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了时光杭州市中心这条小巷40年前长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flvye.com/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2月4日杭州市政府出台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

杭报记者焦俊家住朝晖,在杭报集团工作,以前他上下班经常会骑自行车穿过天水巷,疫情期间天水巷东出入口按规定禁止出入。

行人只能从天水巷的西口和同丰巷的南口进入,因此要去东口的联华超市买东西,或是到工商银行柜员机取钱,得绕很大一圈,生活在东口附近的人笑称:“你离我很近,却又相距很远”。

最近,焦俊听说东口用于疫情防控的专用帐篷已经拆除了,他试着走了一下,确实如此。

焦俊是“老杭州”了,平时热爱速写。

这回天水巷的“短期封闭”,也让他会想起很多往事。兴致所至,他抽空走了走天水巷,站在巷口、巷子里为天水巷画了几幅速写。

借助画笔和文字,焦俊忆起天水巷曾经的面貌。

“天水巷全长约米,东西走向,东与中河北路接,西与中山北路接;南北向有同丰弄,南与体育场路接,北与天水巷接,一巷一弄呈T字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准确地说是年至年的时候,每年的春节,我要和家人来到天水巷内胭脂新村,向我小伯伯家拜年。那时的胭脂新村还是老版建筑,现在的小区大概是九十年代建的。

当时拜年都是从中山北路转进天水巷的。说到胭脂新村,是我小时候蛮羡慕的,因为当时杭城的中心已从官巷口、湖滨,扩展到红太阳广场一带,即武林广场,天水桥在广场的东面,因此天水桥地区天水巷的地理位置就好:在天水巷的附近有年10月落成的杭州剧院,有红太阳展览馆,也就是浙江展览馆;有浙江省体育馆,当时又叫做船型馆。

住在天水巷,有好的演出去杭州剧院,有好的展览去省展览馆,有精彩的比赛去省体育馆和省体育场……还有天水游泳池,应该是露天的……所以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夏天晚上乘凉到红太阳广场,广场上有万年青灯,广场中央旗杆很高。

在天水巷内,胭脂新村都在巷的南面,是四层楼的人字坡顶房子,走廊式,每层一间厕所是公用的。

新村的大门开在现在的同丰弄北口位置,在长长的小巷内,有宣传栏、阅报栏,有人在这里看报,了解国家大事,这种风景持续了多年。

年春节小伯伯家里买来了黑白电视机,这在当时是很超前时尚的事。

我在他家电视机里看到了年泰国曼谷亚运会开幕式录像,那个时候怎会想到年亚运会是在杭州举行呢?

我还看到了省港杯足球赛,第一次看到足球名将容志行。

时间过去几十年,但我仍有三个记忆。

一是天水巷的北面,即现在的小北门,围墙内堆满了很大的废铁圈,可能是从某种机器上拆下来的报废机器零件,呈铁锈红颜色,应该是是废品仓库。在胭脂新村楼上可以俯视看到,一大片非常壮观。”

“二是在天水巷的西口,中山北路上,也就是现在的汉庭酒店,进门是一个大门洞,里面天井里有一幢大楼,几十年来这个景观今天还在。

在年左右,这里偶尔会“变成”红旗电影院,它本来是运输公司的礼堂,是位于后市街前进电影院的后备电影院,即一旦前进电影院进行装修,就改到红旗电影院看电影。

我在这里看过的影片有《李双双》和《暗礁》。这个电影院平时是开会用的礼堂,地是平的,没有电影院的坡度,所以坐在后面的观众,得伸长脖子。”

“三是天水巷的东口向左,中河上原有一座高高的田家桥,不是现在低平的田家桥,位置也不对,这是后来重建的。那座老桥是清代的桥梁,原名田家普济桥,木头栏杆,后改成铁的。

小时候我走过两次,我是到我二妈(我小伯的爱人)的单位去洗澡,这个单位是过了田家桥的杭州电子管厂,历史建筑水星阁曾在里面,现在是武林国际的位置。

我在桥上一来一回,见有菜地,有菜农在浇肥,后来这座老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造中河立交桥时拆除了。”

“到了年以后,来到天水巷附近上班,我有时到外面工作回来已经下午一二点钟了,食堂已经没吃的了,就来到巷里吃拌面,这面店是一对夫妻开的,在沿街底楼的架空层内,没有装修,里面有几张桌子。

3块5一盘的拌面,有韭芽豆腐干,但无汤。随便吃吃还可以,也便宜。但后来巷中别的面店陆续起来,店里讲究环境,面的价格就贵了,那家店后来不开了,也许价钱便宜反而弄不过贵的。

年夏天,单位食堂装修,有些年轻人就来到天水巷,从东吃到西,从西吃到东,不过最后还是回到自家劳保食堂”。

当时某小吃的老板也在研究时局,想争取吸引逛巷的人来吃。当时我曾和同事一起去小酒店吃饭一两次,也去过面店吃。

在这次防控疫情中,天水巷西口的测温点的篷布包比较特别,是米色的,窗是欧式的。

后来4月初打开了小巷东口的铁栏杆,东口开放了,在这里放了一个红色的篷布包。这一东一西独特的篷布包,与其它地方的篷布包相比,是比较新奇特别的。”

“去年上半年,天水巷进行了整治,店铺上方加了屋檐,比较整齐。西口有一幅旺海天街图,表现了如同清明上河图那样的武林地带古代市井生活。

小巷西口有两株老树。出天水巷西口,对面是正在建设中的杭州中心建筑项目,这里从前是电车场。

有时我在大楼高处,俯视欣赏窗外长长的天水巷,还有与它融合在一起的西湖、武林广场、运河、西湖文化广场等大风景。春夏秋冬,晴雨冷热、云山光影……可谓气象万千。”

巷子还是那条巷子,但巷子里的人安居乐业,巷子周边的环境日新月异。

巷子的发展,也反映了杭州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是这一条条越来越美的小巷子,构成了蓬勃发展的“大杭州”。

有此一读:

据考证,天水巷西头就是中山路南宋御街的起点,而靠中山北路的“小北门”也相当有来头。有历史记载,古时杭州有十大城门和五大水门,天宗门为五大水门之一。

天宗门因面向北方,被民间俗称为小北门。

此门为通航之门,有士兵把守,是重要的水门,还是进城重要的关口。水门内侧是当时杭州有名的粮仓永盐仓,后又作为一个有影响的集市存在过。

虽然小北门已经不见,但天水巷西头的住宅小区依然沿用“小北门”至今。此外,元朝时“钱塘十景”之一的“北关夜市”也与天水巷相邻,这里也被公认为武林商圈的发祥之地。

年,天水街道斥资0万元对天水巷和同丰巷进行改造,在天水巷西头、社区文化长廊位置,安装上几十米长的“北关古韵”浮雕。

这组浮雕由御街闹市、丝绸集贸、北门盛况三个篇章组成。天水巷口的墙上还设计了一个“小北门”浮雕,边上专门做了小北门的历史介绍。沿街商户店面也将提取传统文化的元素,保留了“北关夜市”的余韵。(许卓恒)

文、绘

焦俊

摄影

李婷婷

来源

杭加新闻、杭州日报

编辑

史俊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ff/1364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