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武汉ldquo过早皇后rdqu

12

04-

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她,是鱼米之乡的产物。她并没有失传,坚守的老店散落在三镇各处。

樊三︱文

常有外地朋友羡慕地说:“在武汉生活真是有口福啊,幸福的一天都是从过早开始的!”

但是,老武汉的心中常常掠过一丝遗憾:“小时候常吃的糊汤粉、糯米鸡、苕面窝、酥角……现在不多见了。”

听老人说,以前武汉小吃中有“面爹爹、粉婆婆”的说法,若说热干面是过早皇帝,糊汤粉就是皇后了。没想到,糊汤粉在小吃界竟有这么高的地位。

我们哪能让她沉寂下去?一定要把三镇好吃的糊汤粉都找出来!

她是码头文化的见证

武汉的城市性格是“码头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哪里?就藏在我们的一粥一饭、言谈举止之中。

鲜鱼糊汤粉便是码头文化的见证,也是鱼米之乡的最好诠释。

相传,鲜鱼糊汤粉起源于清朝末年。汉口作为商业贩运的重要中转站,每天江面上货船穿梭、码头上人声鼎沸,昼夜繁华不息。

码头上的美食,多以江中之物为主。糊汤粉就是渔民们发明的吃法,渔民将每天卖剩的小鱼小虾熬成鱼汤,撒入胡椒,米浆打成糊。细米粉汆烫熟,淋一大勺糊汤漫过米粉,点缀虾皮、榨菜、葱花,搅拌均匀,趁热入喉,鲜热美味。

一碗热乎乎的糊汤粉下肚,神清气爽,解除一天的乏累。

但是,做体力活的码头工人、贩夫走卒,仅仅吃一碗糊汤粉不顶饿,再搭上一根香喷喷的油条,蘸着糊汤下肚,满口油香又饱肚子。

从此,糊汤粉与油条,成为了黄金搭档。它们携手,在武汉过早界“打下码头”。

费工夫的美味

糊汤粉的做法不难,但十分耗时。各个制作环节环环相扣,想做出一碗鲜香不腥的糊汤粉不容易。

鲜鱼糊汤粉,强调的是“鲜”。想达到“吃鱼不见鱼”的境界,最核心制作工序就是那锅鱼汤的熬制。旧时熬鱼汤,原料没那么讲究,就地取材,杂鱼小虾熬到肉烂骨碎。

现在各家知名的鲜鱼糊汤粉店,精选鲜活小喜头鱼,去腮除内脏洗净,在土炉子上熬至四五个小时,汤色似琥珀,香气扑鼻。这锅纯鱼汤,为整碗糊汤粉奠定鲜香的基调。

接下来,开始滤渣。鱼骨和鱼渣统统滤掉,只留鱼汤。此工序需要极度的耐心和仔细,喜头鱼刺很小,万万不能留在汤中。

过滤数遍,直至汤清味醇,再开始调味。这个步骤,决定了今天几百碗糊汤粉的味道,每家都是有经验的大师傅亲自上阵。用什么佐料去腥提鲜增香,但又不掩盖鱼鲜本味?家家都有自己的妙招。

最后用米浆调糊,手法娴熟、动作麻利,才有浓稠适中的糊汤。调糊者还要预判,开店三四个小时后,这锅糊汤是否会干稠扒锅?非几年功底的老师傅不敢上灶台。

香飘百年

武汉每种知名小吃,都有一间名扬四方的名店,糊汤粉也不例外。

上了年纪的老汉口都知道,花楼街的田恒啟鱼汁糊汤米粉馆名气大得很。田恒啟创于年,最早开在四官殿,后来搬至花楼街。

听一位74岁的爹爹介绍,他十几岁住江边,爱去花楼街的田恒啟过早。每天店里热闹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跑堂的力气大,一人一次可端十几碗。海大的瓷碗一层摞一层,吆喝着穿堂而过。”那场面,壮观极了。

让全国人民爱上鲜鱼糊汤粉,户部巷的徐嫂功不可没。户部巷内南来北往的游客们,第一次尝到正宗的糊汤粉,惊为天人。甚至有食客评价:“北有羊肉泡馍,南有糊汤粉泡油条。风味不同,各自精彩。”

如今,散落在三镇街头的糊汤粉店们,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店真不少,各个都是店未打烊就已汤尽粉光。

时代在发展,食客口味在变化,年轻食客“肉食动物”多。“年纪最大”的鲜鱼糊汤粉店田恒啟,推出的生烫系列颇受欢迎。

我们期待鲜鱼糊汤粉在“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格,夯实她在小吃界的地位。

好吃的糊汤粉在哪里?

虽然糊汤粉不像热干面那样遍地开花,但是味道顶呱呱的鲜鱼糊汤粉店,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老店。每家的店主,都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糊汤粉事业,每天清早守候,让熟客们饱餐一顿,精神抖擞地迎接美好的一天。

推荐7个人气爆棚的鲜鱼糊汤粉店,一周都不会重样。

01

老树发新枝

提到田恒啟,40后、50后激动不已,承载了他们童年的美好回忆。这间以鲜鱼糊汤粉闻名的老字号,其义为“永恒啟发”,今年已经有99岁。

它曾与蔡林记、德华楼齐名,可惜年因为花楼街拆迁,田恒啟淡出人们的视野18个年头。

去年底,田恒啟在六渡桥重焕新生,头发花白的老人们闻讯赶来尝鲜:“还是熟悉的味道!”

阔别已久,田恒啟重出江湖让人耳目一新。不仅鲜鱼糊汤粉依然鲜香味浓,还创新了诸多生烫糊汤粉。下面有浓稠的鱼汤打底,上面有虾仁、鱼片、肉丝、猪肝、腰花……弹嫩过瘾。如此豪华版的鲜鱼糊汤粉,惊艳了味蕾。

油条作为糊汤粉的灵魂伴侣,田恒啟也做了改良。Q弹的葱香小油条,健康又美味。

除了葱香小油条,还有炸欢喜坨和炸香蕉。都是经典炸物,与糊汤粉联手搭档出新感觉。

作为最有名的鲜鱼糊汤粉品牌,田恒啟扛起将糊汤粉发扬光大的大旗,短短半年时间,已经开了23间店,开进了商场、盒马鲜生。更多的武汉人,家门口就能尝到鲜掉眉毛的糊汤粉。

田恒啟

地址

汉口清芬一路98号(六渡桥店)

江汉区民族路号(民族路店)

光谷步行街二楼家乐福(光谷家乐福店)

洪山珞狮路号(南国大武汉店)

洪山区智和路东方丽锦68号(东方丽锦店)

武昌中山路号(千家街店)

武昌大成路47号(大成路店)

钟家村祁万顺1楼(钟家村店)

汉阳江堤中路11号(江堤店)

汉阳武汉摩尔城B1F(摩尔城店)

汉阳区鹦鹉洲大道号(鹦鹉洲店)

经开永旺梦乐城一楼超市美食广场左侧(永旺梦乐城店)

汉口吉庆民俗街二期1栋1-2层(吉庆街店)

凯德西城-1F永旺超市内餐饮区1-2号(凯德西城永旺店)

武昌户部巷蔡林记店内(户部巷店)

新洲区阳逻开发区阳光大道号(阳逻店)

后湖万家汇盒马内、青年路盒马内、中南路盒马内、汉阳四新绿地盒马内、鸿达盒马店内、世茂盒马内、红坊里盒马内

糊汤粉价格

鲜鱼糊汤粉(6元/碗)、生烫三鲜糊汤粉(15元/碗)

02

武汉小吃名扬全国

户部巷是武汉的一张名片,而徐嫂糊汤粉又是户部巷的名店。无数游客的人生第一碗糊汤粉是在徐嫂家吃的,回去后依旧念念不忘。

徐嫂的糊汤粉,一做就是30多年。起初,她在户部巷卖烧梅和稀饭。每天清晨,从户部巷穿行赶16路公汽去武钢上班、到江边坐轮渡的人们络绎不绝,饱餐一顿,开启一天的生活。

后来,徐嫂听老人们说:“有种过早很少有人做,都快失传了,你做一下啊!”

徐嫂听父亲和街坊们的回忆,边学着做边请他们品尝,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大家都觉得好吃,味道终于定了型。

徐嫂的糊汤粉,只用二三两重的鲫鱼熬汤,小鲫鱼刺小鱼蓉多,熬出的汤头又黏又鲜。11种佐料去腥提鲜,去湿养胃。

徐嫂糊汤粉

地址

武昌户部巷38号1楼4门

营业时间:7:00—21:00

糊汤粉价格:12元/碗

03

鱼米之乡的大自然馈赠

湖北省是鱼米之乡,鲜鱼糊汤粉在武汉、天沔一带都很盛行。大江大湖赐予的鲜物,让两江沿岸的人们口福不浅。

二十多年前,老张从汉川来武汉谋生,在汉阳北城路卖糊汤粉,因为料足味美,生意红火。

老张熬鱼汤,不仅用活鲫鱼,还有泥鳅、鳝鱼。有的鱼提鲜、有的鱼味长,各司其职。

用小土炉子熬制6—8小时,揭盖而起,满屋鲜美。

做糊是最考验手艺的环节,做糊的师傅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13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