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故事梅李十八景胭脂墩的凄美传
“胭脂墩”是“梅李十八景”之一
位于梅李北街市后
关于“胭脂墩”
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凄美的传说
···
常熟梅李北街市后有个胭脂墩,高约三四丈,墩上有古庵,名准提庵,庵内花木扶疏,典雅明洁。相传春秋时代,吴王阖闾的爱妃李氏,名胭脂,死后葬此,故名胭脂墩。姑苏李家村上的李老夫妇,收养了一个孤女,聪明乖巧,老两口把她视为亲生女儿。老夫妇所生一子,和李妹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李妹子虽穿着布衣素裳,却长得姿色秀丽,楚楚动人,与壮健的李哥正是天成一对,地生一双。老两口正想为他们择日成婚,想不到祸从天降:吴王阖闾诏选美女,地方官一眼就选中了李妹子进宫,成为阖闾宠爱的妃子。李妃虽身在宫中,但常思念双亲,整天含泪度日,转眼挨过三年。一个秋天,阖闾见李妃愁眉不展,便备了车马,说同去游玩山水,看一件“稀世奇宝”。在卫队的簇拥下,旗幡飘扬,一路上,李妃目睹战乱后的惨状,大片田地荒废,沿路饥民成群,更使她思家心切。车马到了海涌山(虎丘山),但见山险林深,山坡上人山人海,大批民工都衣不蔽体,正在艰难地扛石块、挖土、凿池……沉闷的呼号声在山谷里回荡。吴王阖闾对李妃说:“这是为我建造的一座墓冢,多么雄伟!将来我……还有爱妃,带着黄金珠玉,可以永远长眠在一起。”李妃似听非听,只注视着一群群苦难的民工,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忽地,她的双眸一亮,只见一个人到山沟里去捧水喝,啊!那不是自己的哥吗?一别三年,他原来也被征集在这里做苦役,壮实的体格被折磨得骨瘦如柴。她心如刀割,欲想从车里扑出去,然而,她一阵晕眩昏了过去。醒来时,已躺在深宫。她日思梦想双亲的安危。哥哥的惨状,更时刻映现在她眼前。终日悲伤抑郁,以泪洗脸。谁知,一个突然的消息使她如雷击顶:在阖闾墓建成后,吴王为了不泄秘密,就把名工匠全部椎死,埋在地下。李妃获悉后,悲愤欲绝,思绪万千,心想什么“稀世奇宝”?那不是白骨堆成的坟墓吗!我活着是希望有一天能跳出苦海,与哥哥重结良缘,白首山村。现在哥哥死了,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她也想一死了之,又想到恩重如山的双亲如今不知怎样?谁去侍候他们?遂决心逃出宫门。有一天夜里,阖闾醒来抚摸李妃不在身旁,只见桌上留着一方白绢,绢上用鲜血写着一首诗:椎尸三千具,我心伤悲兮,残叶恋故土,不葬罪恶地。阖闾大惊失色,马上派兵举火追寻。李妃逃出宫后向李家村奔去。她知道追兵就会到来,快步飞跑,绕过了一个个烽火台。一钩残月,星光黯淡,她头脑昏昏沉沉,奔逃中似乎听到远外传来了叫喊声、马蹄声。但她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见到双亲,死也心甘,鼓足勇气走了整整一夜。天将拂晓,她力气耗尽,再也走不动了,就倚在一块石墩上,忽听有浪涛拍岸之声,眼帘微微张开,见近处有稀稀落落的茅屋,远处是大片茫茫的沙滩,她定神凝思:“这不是在江边吗?啊!走错路了,这里在东,李家村在西,已距家百里之外。”聚沙公园塔园内,梅李人称作的“胭脂牡丹”,传说是吴王阖闾为纪念李妃种下的。如今,她似飘零的孤雁,料想今生再难飞到双亲身边。她朝李家村方向叩了几个头,揪心地哭泣,眼泪流呀流,流干了,又流出了血,血泪滴在石墩上,石墩印红了。最后,李妃心力枯竭,猝然倒下气绝身亡。时江边已是一片朝霞,霞光映照石墩,色如胭脂。当地居民就把她埋葬在石墩下,大家不知道她的芳名,就叫她“胭脂”,这地方就是梅李的“胭脂墩”。白癜风的治疗办法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dongyamedia.com/yzjg/2904.html