原产地在中国是毫无争议的。据说华夏先民黄帝部落的图腾植物就是此花。数千年的栽培史,使月季与人类的关系亲密而友好。相传神农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野月季挖回家种植,开始人与月季相映成辉的新时代。

  月季又名月月红、斗雪红、长春花、瘦客,以长开不谢而挺立花界。但是从生物学上讲,它的祖先却是蔷薇。它是蔷薇科、蔷薇属的花种,后来才慢慢与蔷薇有所区分,但不是专业人士往往是区别不了的。

  蔷薇是一种蔓藤爬篱笆开小花的植物,生命力强盛。喜阳光,耐半阴,较耐寒,可露地过冬。蔷薇花香味浓,可提取芳香油。

  蔷薇进入诗人视野的是从南朝北齐谢眺的《咏蔷薇》开始:“低枝讵胜叶,轻香增自通。发萼初攒此,余乐尚霏红。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参差不惧曜,谁肯盼微丛?”诗描述了蔷薇的叶、香、花色和花随风动的情景后,发出了“谁肯盼微丛”的疑问?表达了只有诗人对蔷薇   到了唐宋,诗人咏蔷薇日渐增多,对蔷薇的品格内涵挖掘也愈深刻。

  杜枚的《蔷薇花》:“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障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把重心放在蔷薇坚韧而旷达的品质上,境界提升了许多。

  宋代秦观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雨后清晨,繁花带雨,用芍药对比蔷薇,于娇柔之中枝压群芳,于无为之中尽显风流,蔷薇在诗人眼中已成为千媚百态的娇客。

  宋代的李延忠写道:“玉女翠帷熏,香粉开妆面。不是占春迟,羞被群花见。纤手折柔条,绛雪飞千片。流入紫金卮,未许停歌扇。”表现的是蔷薇敦厚与宁静、从容与淡定、洁白与艳丽、坚韧与高尚的特点。

  一般人与月季傻傻分不清的还有蔷薇属的另一种花——玫瑰。

  玫瑰是蔷薇属系列花大艳丽栽培品的统称,其实叫它月季或蔷薇也不算错,因为它是月季通过不同品种杂交的后代。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我国,玫瑰原本是玉石的一种称呼。《说文》中说:“玫,石之美也;瑰,珠圆好者。”司马相如《子虚赋》有:“其石则赤玉玫瑰。”后来如何将坚硬的石头演变或柔媚的花朵,我猜想可能与中国的月季传到西欧有关系。

  年,中国月季中的名品,朱红、中国粉、香水月季、中国黄色月季经印度传入欧洲,成为上流社争相养植的新宠。不可思议的是,当时英法两国正在交战,但为了保证满载中国月季的商船安全经英国抵达法国,两国竟然达成暂时停战协议,并由英国海军护送商船到法国,使这批月季安全交到拿破仑妻子约瑟芬手中。花卉超越国界打动人性的巨大魅力可见一斑。

  后来,中国月季与欧洲蔷薇杂交,产生了杂交“茶香月季”新体系,蔷薇属的这几种花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加声名大振。年4月29日,为欢庆德国法西斯被彻底消灭,人们选择太平洋月季一优良品种定名为“和平”,让花与人类共同记往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其实,在欧洲,蔷薇、月季、玫瑰都被称作“Rose”。有一种说法认为,英语Rose来自于汉代大月氏国的音译,即大肉之,可能是指此花来自中国的意思。

  真正的玫瑰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有价值的是它的花朵提炼的玫瑰油,价值超黄金。据说当年从国外输入红色玫瑰油时,中国人以为是石油的一种,便用汉语中有“彩色石头”美称的玫瑰把它译成“玫瑰油”。后来一错到底,由玫愧油又有了玫瑰花,并且玫瑰—词很快流行开来,成了颇具想像空间、具有多重意义的花名。

  真正的玫瑰刺多、花小、花色单一,而且每年夏季只开一次花,花期短。在我国,玫瑰由于多刺,则有刺客和豪杰的美称,这可能更接近玫瑰原本的精神。比如前些年有一首歌唱我国女排的歌曲叫《铿锵玫瑰》,就表达了玫瑰顽强拼搏的豪迈之情!

  将玫瑰花伦为情人节送花的俗套,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其实那天送情人的花是月月花开的月季,真正的玫瑰冬天是不开花的。

  商业上的玫瑰花,都是月季花杂交后的玫瑰花,连江湖中传说的新宠尤物蓝色妖姬也不例外。作为加工花卉,蓝色妖姬由月季和蔷薇多种杂交而成,通常用一种染色剂和助染剂调整成着色剂,然后喷洒在鲜花上成型。目前市场上所谓的蓝色妖姬玫瑰花,绝大多数都是人工染色的产物。由于此花妖艳迷人,寓意相守是一种承诺,是情人节人们争相追捧的赠花,所以价格不菲。

  曾几何时,玫瑰花成了爱情、美丽、容光焕发、勇敢的代名词,人们对不同颜色的花也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红玫瑰,热烈地爱你;黄玫瑰,高贵而有魅力,向你致歉;绿玫瑰,纯真简朴,只钟情你;蓝玫瑰,憨厚善良,淡淡的忧伤;紫玫瑰,忧郁梦幻,爱你无限;白玫瑰,天真纯洁,尊敬谦卑;黑玫瑰,你是恶魔,为我所有。送玫瑰花束的数量,也表不同的含义。

  从英语—个“Rose”对应汉语有蔷薇、月季和玫瑰几种名字,可以折射出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中国人表达方式隐晦含蓄,西方人直白而不拐弯抹角。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重视个体。所以,在对待蔷薇、月季和玫瑰花上,中国人非要把它们区分,找出不同点来。

  从花朵上看,直径大、单生品种称月季,小朵丛生的称蔷薇,可提炼香精的为玫瑰;从整株形上看,月季花是灌木、枝干多刺光滑,叶平整,四季开花。蔷薇枝开成藤、不能直立、爬蔓腹地或曲生,花小成簇,春夏之交开一次。玫瑰也为灌木、枝干多刺、且有毛刺,叶皱纹深,夏开一次花,花香味浓。

  如果非要弄清三者关系,可形象地将它们比喻成表兄弟,也可以理解为蔷薇是祖宗,月季是第二代,玫瑰为第三代。

  实际上,在当代,蔷薇属花卉中最接地气的是月季花,最堪重任的也是月季花。我国有五十多个城市将月季定为市花。月季花一年四季在城市的花园、路边次第怒放,装点美化环境,充当与人类共享天伦之乐的友好使者。上世纪80年代我国十大名花评选,月季花荣列第五名,被誉为“花中皇后”。

  有趣的是,在古诗词中,歌颂赞美月季花的诗词并不多。有人说月季被古人称为“惑之花”,如同妖媚风流的女人一样不太受人喜欢和称赞。如果原因真是如此,则是对月季的一种偏见和不公平。

  更为有趣的是,虽然蔷薇、月季、玫瑰花是似而非,但在喜爱养花、一生咏花多达余首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眼中,它们异同特点都是无比可爱的。

  如《野蔷薇》写道:“红残绿暗己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荔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用暮春其他花草的残败,反衬野蔷薇的俏丽,给人印象深刻。

  《腊前月季》咏道:“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抓住月季开花周期长、一朵接一朵、香气超桃李、与梅共斗雪霜的特点,诗人折来一枝回家,为新年增添一份春意,对月季的喜爱可见一斑!

  《红玫瑰》则写:“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杨万里可能是最早能区分这三种花的诗人,与红玫瑰相遇,诗人自然心情欢悦。看它叶子繁茂,碧绿光亮,一茎两花深浅两色,就像美女脸上的胭脂各有风流。这容颜非花工造,而是大自然的雨露。古人喜佩它,因它色泽艳丽,香气四溢。站在它身旁,诗人的心如同被水沉香气薰煮一样,醉而欢快,突出的是玫瑰的香气。

  我所居住的城市,月季花不仅生长在涧河边的月季园里,在黄河公园、陕州公园、召公岛、周公岛、天鹅湖湿地公园,还有市区主要街道的绿化带里,各色月季在初冬季节依然给人们支撑着春意和欢快,整个市区仍然被美丽的花朵所环绕,所点缀,使人们都像走进杨万里“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的意境。

  行走在有月季花相伴的回家路上,我忽然想起一个特别的日子:年4月24日,三门峡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雪松为市树,月季为市花。

  作为一个亲历者和参与者,那一天的情景仿佛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

  赵节跃,笔名“漫浪”,供职于河南省某地级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出版有散文集《心随影舞》《赫曦!赫曦!》《天鹅湖涟漪(上、下册)》约80余万字。

本文作者赵节跃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吕佩义 胡耀桢 王银玲

      庄凤娟 刘文玉 陈 旭

      王立国

统   筹 杨海燕

本期编辑 王睿鹏

赵节跃的相关文章

●守望幸福绿萝花

赵节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zzyz/131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